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開始,我在許多國家進行動物保護的田野調查和學術研究,去到眾多有動物的場所,觀察了人們對待動物的方式、對動物與人關係的思考。《尋找動物烏托邦:跨越國界的動保前線紀實》一書是我以時間和國度作為經緯,描述了那些曾見過的動物樣貌,盡可能地以文字和影像去記錄牠們。
有的時候,動物並非沒有進入人們的視野,而是從未被真正在乎和注視過。
比如,京都嵐山的猴子公園經營者以飼料和遊人可購買的花生米、蘋果,吸引野生猴群下山與遊客互動、拍照。業者大量出售高熱量和過甜的食物,許多猴子因此身形肥腫,也不再自行覓食。這類場所的經營者沒有真的考慮過牠們的健康,更為人和野生動物的共存作了錯誤示範。
位在京都觀光區的猴子公園定時放置大量食物吸引野生猴群。(2016年,日本京都嵐山,龍緣之攝)
2017年,我為了研究大熊貓保護的歷史前往四川。擁有大熊貓的場所性質各有不同,包括城市動物園、繁殖中心等,而我對雅安碧峰峽基地的印象最深。相較於常見的動物園狹小的籠舍,每隻動物在那裡可利用的空間大得多。在此,大熊貓並不是為了遊客而展示的「展演動物」。
碧峰峽基地的欄舍會盡量模仿自然環境,有各式各樣的植物和「環境豐富化」設施,盡可能讓動物在人工圈養環境下自在地生活。抬頭望去,我發現枝頭上有些樹瘤似的東西,逆著光線仔細一看,竟然是一隻隻幼仔在樹叉上,像是一團小麻糬。我非常驚喜,不僅由於這是第一次看到較為活潑自由的大熊貓,也是因為其不同於城市動物園的設計。在城市動物園裡,大熊貓往往受限於地面的電草等設施,只能照著固定的路線行動,步步驚心,園中的樹幹上還有通電網線,動物根本無法攀爬利用……種種措施主要是為了讓遊客更容易觀賞和拍照,同時降低樹木的更換率。令人更沮喪的是,許多動物園的欄舍中有小木馬、搖椅等毫無意義的擺設,牆上漆了假山假水等極其粗糙的「大自然假象」。在水泥監獄裡的裝飾如同照相館中亮麗的布景,究竟是為誰而設的呢?
在雅安的碧峰峽基地,我一抬頭就看見樹上的兩頭大熊貓幼仔。(2017年,四川雅安,龍緣之攝)
大熊貓、大象和虎等物種,是對公眾具有號召力的「旗艦物種」。但是,這些動物的展演,能否成功吸引大眾的關注,進而使其認同保育的重要性?即使是如碧峰峽基地這樣相對優質的圈養場所,仍遠遠不如自然棲息地廣大和豐富的環境。當世界各地的動物園和政府花費巨額照顧明星動物時,自然環境裡的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卻被漠視,動物園中的其他動物也缺少應有資源,籠舍空間單調而缺乏豐富化。圈養動物福利不佳的情況,經常體現在顯而易見的「刻板行為」中──如搖頭晃腦、在同樣路線來回走動、前後踱步等無意義的活動,許多大熊貓也不例外。
離開大熊貓基地,我來到青川縣青溪鎮。在被推倒的房舍留下的磚瓦之間,有幾隻徘徊不去的小狗。中國(China)經常被戲稱為「拆哪」,是因為在城市「發展」的旗幟下,被認為阻礙了利益的建築被大量拆毀。在拆遷糾紛、原居民得不到相應補償的情形頻繁發生時,犬貓也常被飼主拋棄而遺留在當地。
在幾隻小狗中,全身白色的一隻是最大膽的。牠看到我停下步伐,便站到磚頭堆上看我,身後還有另一隻黃底黑臉的小狗。若是在台灣,我多麼希望這些友善的小狗能被安置和認養,但是,在這個地方,我只希望牠們懂得離人愈遠愈好。在中國,食用狗肉是常見的現象,我很少在城市裡遇到逃過捕殺的流浪狗,且犬貓皮毛經常被製成皮草製品。此外,基於對動物和疾病的無知而起的群眾恐慌,使得缺乏科學論證的「打狗」(意即撲殺)不時發生──錯誤的政策對動物、人和公共衛生而言,都是一場災難。
在走訪過難以計數的場所後,我在本書寫下了對其中四十多處的觀察。我見到了以不同的形式去傷害和利用動物的人,更認識了致力於幫助動物的人。這些經歷不禁讓我思索,動物是否注定在人類「文明」的過程中被犧牲?十多年間,我既尋求心目中人和動物共存的典範之邦,也以行動來描繪這樣的理想藍圖。這段旅程仍未結束,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更多的人理解這樣的理想,讓動物真正被看見。
(2017年,四川青川縣青溪鎮,龍緣之攝)
出生於台北。北京大學電影學碩士,北京清華大學科技哲學博士。現為臺灣動物與人學會理事、國際非政府組織行動亞洲(ACTAsia)亞洲區代表、關懷生命協會動保扎根教育平台諮詢委員。
著有China's Fur Trade and its Position in the Global Fur Industry(UK, 2019; Update 2020/2021)、繪本《小狐狸的媽媽;媽媽的小狐狸》(與施暖暖合著,2022)、《動物友善城市指數調查研究報告》(世界愛犬聯盟)等。學術論文發表於《成大歷史學報》、《當代電影》等核心期刊,不定期為《信睿周報》等海內外刊物和網站提供文章,累計數十篇。2019年發起「動保龍捲風」新媒體平台,為知名動物權利哲學家湯姆.雷根與妻子南希(Tom&Nancy Regan)所創立的文化與動物基金會(Culture and Animals Foundation)年度受獎人。
從國中開始喜歡電影和藝術,熱心參與社會運動。於華梵大學哲學系就讀時,受到朱增宏老師啟發,畢業後搬到北京全力投入動物倡議並攻讀學位。碩士期間,以1930年代上海的「獸片」(動物主題電影)熱潮為研究主題。博士階段投入對大熊貓保護歷史的STS(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揭示保育和動物保護觀念的社會建構過程。曾赴東京工業大學進行海外交流,並於日本動物權利中心實習,期間發起聯合日本、韓國、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地區的「亞洲零皮草」倡議,近年則於歐洲進行獨立跨國調查和研究工作。研究興趣包括動物研究、動物和藝術,以及大熊貓保育、展演動物和皮草等議題。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