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唐嘉邦/「皇家香港警察」的古與今──看《吃過皇家飯不能不破案》的香港警政背景考據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香港和台灣向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由於使用通用的文字、類似的文化生活背景,長年來互動密切。香港的發展歷程相當早,過往經濟蓬勃的香港,是相對發展稍晚的台灣,得以認識世界的窗口。

無論有沒有實地造訪過香港,許多四十歲以上的台灣人都會有自己對香港的印象,我相信主要是來自於1980、90年代的港片及強勢的香港演藝界。

一棟棟高聳的摩天大樓、穿梭市區的雙層電車、分隔馬路與人行道的欄杆、滿街跑的紅色「的士」、外顯又各具特色的霓虹招牌、茶餐廳和大排檔等飲食文化,這些影像隨著當時高度發展的香港影視業進入台灣觀眾的視野。

而「皇家香港警察」這一詞,也在這時為台灣人所熟知。從《警察故事》《重案組》《五億探長雷洛傳》《逃學威龍》系列,許多電影都以香港警察為主角。這些片子從早期錄影帶出租店時代,到後來第四台不斷的重播,直到現在已近三十年,使得香港警察的印象深植台灣觀眾心裡。

警察故事 Police Story

警察故事 Police Story
(圖/wiki

重案組 Crime Story

重案組 Crime Story
(圖/wiki

五億探長雷洛傳 Lee Rock

五億探長雷洛傳 Lee Rock
(圖/wiki

逃學威龍 Fight Back to School

逃學威龍 Fight Back to School
(圖/wiki


「皇家香港警察」顧名思義,是領著英國殖民政府薪水,負責香港地區治安的警察。但讀者必須知道的一點是,「皇家」這兩字可不是任一個英國治下的殖民政府警察可以隨便使用的。

1967年,香港親共人士在中國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影響下,發動「六七暴動」。而香港警務處在接二連三的暴動以及恐怖炸彈攻擊中,共有十名員警殉職。由於香港警察在防暴中的忠誠及勇敢表現備受英國政府讚賞,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為此於1969年4月賜封「皇家」頭銜,成為「皇家香港警務處」,這也僅是當時大英國協五支擁有皇家稱號的警隊之一。(另四支分別為:皇家加拿大騎警皇家直布羅陀警察皇家巴哈馬警察及北愛爾蘭的皇家阿爾斯特警察。)

1969-1997年,香港警徽上方是英國女皇的皇冠圖案,下方文字有「皇家」字樣。

皇家香港警務處警徽

97回歸後,警徽上方改為香港區花「洋紫荊」,中央主圖也有改動。


有看過《五億探長雷洛傳》或是相關影視作品的朋友,或多或少都知道在六、七十年代香港警界曾經存在嚴重的貪污行為。不過在受封「皇家」稱號以及「廉政公署」的成立後,香港警察的形象開始重新贏回聲譽。「港警」一詞,在九七回歸之前極為正面,一度被視為是世界上最專業及優秀的警察機構之一。

「皇家香港警察」歷年來偵破過不少知名大案,包括1985年的「忠信錶行械劫案」、「葉繼歡連環劫案」等,其中被改編為各式作品者所在多有。

《吃過皇家飯不能不破案》就是一本蒐羅數件香港在八、九十年代著名案件,再由作者重新給予新生命的警察小說。

真實世界裡的1980年「港大女學生陳玉玲案」、「黃大仙學生陳慧敏案」,以及1994年的「石硤尾滙豐銀行縱火案」都在本書中以各種樣貌出現。

而且作者顯然做足功課進行過考證,除了將過往刑案寫進小說外,對於當時的警察組織也進行過研究。比如說主角於1994年服務的「西九龍總區」警察總部重案組,在序幕中登場的1984年時,仍稱為「九龍總區」。因為「九龍總區」直到1992年才劃分為東、西兩區。

其中,「西九龍總區警察總部重案組」可說是全香港最具知名度的警察單位,因為它三不五時就會出現在港片、港劇中。其實倒不是編劇特別偏愛這裡,而是因為西九龍總區的轄區包括九龍城、油尖旺等,都屬於經濟發達、人口稠密且流動性高,較容易滋生犯罪因子,各種衝突不斷的地方。

西九龍總區照「九龍總區」在1992年劃分為東、西兩區,上圖為西九龍總區照。(圖/wiki


政治部」是另一個出現在小說裡的皇家香港警察部門,這個名稱乍看之下會以為和台灣的「政戰」或是「政風」體系類似,但實際上完全無關。小說裡對香港警察裡的「政治部」有明確的說明:

政治部負責的工作主要是涉及情報和反滲透。香港從太平洋戰爭到冷戰時期,一直都是各地情報人員活躍的城市。政治部要處理來自中共、台灣,以至於北韓的情報人員滲透活動。他們的工作常常需要跟英國的軍情六處互動,手上掌握大量各方面不願意公開的情報。

簡單來說,「政治部」就是港英政府的情治機關,雖說是掛在警察體系之下,但更像是在做情報工作,且運作費用及人員薪酬皆由英國政府直接支付。在1989年六四事件之後,「政治部」曾參與協助營救民運人士的「黃雀行動」,將中國大陸的民運人士安全移往海外。

由於「政治部」的定位敏感,所擁有的情報多不能見光,因此在九七香港移交之前,便於1995年裁撤,所屬人員簽署終生保密協議後,英籍人員全數撤回英國本土,華人人員則給予遣散費,並發給英國公民護照及居英權,同時限制全數人員必須離開警務處,減低被中國接收情報的風險。

九七前夕,香港曾掀起一波大規模移民潮,對移交之後感到悲觀的港人,用盡各種方法移居海外。據統計,1990-1994年間有約30萬香港人移居海外,佔當時香港人口的5%。而對「政治部」的人員來說,他們完全不用擔憂要如何移民,直接可以領到英國護照及居英權。

書中提到了「政治部」裁撤的時代背景,主角過去的上司建議調他去政治部,以取得居英權。但主角卻說:「我沒有想過要離開香港,而且我到英國去能做什麼工作呢?

或許這也是當年絕大多數選擇不出走的港人部分的心聲,香港是他們從小出生長大的家,移民出走代表著變動與意外,他們極力想在時代變遷的洪流之下,繼續在自己原有的家園站穩腳跟,保有穩定的生活。

主角在書中也說了:「不是有保證五十年不變嗎?

但回過頭來看,哪個選擇才是穩定?哪個選擇才是變動呢?

吃過皇家飯不能不破案

吃過皇家飯不能不破案

吃過皇家飯不能不破案 (電子書)

吃過皇家飯不能不破案 (電子書)



作者簡介

淡江大學企管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記者,現為「疑案辦」網站作者之一。曾獲得第6屆金車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首獎,著有作品《野球俱樂部事件》《疑案辦:血色芙蓉》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為什麼要上山?

    寫作者將生命投注於何處,下筆書寫生命本質的立基點,就存在於那個地方。台灣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有268座,山岳、丘陵面積佔全島三分之二,我們該如何理解環繞在身邊的山林環境?上山之後,又該感受些什麼?

    2958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為什麼要上山?

寫作者將生命投注於何處,下筆書寫生命本質的立基點,就存在於那個地方。台灣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有268座,山岳、丘陵面積佔全島三分之二,我們該如何理解環繞在身邊的山林環境?上山之後,又該感受些什麼?

295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