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性平閱讀.閱讀性平

黃惠萱/從不被愛中,練習「選擇」──讀《不被愛的女兒》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母愛無所不在,療癒「母愛創傷」也成為每個人的必修課題,關於這類主題的書籍愈來愈多,有些作者是走過創傷的過來人,他們用自己的療癒故事,帶給你痊癒的力量與希望;有些作者是專業人士,像是身心醫學方面的教授、醫師或心理師,他們偏向用疾病的角度去看待母女創傷,會在病因與治療方式上有較多著墨。

《不被愛的女兒》的作者凱倫・安德森是作家,也是人生教練,她是Mare的創辦人,致力於推廣女性自我照顧,從書裡你可以發現她也是療癒母女創傷的過來人。這本書像是一本資深講師的授課講義,清楚地涵蓋了從窒息母女關係中走出來,到重建自我的每一段過程,她仔細地列舉出你可能會遇到的難關,並根據這些主題做清楚的開導與指引。

不被愛的女兒:別受困在無法和解、修復的母女關係裡,不必勉強自己成為母親滿意的女兒

不被愛的女兒:別受困在無法和解、修復的母女關係裡,不必勉強自己成為母親滿意的女兒



以「設立界線」為例,我們都很清楚設界限的重要性,但具體該怎麼做呢?假設你的困擾是「我該怎麼樣讓我母親不再對我大吼大叫?」,書裡提供了簡單明確的指引,有兩種設定界線的有效方式:第一,「要求-好處模式」,你可以這麼說「請停止對我吼叫(要求),如果妳停止吼叫,我就能更加專注在妳想對我說的話(好處)」;第二,『要求-後果模式』,你可以說「請停止對我吼叫(要求),如果妳不停止吼叫,我就要離開(後果)」。

簡單明瞭的指引讓人很好理解,也很容易具體實踐,而且專業及可信度並不會因此而打折扣!作者不是身心醫學專業人士,但是她本身接受過心理治療,並且廣泛閱讀跟自我成長,本書的後面列舉了所有對她療癒過程有幫助的專家與書籍,她融會了許多對母女關係成長有益的知識,拓寬了自己的認知架構,閱讀這本書時,你若對某個主題的知識特別有興趣,可以參考作者列出的大師作品,繼續擴充自己的大腦資料庫。

書裡有各種心理治療法的濃縮,像是認知行為治療(CBT)中特別著重想法、情緒與行為的區辨,腦神經醫學方面有關於杏仁核、海馬迴、前額葉如何影響人們的資訊,也有正念治療(mindfulness)的核心觀念,教讀者用好奇的態度,練習當觀察者,保持旁觀卻不加入的態度,藉此保持心智專注,減少被情緒帶著走的機率。這還是我認得出來的幾種治療學派,也許你會在閱讀時發現更多自己熟悉的概念,然後驚訝地發現「哇!原來可以這樣聯想/運用呀!」。

我最欣賞的觀念是作者提到「愛是一種選擇」,愛跟人類其他情緒一樣,是一種正常的感覺,是一種我們可以「選擇」的感覺,如果你練習去感受愛,就像我們練習肌肉放鬆一樣,利用可以幫助放鬆的想像、動作或環境,引發自身的放鬆反應,然後讓身體對放鬆更加熟悉,最後達到可以隨時讓身體自由進入放鬆狀態的程度,同理,我們也可以練習感受愛,當你想到你愛的事物,辨認出自己感受到愛時的身心反應,像是心頭變柔變暖,肚子溫熱等感受,當你熟悉愛的感覺,就像熟悉放鬆反應一樣,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愛」。

當「愛」的感覺變成你可以自由感受的選項,你的愛就不會再陷入仰賴外在條件的困境了。面對母親的時候,你可以選擇愛,你不用每次都選它,但你永遠有這個選項,你對自己擁有創造力與掌控權。你是否能夠愛,已經不再依附於你母親的言行,你不用依賴她,也不用改變她,因為你擁有不需要條件也能感受到愛的能力。

重新以母親的角色照顧自己,是母愛創傷療癒中的老生常談,同時也是萬分重要的課題,關於這點作者提出一個挺有創意的觀念,她建議我們「將生下你的女性跟『母親』的角色分開」,你的母親永遠是你的母親,但是你可以從她的角色、故事和信念脫離,你可以從世界上各處每個人(包括你自己)身上,發掘並吸取源源不絕的母愛能量。

愛不是一種身分,無法光靠血緣維持,也不能用角色扮演。愛是一個選項,愛不等於你要忍受對方惡劣的行為,愛不等於你接受對方的批評或羞辱,愛是生命裡屬於你個人全然自主的「選擇」。當你的愛與被愛不再依賴於母親個人的言行,你只需要用別的方式去學習與做事,獨立之路很長遠,過程難免會心生忐忑,作者一直提醒你,無論你現在做出什麼選擇,你永遠可以改變,別擔心。



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畢業於中正大學心理系,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研究所。曾任職台安醫院臨床心理師等。已出版《愛媽媽,為什麼這麼難?──38種,暖方式,把母女關係愛回來》《愛情創傷來自童年創傷:走出受害者、拯救者、加害者的陰影與複製》
粉絲專頁:「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

 延伸閱讀 
做孩子需要的媽媽,就好:教授媽媽郭葉珍〔聽、愛、馭〕三步驟,化解衝突,讓孩子願意聽你說

做孩子需要的媽媽,就好:教授媽媽郭葉珍〔聽、愛、馭〕三步驟,化解衝突,讓孩子願意聽你說

我為什麼總是對媽媽發火?:別再糾結了,斷開情緒臍帶吧!

我為什麼總是對媽媽發火?:別再糾結了,斷開情緒臍帶吧!

練習不聽話:30代女子的心靈獨立之旅,成就自己,也找回剛剛好的母女關係

練習不聽話:30代女子的心靈獨立之旅,成就自己,也找回剛剛好的母女關係

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重新認識母親,療癒母愛缺失帶來的無形創傷!

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重新認識母親,療癒母愛缺失帶來的無形創傷!

卸殼:給母親的道歉信

卸殼:給母親的道歉信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你真的懂吃嗎?

    從中到西、從古到今,每到吃食背後都是無垠的歷史堆疊,透過五篇文章考驗你對食物的了解,為你細數盤中飧豐厚的文化與歷史。

    1083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真的懂吃嗎?

從中到西、從古到今,每到吃食背後都是無垠的歷史堆疊,透過五篇文章考驗你對食物的了解,為你細數盤中飧豐厚的文化與歷史。

108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