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馬欣專欄】不只是一部殺人片,更是香港的變形記──《正義迴廊》

  • 字級


《正義迴廊》不是最完美的犯罪電影,但電影中的靈光閃現與一拳到肉的批判有如回到港片最驕傲的年代。(圖/《正義迴廊》劇照)


我發現將作品與事件當魔術方塊看,每次看就會有不同發現。
比方從人心來看那些回憶的流變,或從事件中鑽個小孔來看人性的切面,這對我來講都是生之樂趣,
它不見得會接近真相,但比較接近我人生想追的真理。
如果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說當個「合格的讀者」是重要的,那我們何妨一路當個找答案的人,
在找答案的過程中,它就是你自己的故事了。




※本文可能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社會寫實片曾是香港的驕傲,尤其是奇案片,他們可以拍得很赤裸暴力,但可怕的是他們也能拍得像是整個社會的照妖鏡。在香港票房高達一點五億票房的《正義迴廊》不是最完美的犯罪電影,但電影中的靈光閃現與一拳到肉的批判有如回到港片最驕傲的年代。

後真相時代,是否真有正義容身的可能嗎?編導以唐文奇這看起來很無辜又無助的嫌疑犯,說出了整部電影想編織蜘蛛網的野心,那像是迷宮也像是個人進退無著的意象。有如卡夫卡的《城堡》,任何人進去只能被同化在體制裡。香港人的骨氣,從《殭屍》、《智齒》到《正義迴廊》,都充滿了肉身降伏但靈魂不屈的聲音。

無論你何時想到香港,你的感官都是衝撞的,甚至可以聞得到畫面中的味道,包括感到擁擠的汗濕,以及天堂與地獄全壓縮在一起的時空,人性在其中有如多汁又腐爛的果實,同時汗涔涔的又噴滿名貴的香水,處處都蒸餾著人心。

如今想來,每個國家的犯罪片都有它的特殊美學,美國彷彿在無盡的公路循環著、日本是過度發展後的空洞寂寥,而韓國則追隨著香港,發展出來溢滿惡之氣味與汁液的城市美學。

近期的《正義迴廊》就是讓人感到港片力道再回歸的電影,繼《智齒》的魔幻痛楚後,《正義迴廊》則聰明地以不同視角讓人感到身處「他人即地獄」的前排搖滾區。

片中每個人都投入在他人的目光之中,成為自己生命中的演員。其中一場法庭戲,讓正義如同秀服,穿得所有人忘乎所以,彷彿正義像虛榮的香水,到哪裡都是為了它而亢奮的戲精。

這部片在香港本地市場像是一劑活血針,讓觀眾重新回到戲院,上映一周後因為口碑而票房飆升,以資深影迷來看,的確是香港不再討好更大市場,找回過往風采的作品。

導演何爵天雖是第一次執導長片,但相當大膽地打破第四面牆,將觀眾也拉進他的法庭戲裡,同時很高明地讓你看到犯罪者的幻想獨白,或交錯著時序地讓你進入不同人的回憶裡,這點反映著後現代的「真相」本來就是經過再造、加工的普普罐頭。

它表面上在追索真相,但更深入地是想呈現這個無法相信什麼的世界,很多人會將此片聯想到經典名片《十二怒漢》,因為都有評審團的戲碼,但相較於《十二怒漢》的想證人清白,《正義迴廊》則是沒有人確定看到的是真的,一百個口一百個真相,包括連觀眾本身看完都會懷疑自己的判斷,或是下了字幕時,還在追索它最後留下的線索。它以一個更非典型的開放結局混淆你,來呈現我們現在看到的世界長相。

雖然都有評審團戲碼,但比起《十二怒漢》追尋真相,《正義迴廊》則沒有人確定看到的是真的。(圖/《正義迴廊》劇照)


導演的野心明顯要縮影21世紀的真實,包括人人觀望而噤聲、表演性人格氾濫、原子化孤立處境,以及專業為了曝光而變質。其中的律師在面對嫌疑人時充滿菁英的驕傲,與在法庭上為其辯論的態度成為同情者,審判完則流露賭徒心態,「真相」就是個贏家的遊戲。

這部片是由翁子光(《踏血尋梅》)監製,何爵天之前是他的副導,在奇案的處理上,他們都關注在香港這片土地上近年都發生了什麼事。翁子光也是電影《殭屍》的編劇之一,可以看出他一直關注社會與個人的「變形記」,當你的經濟價值消退時,將要如何定義自己?

踏血尋梅雙碟版 (2DVD)(Port Of Call)

踏血尋梅雙碟版 (2DVD)(Port Of Call)

殭屍 DVD(Rigor Mortis DVD)

殭屍 DVD(Rigor Mortis DVD)


無論是那島、建築物,還是個人這二十年都經歷了卡夫卡的「變形記」,一早醒來變成了蟲子後如何自處,這也是今日世界的現實,小至個人大到國家都會一朝變形。

故事中很少人在意真相與正義,他們都仍處於一種片中提到的97年之後的狀態——誰知道明天是如何,只能掌握此刻的充滿投機。對很多事無法當真,嫌犯活在自己的希特勒夢想裡,而片中菁英律師則活在「why so serious」的狀態,那島如孤舟的命運,讓那片中的人都活得沒有盼頭,包括裡面的陪審員們。「正義」因無法被任何人呼喚上場,因此它的存在感很強,它淪於表象上的激化功用。

