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馬欣/無論多少次改編都更榮耀原著的《模仿犯》,因它寫的不是惡的必然,而是被誤解的善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宮部美幸的小說《模仿犯》是90年代日本最成功的推理小說之一。其代表性來自於它充分展現90年代的惡。當時看似繁華富裕且充滿機會,但屬於那時代的惡才正要冒出頭來,那就是《模仿犯》書中純粹的惡。

因此小說一出轟動了整個亞洲市場,當時日本出現了幾樁匪夷所思的連續殺人案,造成人心浮動。但在這之前,即便日本推理小說百花齊放,但很少人像宮部美幸一樣能描寫不具備殺人動機的「純粹惡意」。

當時許多人推崇宮部的原因是,她在這樣極端的惡行中,原著裡卻留有非常根本的善意。這並非單指某個人的善舉,而是她書中的多數小人物,如有馬義男前田滋子等並非擁有完美是非觀,甚至也有著不甘、投機等情緒,但都是非常努力過活的人。

儘管不相信體系、對他人也有疑慮,但對人生勤懇的態度,讓這本書對「善」有著新的詮釋──相對於兇手對世態的輕蔑,有了足以與之對抗的恆常力量。

這也是為何當時宮部美幸被稱為「松本清張的女兒」的原因,她的筆下不乏這樣對自己人生負責的人。尤其是有馬義男一角,讓人想起日本江戶職人的樸實精神,這樣無愧人生的態度,是《模仿犯》原著中的「善」。

模仿犯(上下卷套書)Netflix影集書腰版

模仿犯(上下卷套書)Netflix影集書腰版


於是當時讀者被震撼了,真正相反於惡的不是英雄,而是那些每天勤懇生活的身影。有馬義男與其經營的豆腐店數十年如一日的價值、前田滋子在記者生涯中遊走於真假的矛盾,生活雖難但始終盡力,讓目空一切的連續殺人犯一對照是如此渺小可笑。

甚至不用管結局如何成敗,你在閱讀過程中就能感受到「善」的無所不在。即便他們在他人的價值觀裡不算成功,甚至選擇真相的記者滋子反被自己的時代給背叛了,但「善」在世俗上的失敗,往往更能顯出信念的力量。

這是為什麼《模仿犯》雖經典但難以翻拍,因它的小人物有大量的生活細節描寫(這在判案類的影視節奏上幾乎不被允許),另外它也不快意恩仇,它更靠近亞洲在過往三十年崛起時,企圖找回逐利投機中流失的穩健精神。

保有這樣善的核心與古早的職人信念,來對抗90年代媒體開放後時時被洗牌的善惡價值。有了以上兩種元素,才算是好的改編。

因此2002年日本電影版流於浮誇而失敗,2016年日劇版人物不夠深刻而功敗垂成,就可知這部原著的高度。

2002年日本電影版

2016年日劇版

2023台劇版


台劇版的呢?從《模仿犯影集創作全紀錄》的幕後人員訪問,可感受到從90年代成長過來的工作人員,雖在台灣,但能共感我們在媒體生態改變後,真假與善惡的極度混淆,這點原著全然沒過時。

《模仿犯影集創作全紀錄》書中訪問台劇版製作人曾瀚賢,他說:「90年代有個很好的社會氛圍,好像只要努力,大家都會往正面的方向發展,但往往在這樣的環境下,也許我們忽略了『惡』也在裡面滋長。」這段訪問讓人知道台版何以較成功的原因,因90年代的「成功」有著絕對的模組與指令性,台日皆然。

或許這正是台版堅守「90年代」時空的原因,媒體當時剛百花齊放,卻迅速迎來了將新聞綜藝化的勢頭,沒有一則新聞不被滅頂,所有國內外大事都淪為輕飄飄的訊息。

《模仿犯》影集創作全紀錄─完整十集劇本&幕後花絮寫真導覽(特別收錄原著作者宮部美幸專訪對談)

《模仿犯》影集創作全紀錄─完整十集劇本&幕後花絮寫真導覽(特別收錄原著作者宮部美幸專訪對談)

像打開了潘朵拉盒子,往往跟著戰爭新聞之後,接著可能是美食巡禮,之後再是寶寶學步比賽。一切都無足輕重,世間萬事有如馬戲團的生態被攤開,由此造成了一種新時代的惡。原著中,優等生嫌犯網川浩一(綽號「和平」)極度輕蔑這看似愚昧的世界,於是無法控制想玩弄的念頭。

而台劇版的兇手則添加了些21世紀的「網路人格」,他是液態性人格,面對誰他就變成什麼樣子來迎合。他在模仿這世界自以為是善與惡,更善於模仿如今網路上流行的三合一即溶式正義。

