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博客來獨書報

蘇致亨/「國王的新衣」與受傷的心──談《蓬萊仙山【春遊記+悲情夢】》

  • 字級



❤❤❤

這是我近年的非虛構寫作心頭好:一位熱血少年和一位下凡仙女,聯手寫出以蓬萊仙山董事長莊添光為中心,戰後台灣史一段最B級的傳奇經歷。無意間闖進這研究領域的他們,在我看來,交出了非常不得了的作品,不只戳穿台灣史研究的新衣,喚醒了夜貓族惡品味的集體記憶,也勾引我們的心。

過往的戰後台灣史研究,之於我的生命經驗,常像一件不合身的新衣——好看歸好看,但就不屬於我。當我仍是個大學生時,在那些教材書寫裡,我看不見像我阿公、阿嬤,乃至於像我爸一樣的平凡百姓,這些庶民如何存在於其中的痕跡,也很難想像「戒嚴體制」的大時代對這些小人物而言的意義。

所謂不合身的分析,例如我們的社會資本調查,無法反映誰在需要的時候,能找到認識的黑道或議員幫你喬事情;我們的階級研究,難以捕捉那些曾經背著百萬債務的親戚怎麼在短短幾年內暴富又暴貧的家族回憶;我們的性別研究沒辦法告訴我,為什麼我阿嬤不像她們所說的觀念保守,反而在半夜看見我表哥帶我看Z頻道時,會跟著坐下來驚訝:「哎呦,大家的奶攏那麼大哦!」

 
圖片 ©倪瑞宏 / 鯨嶼文化提供

這套《蓬萊仙山》寫出的台灣史B面,不只喚醒一整代沒人管的電視兒童們,沒事就愛轉到七八十台看人早時念經、晚時摸乳的惡趣,其實於我自己而言,也叫醒一段我不太敢想起的兒時記趣:其實我國小在歐朋電視某個季芹當主持的兒童選秀節目曾經闖進決賽(我爸說我最後一次是扮一休和尚超隨便所以被淘汰),也是到看了這書才知道,那節目到最後莫名被腰斬的原因(嚴格來說我也能算是利害關係者之一!?)

這本書寫出過往研究看不見的誤區,從這些傳奇人物的經歷,成為翻轉台灣史最有力的證據,從影視史、政治史、旅遊史、宗教史、藝術史到廣播史兼具。在我前年出版《毋甘願的電影史》,試圖以台語電影史承先啟後的系譜,翻轉受「國語運動」和「文學中心」等菁英視角影響的台灣文化史評價後,我曾一度擔心台語片研究的持續開展,會因為那現存的兩百多部電影仍遲遲無法更方便地近用而碰上瓶頸。這本書開展的台語錄影帶,以台語片在台語電視劇時代後的下一章,活生生闖出一番我不曾看人寫過的新意。

與此同時,現實世界的灰色角力,往往比虛構場景更令人煩心,因為那是確確實實影響到別人生命的經歷。本書也因為涉及的政治、欺詐與色情,處處埋有挑戰我們道德和倫理觀念的危險案例。兩位作者確實找到一種如實地「平視」觀點,緩解了一點緊張關係,但是依舊拋出許多值得我們進一步從史料深掘和持續思考的議題。


圖片 ©倪瑞宏 / 鯨嶼文化提供

❤❤❤

要說這本書對我而言最可貴的地方,絕對是在《春遊記》和《悲情夢》的鋪排與對比。如果說黃郁仁所寫的《春遊記》,燃起了我們一種少年漫畫般的文史熱血,以地下History痛擊藍綠史觀共同存在的菁英主義;那麼倪瑞宏的《悲情夢》,從猶如仙女卸妝般的序言起,就直直刺穿我們吹了牛皮,穿上「阿伯的新衣」後,那顆微微不安的的心。

因為曾經吃了悶虧受過傷,我們更想積極撐起場面、尋找意義,試圖證明自己不比人差。這是許多後殖民式的「翻案」常有的現象,以另一個傳奇,來反擊殖民者的神話,卻忘了要看顧這些受了傷的心靈,更好的方式,是以最誠實的態度,面對各種大小寫歷史和生命經驗的瘡疤。這是藝術訓練出身而始終有「冒牌者焦慮」的倪瑞宏,繼《仙女日常奇緣》後再次下凡帶給我們的啟示:裝什麼B,請如實去感受,去經歷,去珍惜每一個出現在這段故事中的場景、影像和生命,以及在這過程中逐漸改變的自己(我非常鍾愛她列出看完每一部片以後自己的觀影感受,以及她為仙境中每位人物留住的經歷與點評回憶)。


圖片 ©倪瑞宏 / 鯨嶼文化提供

❤❤❤

這會是我始終收藏的標竿作品。想要說好台灣的故事,並不見得需要多麽嚴謹的方法或理論訓練(當然,有過訓練也是能少走一點冤枉路)。如果能有郁仁和瑞宏的熱血、勤奮、誠實與感性(以及背後不計其他機會成本的犧牲),那麼,屬於我們的島嶼,依舊有許多仙拼仙的傳奇值得再重新記憶。

這本書時時提醒像我一樣的研究者或身陷水深火熱的學生們,動起來吧!無論未來在做什麼樣的創作和研究,能不能再更貼近台灣庶民社會的獨特性一點,能不能多給自己一點自由和勇氣,勇敢拒絕boring。這條重建台灣史的道路,永遠不會完善,也永遠無法滿足。正因如此,我們也永遠不會停止去嘗試、去追尋。

蓬萊仙山【春遊記+悲情夢 錄影帶雙封面盒裝套書】(附限量『蓬萊情勒少婦~藝術收藏編織畫』共5款隨機出貨1款)

蓬萊仙山【春遊記+悲情夢 錄影帶雙封面盒裝套書】
(附限量『蓬萊情勒少婦~藝術收藏編織畫』共5款隨機出貨1款)

蓬萊仙山【春遊記+悲情夢 錄影帶雙封面盒裝套書】(雙冊)

蓬萊仙山【春遊記+悲情夢 錄影帶雙封面盒裝套書】(雙冊)

 


作者簡介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曾任文化部首長幕僚、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研究員。著有《毋甘願的電影史》(榮獲台灣文學獎金典獎、Openbook年度好書獎,並入圍國際亞洲研究學者大會研究圖書獎),現正將 BIOS monthly〈弄髒電影史〉專欄改寫成書。
聯絡方式:chihheng.su@gmail.com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世界地球日 反思環境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

#世界地球日 從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到山岳知識,擴及人與環境,包含觀光產業與我們賴以維生的飲食供應鏈連結到經濟層面,讓我們一同反思環境與日常之間的關聯。

178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