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譯界人生

【宋瑛堂翻譯專欄】Big in Japan是「紅到日本」或「只在日本紅」?作者不明言的暗示,譯者怎麼處理?

  • 字級


同一文句飄洋過海,涵義完全不同,譯者該怎麼翻?(圖/pixta)


「比比安素」是誰,你知道嗎?

提示:她曾經紅到日本,藝名ビビアン・スー。

徐若瑄(Vivian Hsu)是近年台灣收入最高的紅星之一,曾在日本爆紅,所以對美國人說 Vivian Hsu was big in Japan,對嗎?

在東亞,打進日韓市場是值得炫耀的榮譽勳章,但在歐美,被人用英語形容 big in Japan 卻恰恰相反,意思是「只在日本紅」。美國搖滾天團邦喬飛(Bon Jovi)起先也被譏笑 big in Japan,紅回祖國才一雪前恥。美國影集《雙峰》( Twin Peaks ) 也是,收視率從首集的高峰斷崖式劇降,在美國只播兩季就被夷為平地,電影版也在美國票房吃癟,在日本卻始終超人氣。英國巧克力零嘴 Kit Kat 風靡全球,但沒有一國比日本更瘋它,挾「必勝」諧音被考生奉為幸運符,口味多達三百種,給人一種 big in Japan 的錯覺。

徐若瑄 /《 I’m V 》新歌加精選 (絕代雙黑膠)

徐若瑄 /《 I’m V 》新歌加精選 (絕代雙黑膠)

雙峰:與火同行 DVD(Twin Peaks: Fire Walk)

雙峰:與火同行 DVD(Twin Peaks: Fire Walk)

Kit Kat巧克力。(圖/wiki


同樣是英文,有些詞從西方飄洋過海而來,原意盡失,甚至褒貶變調反過來看,有些平價品牌賣到亞洲,透過行銷搖身一變為名牌,例如 IKEA 在歐美主打年輕人和窮學生,在亞洲卻是極簡派歐風優質品。我讀大學時,美式吃到飽牛排館「時時樂」(Sizzler)是光鮮美味的潮館,但我剛到加州時,路過一家Sizzler,進去一看,發現跟大學宿舍的自助餐差不多,頓時倒胃口。

很多人聽過沃爾瑪百貨(Walmart)大名,以為是和 Costco 同等級的美式量販店,所以 Walmart lamp 能直譯為「沃爾瑪臺燈」嗎?我在翻譯美國小說《苦甜曼哈頓》Sweetbitter)時,一開頭就遇到這難題,最後決定照美國人認知,轉換成「賤價百貨買的臺燈」。

美式牛排館「時時樂」(Sizzler)。(圖/wiki ©RegionalQueenslander 

沃爾瑪超市。(圖/wiki 

苦甜曼哈頓

苦甜曼哈頓


隻身赴美那年,我在台灣兌換一小疊百元美鈔,帶去美國,竟陷入口袋麥克麥克卻餓肚皮的窘境,因為面值20美元以上的鈔票都屬於大鈔,多數商家拒收。為什麼?看影視小說就明瞭。故事出現百元大鈔的情境時,人物泰半是毒販或搶匪,或是在家印偽鈔的移民。

小說作者都知道,刻畫人物時,與其直言某角色的地位和收入,不如描寫他的食衣住行。有些背景以影視呈現可一目瞭然,例如院子裡雜草叢生,也有一輛架在磚塊上的報廢車,觀眾能立判這房子地段不佳,但以英文字描述「院子裡長滿蒲公英」,中文讀者會以為遍地黃花,傘籽紛飛,意境絕美,其實作者想表達的是,屋主太忙、太憂鬱、太窮、太低俗而「院子疏於整理」。同樣的,在美加,住家附近有浣熊出沒,不代表天人合一,而是「必須看緊小孩」,以免被咬傷染上狂犬病。

我在國中頭一次遇到 suburbia 這字,英漢小字典查不到,老師翻她的字典說是「郊區的貶義詞」。郊區空間大,房子新,馬路寬又直,家在台南市郊永康的我納悶十幾年,踏進美國才明白郊區到底哪一點顧人怨。在歐美,郊區是沒文化的新開發區,房子是量產格式屋,出門非開車不可,鄰里人情淡薄,難怪故事場景如果設在 suburb,作者都有特定居心。住家文化方面,東西方差別迥異,名詞直譯有時難以一鍵切換模式。「百年古宅」如果裝修得當,維持都鐸王朝(Tudor)殖民時代(Colonial)鱈角(Cape Cod)農場(ranch)巴伐利亞(Bavarian)等風格,有時比蛋黃區預售公寓更搶手,讀者或許難以想像。

