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80億人口到底是不是太多呢?如果我們繼續將不對的事做得那麼完全的話,這樣的人口數的確危害地球;但若是大家開始做對的事,譬如減塑、使用乾淨的能源、適當的衛生健康,雖然眼前的成本較高,但往後的永續有跡可循。那也許90億人口也是安居樂業。我們繼續看2022年上半年出版,「有目的」帶讀者參與世界的新書。
1.《17個改變世界的方法:圖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這本圖解專書將每個目標一一解碼,譬如貧窮的根源在於教育與就業;而貧窮與挨餓往往相關聯,營養不良造成健康、體力、智能無法適當的發展,接著就有許多鋌而走險的社會問題。接受良好教育依舊是翻轉人生的契機,但有些國家連女孩都不能上學、或受種姓制度所約制,平權問題還需要區域與洲際的努力。
地球雖然很大,並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漸漸的人們無止盡的製造垃圾、污染水源與空氣的同時,取得乾淨能源與用水持續衛生,成為健康生活的必要保障。這樣的理想繼續發展後,聯合國集有各國專家和最具觀瞻的學者所提列的SDGs,可以說是一份讓人類活得更好的清單。想要執行這些細項時,我們勢必要建立新的生活模式。
《17個改變世界的方法》將社會問題一一解碼,並提供改進方向。(圖/《17個改變世界的方法-圖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內頁)
2.《聆聽宇宙的聲音》
How to Hear the Universe
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他認為重力不只是地心引力,重力是因為質量很大或密度很高的物體,引起時空扭曲或彎曲所造成的。並進一步預測,當兩個質量很大的物體相互繞行並且碰撞時,產生的能量會大到足以製造出「時空漣漪」(space-time ripples),這些成為「重力波」(Gravitational Wave)的漣漪是存在的,但很難偵測到。
不過到了2015年,蓋比・岡薩雷斯(Gabriela González, 1965-)任職的LIGO(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臺)首次偵測到重力波。這個波來自遙遠的宇宙中,兩個黑洞互相繞成圈圈衝撞在一起後形成一個更大的黑洞所釋放的能量。由上千名科學家所組成的團隊與龐大的設備證實了百年前的立論。對於宇宙,有更多未知待發現。
關於LIGO(Laser Interferometer of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ory),全名是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臺;時空:space-time,當我們認知三維空間時,還有第四維-時間的存在。蓋比・岡薩雷斯,1965年出生於阿根廷,到美國繼續深造並從事研究,對宇宙充滿好奇,後來成為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物理系教授,訓練年輕的科學家探究「為什麼?」並進入LIGO成為團隊發言人。
《聆聽宇宙的聲音》介紹女性科學家蓋比.岡薩雷斯的故事。(圖/《聆聽宇宙的聲音》內頁)
本書是100位女科學家遠赴南極研究的真實故事,文字來自一位媽媽科學家,她與其他99位女科學家帶領一個「家園歸航」(Homeward Bound)的全球性計畫,提醒世人注意氣候異常的狀況。以南極為目的地,在途中她們遇見海豹、冰山、鯨魚、企鵝,他們都有祕密對媽媽說。作者藉此向小讀者說明海相、氣候、動物遷移;並經由媽媽寫給孩子的信,邀請讀者一起關心地球。
關於南極,除了住了很多企鵝外,還有什麼小知識呢?譬如:地球超過一半的淡水都儲存在南極大陸,就是這些冰山。南極大陸上有一百多個火山。南極每年至少有一天全晝。威德爾海豹可以在水中閉氣長達45分鐘,並潛到700公尺深的海底覓食。地球兩極的暖化速度比其他地方都快。Homeward Bound是全球從事STEM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and medicine)的女性網絡。
