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當我面對的她,不是她,而是她們──專訪《解離女孩》心理師吳立健

  • 字級

 


充滿神祕感的DID(俗稱多重人格),是經常出現在影視小說中的聳動題材,而且往往被刻畫驚悚恐怖。但事實上,絕大部分的DID患者並非如此。治療DID經驗豐富的心理師吳立健,寫下心理小說《解離女孩:思雅和她的密友們》,希望藉由本土的治療故事、貼近臺灣人生活的場景,讓大眾更了解DID案主內心的真實樣貌。他們就和一般人一樣,內心有大大小小的傷,但都在社會的某個角落努力生活,尋求治癒心靈的機會。
透過以下訪談,吳心理師透露他的創作動機,並解答大家對DID、心理治療的許多好奇疑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心靈工坊 A=吳立健(本書作者)

Q:這是真實故事,還是虛構小說?

A這是一部全虛構的小說。或許真實案例改編的小說會更吸引人,但隨著小說曝光,可能給案主帶來不確定的刺激源,因此在以案主福祉為優先的考量下,還是決定整部小說以虛構為主。

之所以會寫這本小說,主要是因為影視媒體每隔幾年就會出現跟DID相關的作品。親朋好友總會詢問身為心理師的我:「DID真的像影片中呈現的那樣嗎?」、「要怎麼判斷是心理疾病還是中邪?」、「這些人會不會很危險?」有鑑於大眾對DID懷抱太多想像,幾乎沒有一個心理疾病像它一樣充滿神祕色彩,比起一次又一次的解釋,我想用小說的方式來介紹,大家會更容易了解!

Q:「解離」是什麼?跟多重人格有什麼不同?

A「解離」是指我們在整合情緒、記憶、身體感覺,甚至身分的過程中出現困難,導致無法整合的心理狀態。其實解離在一般情況下也可能發生,例如做白日夢短暫脫離現實,或是專注工作、看電視太入神而感覺不到肚子餓或想上廁所,這些稱為「一般解離」。此外,解離在身心面對壓力時也容易產生,是自然的防衛反應。比方說遭遇車禍時會整個人呆住、毫無反應,甚至事後記不起車禍的細節,這就是我們的身體判斷車禍是強烈的壓力事件,透過解離這樣的心理機制,來減輕心理驚嚇與生理痛苦。如果身心壓力太強烈,就可能產生病態的「解離症」(Dissociative Disorders)。解離性失憶、失自我感、DID,都算是解離症的一種。

所謂的「多重人格障礙症」(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MPD),俗稱多重人格或人格分裂。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DSM-5),這類心理疾病現在稱為「解離性身分障礙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簡稱DID。DID是解離症的極端現象,會出現不同身分狀態的身分分裂。當創傷很嚴重、來自重要他人、同時維持很長時間時,較容易形成DID。DID是解離症的一種,但解離症不一定都會變成DID。

Q:怎樣的人才會發生解離? 

A剛剛提到做白日夢、太專心工作以至於沒感覺到肚子餓,都是解離的一種,所以每個人都會有一般解離。如果把解離的症狀從輕到重比喻為一個光譜,光譜的最左邊是完全沒解離,最右邊是DID,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在光譜中間左右移動。常見的例子是,當我們回憶小時候被老師處罰的情景,還會感覺難過、委屈,我們明明成年了,難過的感覺卻依舊歷歷在目,這也是解離的一種。所以每個人都會發生解離,只是不一定會發展為解離症。

Q:現實生活中患有DID的人多嗎?

A有些研究指出,DID在一般社會的盛行率為1%-3%。不過不同的地區與不同的文化會有些差別。DID的診斷仰賴診斷醫師的臨床判斷。

Q:DID會不會像電影演的很可怕?要如何跟這樣的人相處?