故事場景如果設在suburb,作者都有特定居心。(圖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附近的住宅區, wiki)


耶誕節國內年年有,用不著想像,張燈結綵好漂亮,但在美國人觀念裡,感恩節過後才掛彩燈,元旦過幾天一定要趕快拆下,所以故事裡的人物家裡夏天還亮著紅綠彩燈,表示他是品味粗俗的懶人。整年掛耶誕燈的餐館,也肯定不是米其林夯店。同理,一月還在聽瑪麗亞凱莉的〈All I Want for Christmas〉也會被投以異樣眼光。


美國人在耶誕節吃中國菜,又代表什麼?耶誕節對華人是可有可無,所以在其他餐廳都放年假時,有些中式餐廳照常營業,不慶祝耶誕節的猶太人只好吃中國菜,久而久之成了美國耶誕節的小傳統,在東岸更蔚為常態。但這不表示猶太人的耶誕餐一定是中國菜。此外,如果某人指定星期五非吃魚不可,也和天主教徒週五禁食熱血生物有關。所以,如果作者不明指,譯者是否也該附加「信仰天主教的他在週五...」?

「猶太人在聖誕節吃中國菜」被寫成一首歌


主臥房,傳統用語是 master bedroom,講 primary bedroom 代表思想先進,是左派或覺醒(woke)世代的新說法,因為他們認定master是沿襲蓄奴時期的古字,奈何 primary 和 master 的中文都是「主」,譯者只能另覓新語,或在上下文多一些著墨。同樣的,美國思潮先鋒開始以 birthing people 代表「孕婦」,中文可有對等的新詞?

以上這些詞都有若隱若現的暗示,譯者可自行斟酌要不要傳達給讀者,但有些觀念轉譯時較為棘手。「成年人和父母同住」,在亞洲可視為孝順,西方國家多半缺乏這觀念,在21世紀以前,拒不離巢的年輕人甚至被解讀為沒出息,但在 COVID 和通膨雙重肆虐下,寄居父母籬下的美國青年已超過半數,譯者見留巢族不宜妄自詮釋,在時空背景明確的情境下,最好留給讀者去判斷。

《內景唐人街》美國作者游朝凱的父母是台灣移民,所以他是 ABT,是移民第二代,但在美國民眾普遍觀念裡,他卻是 first generation American,他本人也如此自稱。中文所謂的「第一代」,在美語其實就是「移民」。然而,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定義,在國外出生、歸化美國籍的人是 first generation American。所以,翻譯第一或第二代,要先分辨是官方或民間的說法。

內景唐人街

內景唐人街


美國法定未滿21歲不能買酒,國人懂得如何換算歲數,翻譯不需為讀者加減。以此類推,「賤價百貨」取代 Walmart,是不是過度翻譯?為百元美鈔營造犯罪氛圍,會不會誤導讀者?以不合時宜的彩燈論斷角色,會不會壓縮讀者想像空間,有違作者不明言的人設?為宗教習俗下註腳,猶太教或天主教讀者會不會覺得畫蛇添足、被讀者看扁?更何況,註解無論是加在行文裡,或移到留白處,都會破壞閱讀流暢性。譯者到底怎麼辦才好?光看一字一句不行,通通透透讀完整本書才知道。



作者簡介

台大外文學士,台大新聞碩士,曾獲加拿大班夫國際文學翻譯中心駐村研究獎,曾任China Post記者、副採訪主任、Student Post主編等職。
文學譯作包括《分手去旅行》《單身》《修正》《祖母,親愛的》《被消除的男孩》等。OKAPI 翻譯專欄集結成《譯者即叛徒?》一書。

✎OKAPI專訪:「趕進度時,壯士譯者要有斷網的決心。」──專訪《譯者即叛徒?》作者、資深譯者宋瑛堂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漫畫、繪本、電影......你喜歡哪個版本的《小王子》?

《小王子》是聖修伯里經典作品,至今有各種版本,每次不同的語言、形式重現,都為喜愛小王子的讀者帶來不同的感官享受。這裡有台語版、圖像版、電影版.....你最喜歡的是哪個版本呢?

244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