《我媽媽要去南極》是100位女科學家遠赴南極研究的真實故事。(圖/《我媽媽要去南極》)
女科學家們在南極大合照。(圖片來源 / homeward bound projects官網)
市場提供了人們生活的基本必需品,從古代的流動攤販、約定趕集,到現代的日常市場、量販超市。傳統市場的優勢是提供最少包裝的在地食材,以訴求產地直送與包裝簡單取勝。世界各地的人類學者往往從市場開始考據歷史,比如,希臘廣場、羅馬室內市場、印地安人獨木舟市集,都證明了人類活動的方式;最古老的市場原是流動攤販,後來成為定時定點的聚集,從互通有無到使用貨幣,這些古代遺址用安靜的語言講述著過往城市的風光。
運用市場的架構,幫助地球永續發展,譬如廢棄的生鮮垃圾轉化成肥料、鼓勵環保包裝、自成城市的供需循環,減少過度豐盛導致的浪費。市場是城市的根基,動力來源之一。食物經由傳播與運送,可以達到千里以外,譬如玉米、馬鈴薯、番茄都繁殖在世界各地,菌菇、生菜、水果也可經由溫室種植,市場配合產地的轉型正在世界各地發生。
認識市場也能促進永續發展。(圖/《來去世界各地逛市場》內頁)
5. Welcome to the World
在疫情下,新生兒的比例稍低,對未來的不安與不確定讓人們保守因應現況。加上進出醫院的層層關卡,使得新生人口越來越珍貴。這本書以歡迎小小孩的到來為主軸。歡迎你到這個世界,歡迎一起來迎接光與日與夜。歡迎動動你的手指和腳趾;歡迎聽聽門鈴與鑰匙的聲音;聞聞草與樹的味道;在晚安曲與童謠中好好休憩期待明天。
這裡每一頁的孩子都是不同的膚色,隨著翻頁漸漸地長大,他們正在接觸這個世界裡的各種事物。昆蟲與小鳥、花貓與黃狗。在家人與照護者的疼愛裡長大。不論人種與膚色,幾乎所有大人都是為了成就自己與孩子未來的美好而努力,無奈總是有許多異於常人控制的變因。並不是所有的大人和小孩都能平平安安過日子。
書中的嬰兒有各種膚色,大人們歡迎新生命來到這個地球。(圖/Welcome to the World)
本書寫畫出人們惆悵的心情。一艘難民船靠岸的時候只剩下兩個孩子,沒有人知道之前發生什麼事。對於有記憶的姊姊來說,已經一無所有,只剩下自己和弟弟;而年幼又不記得什麼的弟弟,帶著天真,反倒很快地結交新朋友。儘管年紀小又不知道可以做什麼,弟弟用罐子捕了一隻蝴蝶給一直躲在屋裡不安的姊姊。被困在瓶子裡掙扎的蝴蝶,與不肯走出屋外的姊姊,兩者交替張織的情緒終於崩解在互視裡。姊姊與蝴蝶一起步出庇護小屋。弟弟早已跑出屋外,拿著一朵花迎接走出戶外的姊姊。畫面出現彩虹。受傷的心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安好,但得到弟弟的需要,姊姊步出陰暗的角落。
收容所小聚落裡,有許多孩子,不論是誰的孩子,這世界上的孩子就是大家的孩子。既然有許多新的人口加入這個地球活動,接下來世界的模樣更需要大人攜手合作,才能與孩子們實現永續的目標——更好的地球生活——呼吸好空氣、沒有飢荒、接受教育、促進人類的健康與福祉。
Saving the Butterfly 描述難民姊弟的經歷。(圖/Saving the Butterfly)
後疫情時代。在不同崗位上藉著沈潛與思變的力量,除了期待也要參與,每個人都有責任成為改變世界的善力。
作者簡介
著有《與圖畫書創作者有約》《動物們的讀書會: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童書遊歷:跨越時間與國界的繪本行旅》《是真的嗎?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2》《什麼這麼好笑?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3》《賴嘉綾的繪本報一報》《懂得欣賞,是件快樂的事!》《神奇的32頁:探訪世界繪本名家創作祕辛》等書,最新作品為《動物們的讀書會II: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4》。
部落格:Too Many PictureBooks
專欄:OKAPI閱讀生活誌「主題繪本控」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