A剛剛提到,很多描繪DID的影視作品都呈現危險的氛圍,彷彿DID案主一定會有暴力攻擊性的人格部分(書中稱為part)。寫這本小說,我私心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可以撕掉這類的DID負向標籤。我自己遇到的DID案主們或許有攻擊性的part,但他們多半是透過言語、想法來攻擊自己,而非攻擊外界。我很少在諮商室裡遇見part想攻擊我,也很少聽說他們在外面攻擊別人。許多DID案主都極力避免讓別人知道他們患有DID,盡量表現出正常的狀態,其中不乏擁有穩定工作的人。或許透過這本書的介紹,可以讓大家更理解DID。

如果你發現親友們有DID,我想首先你可以穩定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知道DID並不是洪水猛獸。穩定下來後,有餘力再來面對part。我會鼓勵大家先以一般化、平常心的態度來與這些part相處,接納他們,正常互動。這些part會出現在你面前,大部分都有其考量。或許是需要你的幫助、或許是DID案主真的承受不住了。我們需要理解一個概念:part是為了幫助案主而存在。如同前文所提到的,DID是解離的一種,解離則是身心意識到壓力而產生的防衛現象,也就是說,DID的part是為了保護案主才出現的。在與DID案主相處時,請用一般的方式與他們互動即可,這可以減少案主的壓力,讓他們感覺被接納。與part相處,則是秉持著理解他們是為了保護案主而出現的心態,進一步去弄懂他們到底要保護案主什麼。如果你是案主的重要親友,相處的過程中會需要處理很多細節,包括DID為何會出現、案主過去遭遇過多少創傷等等。因此我會建議與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師討論


Q:現實中,心理師也會像書中一樣,下班後還跟心理師朋友在外面討論案主、探究心理治療嗎?

A不會,心理師下班後不會彼此討論案主的事情。如果要討論案主的問題,心理師會請資深前輩以「督導」的方式進行,地點以諮商室為主。我在小說中描寫艾迪與志雄在酒吧包廂內討論案主問題,是出於更換場景與連接劇情的需要。此外,書中也特別提到案主簽署了同意書,允許艾迪與志雄討論她的病情、協助治療。而且,就算在酒吧,書中也刻意描繪成在私人包廂進行,算是虛構情節與現實的折衷考量。

Q:書中的治療方式EMDR是什麼?可以自己在家裡進行嗎?

AEMDR(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中文譯為「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所謂的眼動,是透過案主眼球的左右移動來刺激左右腦,進而誘發案主的神經傳導系統。除了眼睛左右移動外,觸覺、聽覺左右兩邊交互刺激也有類似效果。左右腦的交互刺激,可以促使大腦中和記憶工作有關的海馬迴活化,也可以舒緩管理情緒的杏仁核。當人們遭遇創傷時,海馬迴、杏仁核以及其他與記憶有關的大腦區塊都會受到干擾,這些干擾導致大腦無法消化創傷記憶。透過左右腦的交互刺激,可以協助大腦恢復消化創傷記憶的能力,這是EMDR的基本理論背景。EMDR理論認為,人都有自我修復創傷的能力,只是目前的創傷太大導致自我修復創傷的能力當機,透過左右腦交互刺激,則可協助大腦恢復修復能力。

EMDR是治療創傷的專業技術,絕對不能在家裡自己進行。每位EMDR治療師都是受過EMDR國際機構系統化的訓練後,獲得受訓證明才可以執行。在EMDR左右腦交互刺激的過程中,可能會打開不同的創傷記憶,若不是在專業治療師的治療下,容易讓案主陷入創傷的漩渦裡。因此EMDR絕對不能自己在家裡進行。書中對於EMDR的介紹,也因寫作需要而做了適度的精簡,請將書中的治療過程也當成虛構的情節來閱讀,不要照著書自己或為親友操作,以免造成不良效果。

Q:發現自己或親朋有解離的情形,該如何尋求協助,或是自我照顧呢?

A如果親友有解離症或DID問題,請尋求熟悉創傷治療的心理師、精神科醫師協助。解離症需要由熟悉解離治療的治療師來協助,才會有較好的效果。每個人的解離症狀都不同,因此我建議向你的治療師詢問相關的細節。

患有解離症的案主,一定有創傷,所以在尋求心理治療外,我也建議案主多多練習療癒瑜伽與正念冥想,以安頓身心。此外,規律飲食、運動,都有助於創傷的自我照顧,建議可以與你的治療師討論,找出合適的自我照顧方法。

解離女孩:思雅和她的密友們

解離女孩:思雅和她的密友們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沒想到,我們都變成笨拙的大人了

這五部影劇作品如同晚來的成年禮,獻給各種情感與體力上都透支的中年人,沒想到,我們都變成笨拙的大人了呀。

177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