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騷夏/「嫻言嫻語」、「嫻來讀書」──小記楊佳嫻《以脆弱冶金》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以脆弱冶金:楊佳嫻私房閱讀集》書名確定之前,原來還有幾款提案:「嫻言嫻語」、「嫻話家常」或是「嫻來讀書」……舉凡作者名「嫻」字諧音的讀書或說話的成語,想必都曾在編輯端有過幾番咀嚼。畢竟以作者名諧音當書名可以讓作者形象鮮明、又親民好記,我想到張曼娟在千禧年初,香港經濟日報專欄文集結成書的《曼調斯理》,這樣成功的例子應該不勝枚舉。

後來拍板決定《以脆弱冶金》當書名面世,我想應該不少人和我一樣鬆了一口氣,畢竟「嫻言嫻語」、「嫻來讀書」儘管朗朗上口,是否也同時挑戰讀者心臟強度???儘管文壇「威爺」──《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敲邊鼓說這樣取書名的理路真的很棒,他日後出書評集也想要叫《阿娘威》???(台語,意指驚訝到叫出媽的狀聲詞)。畢竟「文壇長輩」(詳見本書房慧真序)、「識大體的人」(詳見本書陳栢青序)睽違七年出版散文集是江湖大事,謹獻上書名來由的稗官野史,讓在下我來寫在這裡做個見證。

以脆弱冶金:楊佳嫻私房閱讀集

以脆弱冶金:楊佳嫻私房閱讀集


這本私房閱讀集,含括書單從台灣當代文學包含現代詩、散文與小說乃至於西方經典,可以看出作家選讀品味,一如選書仲介「代客讀書」可以當成文學選品指南。

人人都說文學出版是艱困選區,擁有學者和作家雙棲身分的楊佳嫻,一如台灣當代文學床母,她聞聲救苦、護佑新書。

救苦除了要有慈悲,還要有能力,多數人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就像我)。明明同為同齡雙子座,我是上昇(軟爛)雙魚,她是上昇(堅毅)魔羯,以本書為例本人被她救了兩次,一是散文集《上不了的諾亞方舟》和同志詩集《瀕危動物》的推薦序,可以獲得如此殊榮,想想是因為同為我大高雄人的在地情感和她專攻的性別議題,誠如陳栢青所言:「楊佳嫻常幫人寫序,問楊佳嫻喜歡跟怎樣的人來往?她說我喜歡有趣的人。序作為封面翻開後短兵相接的第一張臉,我覺得她給每本書很好的表情。」我想我應該是算有趣好笑的人吧,「有趣」在此被認證兩次,吃了兩記「還我漂漂拳」,謝謝相知。

序和書評為書服務,現在整理成《以脆弱冶金》,變成書的主角,那麼我就問,序和書評最大的差別在哪呢?楊佳嫻這樣回答──「書序和書評都涉及以下幾項:勾勒全書風貌、指出特色並以文本精華佐證,行有餘力,還可指出該書在作者創作生涯或同類型創作星圖中的位置。相異之處在於位置與目的:書序與書一體,以導讀和推介為主,甚至會追憶作序人與寫書人的情誼;書評在書出版之後才出現,以對話、評價為主,需指出貢獻與不足(本地生態多半贊勝於彈)。

如此理路清晰,指認兩者之間細節,無非是肉身親自走過之人。

所以,我是這樣看《以脆弱冶金》:是作家讀書筆記,也是超強書評工具書,適合喜愛文學之人也適合文科生論文寫作,更是投身於文字工作者提升「技」、「藝」、「道」的攻略。理性論述腦寫論文太久,若想加一點軟性的打底,我十分推薦觀賞楊長輩在每篇的破題,本書有很多序,當年讀過已經忘了是在寫哪個作者哪本書,近日開箱重讀,常常才讀了第一段的前幾行,某位作者的樣子(嘴臉)在紙上又活靈活現(討人厭)起來了,瞬間激活我心理陰影面積。

若要喚醒我輩同代人90年代青春回憶,本書堪稱當代台灣現代文學版的「舞曲大帝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一如限量簽名版作者在金色的扉頁致讀者的祝福落款:「橫槊賦詩,翹腳讀書」,可以學院古典,可以異文化路邊攤,長輩出手,便知有沒有,《以脆弱冶金》能不收嗎?


以脆弱冶金:楊佳嫻私房閱讀集(限量作者親簽版)

以脆弱冶金:楊佳嫻私房閱讀集(限量作者親簽版)



作者簡介

一九七八年出生於高雄,淡江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筆名擷取《離騷》之「騷」與出生於「夏」之意。

以「淤積的字」等十首詩作獲得2018年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正獎;而詩集《橘書》在2020年名列《文訊》「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2000~2020)」,成為現代詩類獲選者之一。

現居台北,雇主是兩隻貓,一黑一橘、另養植株些許。不想分析數據報表就會說自己是詩人,種植物和養貓的時候比較有耐性,能理解貓尖叫不一定是肚子餓;絕大多數的開花的植物,平常都裝草。作品多帶魔幻色彩,喜於諸性別與身分之間巧妙偷渡交換,從而探索愛與自我之構成。認同身體與呼吸的暢通,是寫作的重要法門,著有詩集《騷夏》、《瀕危動物》《橘書》《上不了的諾亞方舟》、2023新版《瀕危動物》。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以為家的味道還很近,但其實已經沒有了──不想忘記的飲食記憶書寫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記憶中的家的味道,在成長過程中習以為常,等到某天才驚覺:那個味道消失就是消失了。在還未完全遺忘之前,他們用記憶與文字重現家的味道。

269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