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理小說這個文學類型裡,作者經常把探案的角色設定成「偵探+助手」的二人組合。在故事裡,助手通常就算不是第一人稱的敘述者,也多半擔任主要的視覺人物,好讓讀者透過他的眼睛,去看由他所輔佐的偵探怎樣調查和破解案中的謎團。這種寫法的好處,是讓讀者隨著助手角色的所見所聞,仿佛即時參與其事,從而產生強烈的代入感,直到偵探在最後揭曉真相的一刻,跟視覺人物一起驚嘆:「原來如此!」
現代偵探小說之父愛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早在他那三篇奠定推理文學、以巴黎神探杜邦(C. Auguste Dupin)為主角的短篇小說裡,便已開創了由偵探的同伴來敘述故事的設定。不過在愛倫坡的故事裡,敘述者其實連名字也沒有,純粹只是一個沒有直接參與調查的旁觀者,所以嚴格來說稱不上是「助手」,給讀者帶來的代入感也因而沒有那麽大。真正在推理文學裡把「偵探+助手」二人組設定發揚光大的,其實是半個世紀之後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1859-1930)筆下的黃金組合:福爾摩斯和華生醫生。
美國作家愛倫坡。(圖/wiki)
英國小說作家、醫生柯南道爾。(圖/wiki)
當我開始看好友夜透紫這本《幀破:慾望攝獵》的時候,最初感受到的便是這種個人最喜愛的「福華二人組」味道(我自小就是個超級福爾摩斯迷)。老福第一次跟華生見面的時候,一眼便看出對方是剛從阿富汗戰事歸國的軍人;而在本書中,名叫「敖觀止」的偵探跟將會成為他助手的「紀夕潮」首次會面時,亦馬上看出後者因為遇上火災而變得無家可歸。而當敖、紀兩人成為同屋共住的偵探搭檔之後,彼此因為背景和性格不同而令人莞爾的互動,亦頗有多年來許多影視版本把福爾摩斯和華生化身成歡喜冤家的風格。
可是讀者很快會發現,《幀破:慾望攝獵》雖然在人物設定上跟福爾摩斯與華生那種傳統偵探小說有相似之處,但骨子裡其實是一種截然不同的解謎故事:「特殊設定推理」。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常稱為歐美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這個文學類型的許多經典設定和橋段都是在那個時代成型的。當時以「解謎」為主流的偵探故事,中文跟從日文術語稱之為「本格派」,其中一個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公平遊戲」(Fair Play)。即是,作者必須公平地給予讀者足夠線索,讓讀者理論上跟書中偵探有同等機會破案。英國作家諾克斯(Ronald Knox,1888-1957)著名的「偵探小說十誡」便嘗試為寫作推理故事訂立何謂「公平」的遊戲規則。
但時至今日,諾克斯的十誡早已過時,幾十年來偵探文學已發展出不少根據他的準則而言分明是「犯規」的作品。例如,刻意誤導讀者偏離真相的「敘述性詭計」,如今對偵探小說迷來說已經見怪不怪;只要作者把伏筆埋藏得出色,讓人看到最後回想起來才會恍然大悟的,便絕不會被罵「不公平」。
諾克斯十誡其中一誡,是偵探故事裡不能出現超自然或超乎現實的設定。理由是,如果書中世界裡存在魔法、鬼神、科幻或超能力之類不合常理的事物,讀者便難以運用符合現實世界的邏輯去解開謎團。可是上文所提及的「特殊設定推理」,卻偏偏是為了衝破這項誡條而發展出來的偵探文學次類型。正因故事世界裡存在著某種不能運用正常邏輯去猜度的超現實設定,便容許作者在創造謎題的時候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而讀者在看故事的時候因為必需先學懂書中世界這種「特殊設定」所帶來的全新遊戲規則,所以當他們隨著書中人物一起運用種種不一樣的「特殊推理」方法去解謎的時候,也會得到前所未有的樂趣。
那麽《幀破:慾望攝獵》裡的特殊設定是什麽呢?
為免劇透,我只能在這裡給大家丁點提示。光看主角二人組兩位的名字,也可能看得出作者有意無意之間向讀者提供的線索。一個擁有「敖觀止」這樣帥氣名字的人物,如果出現在武俠小說,必然是個絕世高手;既然他是一部「特殊設定推理」小說裡的偵探,那麽他除了前述的那種福爾摩斯式見微知著的本領之外,應該還享有某種更神奇、讓人「嘆為觀止」的破案技能吧?(他的名字「觀止」和書名裡「幀」及「攝獵」幾個字,都呼應他這神奇技能。)至於助手「紀夕潮」,他姓紀錄的紀,正好標誌著他是向讀者敘述故事的視覺人物,而名叫「夕潮」,是否亦暗喻沒有他從旁協助,事情便不會水落石出呢?
《幀破:慾望攝獵》的特殊設定,讓我不禁想起另一種文學類型:超級英雄漫畫。在本書裡,敖觀止意外地得到了某種可視之為「超能力」的技能,便像漫畫中的超級英雄一樣,意識到“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必須盡力運用這種超能力去阻止悲劇的發生。但正因為這樣,擁有超乎常人的神奇力量不但未必是一種福份,更反而成為非常沉重的負擔。
機緣巧合,他遇上紀夕潮,發現對方是個少數能夠有限度地配合他超能力的人,便收編成可以分擔自己部分重任的助手。但同樣重要的一點,是敖觀止做為一位無神論者,對自己如同詛咒一般的超能力本來只感覺無助與疲累,但紀夕潮卻是一個虔誠基督徒,正好為兩人的偵探組合帶來一種「天降大任」般的使命感。(作者以2014年香港占領中環運動為故事背景,及安排多位參與占中運動的學生做為捲入案中的人物,正好反映出當時社會上一種更宏觀的使命感,若寫成系列小說的話,相信往後對於這方面還有很長遠的後續。)
最後還想一提的,是本書在寫作技巧上一個十分有趣的特點,是在每一個由偵探助手紀夕潮主述的章節之間,加插了一些涉及案件裡某些人物的小片段,連名稱也是“Film”或 “Snapshot”,其實是讓讀者感受到一點類似書中那種超能力的效果(當你讀到的時候便會明白我的意思)。但不要忘記:這既然是一本刻意打破傳統「公平遊戲」規條的特殊設定推理小説,你(以為)看到的「事實」,未必一定如你所想的那樣……
作者簡介
高中時榮獲《南華早報》1984年度最傑出學生獎,同年以優異成績考入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法律。於1988及1989年攻讀博士期間,曾任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研究員及翻譯之職。 畢業後在英國講學多年,2001年回港轉投影視幕後工作,先後參與製作多部在國家地理及發現頻道等平台播放的紀錄片,亦為第一部全香港創製3D電腦動畫《龍刀奇緣》(2005)編寫劇本及擔任監製。2008年受迪士尼片廠所聘,負責中美合拍電影事項。 現為獨立影視創作人及監製,及於香港大學兼任法律系客席副教授。
著有《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系列。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