光是這點,兇手和平的設定並沒有失分,原著中以為可以欺騙所有人的優等生網川浩一,正是內建了他自以為愚笨、一窩蜂的世界。所謂他們的「模仿」,正是社會對他們來講也是種攬鏡自照。

相反於他們,「有馬義男」是原著重要的核心人物。雖然台版劇本無法細述這個角色內心也有歪斜之處,且他的工作因為孫女命案起先變觀光勝地,實則生意一落千丈。這些原著中世態狠辣之處,劇本巧妙避開了。但好在台劇仍保有他是眾人中的相對清醒,他的「清醒」不在於他的學識,也不在於他的正義感,而在於他的正直與踏實。

他不貪不急,做一分事拿一分錢,整個人有種活得夠乾淨的「正義」。

演員陳博正展現了他當年在經典電影《兒子的大玩偶》的高標演技,對生命的純粹熱情仍在燃燒著。他的角色定錨,是讓台版《模仿犯》取得市場成功的關鍵之一。

另一個讓台劇《模仿犯》成功的原因是讓檢察官郭曉其展現了「疲憊」的演技。這與原著無關,但這讓人想到了在90年代風靡書市的歐美犯罪小說,如瑞蒙.錢德勒卜洛克等人的著作。他們筆下的偵探有一特殊魅力就是「疲倦」——不與世道同的疲倦、堅持探究輿論迷霧中善惡的疲憊。這種「疲憊」讓歐美的史卡德偵探馬羅偵探成為代表,彷彿正義的路上是非常孤獨的(在眾聲喧嘩的時代倒是真的)。

演員陳博正在《模仿犯》飾演宮廟主委馬義男。(圖/《模仿犯》劇照 Netflix)

檢察官郭曉其(吳慷仁飾)展現了「疲憊」的演技,是另一個讓台劇《模仿犯》成功的原因。(圖/《模仿犯》劇照 Netflix)


因此主角立住了,且呼應了原著中記者前田滋子這個不被當一回事的追尋真相者。同時成功的是警察林尚勇(庹宗華飾),有著韓片警察的商業風格。一個咆嘯又受傷的資深警察,反差了外界爆米花式的善惡。

這樣的狀態跟劇本書中美術指導表示想創造出的疑幻似真的舞台感相同,跟現在網路自曝時代臍帶相連,充滿四處都是舞台的眾人迷幻與疲憊。

演員黃河飾演的田村義,雖不同於原著的另一共犯,但洋蔥式的內爆演技,讓他呈現了原著中虛實難分的人性,是畫龍點睛的反派。

掌握了幾個角色,故事就如椅子一樣穩了。唯一可惜的是最後太多角色的獨白,尤其是兇手舞台秀般的告白加碼。但如今的假早已亂真,因此不需要這樣的註解。而劇本書收尾有些主角的作文感台詞,好在劇裡刪掉一些「宣示性」的善良話語。

畢竟以原著來說,好人並不會以善自居,而是像小說中的義男、真一與滋子,每日都有軟弱動搖,但盡量讓自己善良一點。只是持續地盡力而為,卻比「以善良自居」更能拉遠與惡的距離。

 

模仿犯(上下卷套書) (電子書)

模仿犯(上下卷套書) (電子書)

《模仿犯》影集創作全紀錄─完整十集劇本書&幕後花絮寫真導覽(特別收錄原著作者宮部美幸專訪對談) (電子書)

《模仿犯》影集創作全紀錄─完整十集劇本書&幕後花絮寫真導覽(特別收錄原著作者宮部美幸專訪對談) (電子書)


同時是音樂迷與電影癡,其實背後動機為嗜讀人性。在娛樂線擔任採訪與編輯工作二十多年,持續觀察電影與音樂,近年轉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專欄文字筆耕。曾任金曲獎流行類評審、金鐘獎、金馬獎、金音獎評審、中國時報娛樂周報十大國語流行專輯評審、海洋音樂祭評審、AMP音樂推動者大獎評審。樂評、影評與散文書寫散見於各網路、報章刊物,如:《中國時報》娛樂周報、《聯合報》、《GQ》、《VOGUE》、《幼獅文藝》、誠品《提案》、《KKBOX》、博客來OKAPI、娛樂重擊網站與《HINOTER》等,並於「鏡好聽」平台開設Podcast節目《馬欣的療癒暗房》。著有影評集《反派的力量》《當代寂寞考》《長夜之光》;雜文集《階級病院》。最新作品為散文集《邊緣人手記》

✎作家金句:「人生難免失去,但也讓你有再次擁有的能力。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中秋特輯│三天不出門提案

不想人擠人,又怕疫情風險,不如在家待三天,三天時間你可以做這些事,假期一樣充實!

105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