這部電影看似很多對白,但也同時反映了一個失去任何價值的時代。犯下冷血奇案的、參與奇案的大律師,與因為那奇案搞到心情浮動的民眾,都在訴說著白噪音,空泛而多話,卻沒有人是這舞台的主角,也沒有任何事件有重量。即使再驚世駭俗,像這部電影標註的是三級血片,但它更傳達的是各自密閉式的噪音,浮泛的空白,各自的螢幕。

台詞則是充滿工具型理性的菁英用語,另一種則是哭泣吶喊,與無謂的自我表述,與《十二怒漢》中的擲地有聲不同,這部則充滿著我們在社群與新聞看到的重複性用語,每個人都是學舌鳥,說出的話都不再新鮮,如細雨無法到達誰那邊,它的確呈現了後現代的真相。

相較於台詞的設定,每個演員的演出很真實,彼此都回應了對方的投射,讓觀眾有了不同的體驗,我們看到的他們都如拼圖,只存在那時刻與對方的投射中,因此它不是一部有完整人設的電影,反而讓我們有如被捲進萬花筒一般,看到了每個人因不同對象而產生的碎片真實,包括為弱智嫌犯辯論的律師在庭上為自己的道德亢奮而陶醉、如嫌犯唐文奇的哭戲在某一刻令人驚悚、如嫌犯張顯宗在兄弟最後收線的表情有如末日。

讓觀眾都看到了社會面具上龜裂的縫隙,與每個人的真假難分。

殺人案主嫌張顯宗由楊偉倫飾演。(圖/《正義迴廊》劇照)

張顯宗友人唐文奇由麥沛東飾演。(圖/《正義迴廊》劇照)


這是一部非常後現代的電影,所有的話語都像是複製過的,所有的情感都近似加工的洶湧又蒸發,一群人跟著做睜眼夢,包含陪審團九人,再也沒有人如《12怒漢》發出真理之聲,只有一退休老師說出懷疑,留了懸念。彷彿真相曾來過一般,只是呼呼的一陣風而已。

此片有如嫌犯唐文奇的說法,編織一張蜘蛛網,讓大家都跟著起舞。它特別在這樣的布希亞的擬像世界中,呈現了靈魂假不了的哀號,彷彿自己的主人已將它封閉了一般,讓人想起《天才雷普利》的最後,主角惡人也將自己斷捨離了。可貴的是演員的高明演技,讓你看到靈魂比肉體更先消亡的痛苦或空洞。這是一群人很美的極致演出,真相被無視,眾人只剩一閃而過的真實。

《正義迴廊》集結了許多香港硬底子的演員,包括飾演陪審團的不少是資歷深的演員(其中還有葉蘊儀),這部電影集結了香港人再回榮耀的決心,我在其中看到了香港當年的自信神采,因此那天我與其他過半觀眾都坐到了片尾字幕結束,那是一種對他們不死意志的致敬。

《正義迴廊》預告
※本篇文章由作者個人創作授權刊登※



《正義迴廊》(The Sparring Partner)為2022年香港懸疑犯罪片何爵天首部導演作品,翁子光監製;楊偉倫、麥沛東、蘇玉華及周文健領銜主演。改編自2013年一宗轟動全港的「逆子弑親案」,張顯宗聯同友人唐文奇於寓所內殺害父母,並進行肢解。案件進入法庭審訊程式,二人皆否認謀殺罪名,兩位資深大律師吳冠峰和遊嘉莉分別代表二人上庭辯護,檢控官朱愛倫卻質疑二人早已部署殺人計畫,為財謀命似是毋庸置疑。然而在攻守互換後,吳和遊兩位大律師施展各自辯才,揭露出案情中更為撲朔迷離之處,而唐文奇出庭自辯時更把一切指控推得一乾二淨。在一幕幕激烈的法庭辯論下,兩位被告上演出「天才」與「白癡」的戲碼,真相似乎越辯越模糊。九位不同背景的陪審員在休息室展開話語權的角力,同時陷入對與錯的正義思辯中。

 


作者簡介

同時是音樂迷與電影癡,其實背後動機為嗜讀人性。在娛樂線擔任採訪與編輯工作二十多年,持續觀察電影與音樂,近年轉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專欄文字筆耕。曾任金曲獎流行類評審、金鐘獎、金馬獎、金音獎評審、中國時報娛樂周報十大國語流行專輯評審、海洋音樂祭評審、AMP音樂推動者大獎評審。樂評、影評與散文書寫散見於各網路、報章刊物,如:《中國時報》娛樂周報、《聯合報》、《GQ》、《VOGUE》、《幼獅文藝》、誠品《提案》、《KKBOX》、博客來OKAPI、娛樂重擊網站與《HINOTER》等,並於「鏡好聽」平台開設Podcast節目《馬欣的療癒暗房》。著有影評集《反派的力量》《當代寂寞考》《長夜之光》;雜文集《階級病院》、散文集《邊緣人手記》。最新作品為散文集《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

✎作家金句:「人生難免失去,但也讓你有再次擁有的能力。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一生中體驗不完的愛情,電影都演出來了

青澀的、成熟的、不為社會所容的......愛情的面貌有這麼多種,在情人節這一天,一起從電影看不同形式的愛情。

18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