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盧郁佳/無論死過千百次,我都要重生、活下去──讀《尋找母樹》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六月的雪地。」樹木土壤學者蘇珊.希瑪爾(Suzanne Simard)的自傳散文《尋找母樹》,像敲響喪鐘般,以這句話開頭。

六月還積雪?那會是什麼樣的地方,怎能住人,要怎麼活呢。加拿大西部的山脈,一年有九個月積雪比墳墓還深,八月烈日乾旱,猙獰險惡,魔幻異境。十九世紀末,作者的曾外公來到這裡,揮斧開墾種牧草、養牲畜,和熊搏鬥,射殺偷雞的狼。三○年代初,大雪封山,曾外婆死於流感,一家病的病、死的死。鄰居從雪深及胸的山谷挖出路趕來,發現十幾歲的外婆活了下來。

媽媽小時候坐在門廊上,差點被熊襲擊。外公射殺了熊,但媽媽從此怕熊。

爸爸來自當地伐木家族。宛如小說《外出偷馬》的驚險場景,上游砍伐的巨木順流而下,五○年代,爺爺帶著叔公和爸爸,在急流裡從一根巨木跳到另一根上,用炸藥炸開堵塞的巨木,送往下游。常有人被推擠的木頭撞傷、壓扁,雙手被炸掉。叔公的手被綑木鏈捲進去截斷。爺爺被雪松撞駝,食指也少了一截。奶奶二十幾歲就因感染而跛腳。

伯父15歲時,和爸爸休學養家,在河裡等鋸斷的雪松滾下山,像雪橇一樣朝他們轟然飛來,墜入河面。爸爸站在隨波浪翻騰而滾動的浮木上,心想自己一定會被碾成肉醬,結果雪松在他背後20公尺處一飛沖天,真的差點壓死他。爸爸拖走雪松時,手還抖個不停,很快改行做食品雜貨管理。這個多難的家族,後來怎麼了?

尋找母樹:樹聯網的祕密

尋找母樹:樹聯網的祕密

外出偷馬(電影書衣版)

外出偷馬(電影書衣版)

  •  

作者20歲時在伐木廠打工,發現怪事,開啟了一生的研究。伐木業為把松、杉等針葉樹收益最大化,怕赤楊、白樺搶走陽光、養分,所以用直昇機噴農藥鏟除。在多雨的沿岸山脈撒氮肥,成排種下花旗松,結果幼苗奄奄一息;乾旱酷熱的內陸山脈,老熟林裡的野生幼苗卻耐旱、欣欣向榮。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為什麼豬不肥肥到狗?

原來野生的花旗松,根尖長滿珊瑚菇馬勃菇的菌絲,菌絲從土壤中吸收植物靠自己吃不到的水和鈣、鎂等礦物質餵花旗松。菌、根共生始於四億五千萬到七億年前,植物剛從海底上陸,就靠真菌扎根於貧瘠岩石汲取養分。作者發現,松樹遇到赤楊,樹冠會長得更大更廣。原來赤楊主根吸水,經由側根送到乾燥表土給松樹喝。如果裸地只種松樹幼苗,降雨很快就流失,還會沖走表土。

野生花旗松(左)的根尖長滿珊瑚菇(中)、馬勃菇(右)的菌絲,有助於營養傳遞。(圖/wiki)


赤楊體內的弗蘭克氏菌,會從空氣中撈氮。赤楊和松樹共用菌根菌,透過樹根的菌根菌,把氮送給松樹。

白樺根部的細菌提供大量氮,抑制蜜環菌屬,保護身邊的花旗松免於根腐病。白樺若被砍伐,花旗松會染病而死。要是白樺被噴農業,免疫力下降,感染蜜環菌,也會傳染給花旗松。

訊息在菌根網之間傳遞,就像在大腦神經網絡之間傳遞。作者讓花旗松感染西部卷葉螟,發現花旗松垂死落葉後,把一半的光合碳倒進根部和菌根,有一半傳到隔壁黃松的枝葉上。花旗松遇卷葉螟感染,就提高防禦酵素含量。一天之內,旁邊的黃松也提高了防禦酵素含量。

(左至右)赤楊、白樺、與黃松和花旗松也有不同的共生關係。(圖/wiki)


作者經歷離婚、罹癌,和印第安女物理化學家相戀,鼓起勇氣出櫃,獲得媽媽、兩個女兒接納。在酷熱乾旱的八月,她見到一棵老樹周圍竟長出一圈幼苗,猜想幼苗通過菌根網得到老樹的水分而存活,深受感動,從中看到自己身為母親,仍是女兒身心健康的關鍵。她的研究與人生重疊了,母樹守護森林,就是她的天職,研究賦予她比現實更高遠的價值、意義。

  •  

作者發表研究,證明清伐對產量有害無益,鼓吹生物多樣性有利森林從災難中復原。但與會專家就是當初拍板決定清伐雜樹者,不甘被打臉,否認她的研究,指其實驗規模太小、結果只是巧合。她被同儕孤立,向弟弟抱怨,弟弟卻跟專家們一樣冷落她。她不介意,說弟弟「瞭解像我這樣的人,有時就是得消失片刻,就像我知道他有個老靈魂,有時變化太快會把他壓得喘不過氣來」。等弟弟終於有空理她,怨氣竟比她還大。舅舅介紹了趕牛工作給弟弟,弟弟卻罵舅舅王八蛋。可能趕牛太辛苦,但又走投無路,只好邊做邊罵介紹人出氣。有了宿舍住,弟弟也罵「就是當年那些戀童癖傳教士住的」。

弟弟又出言貶損女人,說他只要像駕馭女人一樣就能駕馭牛群。又說,母牛是牛群的核心,只有一個工作就是照顧小牛。作者聽不下去,怒駁女人也有權工作。事後姊弟冷戰多時,作者低頭主動聯絡,弟弟照樣不理她。後來,弟弟回家停車時,車庫門掉在他頭上,當場死亡。留下姊姊無限遺憾。

這場爭吵,各自在爭什麼?其實作者後來假設「母樹是森林的核心,通過地底網絡照顧群樹」,等於弟弟對母牛的理想。對一般人而言,這種事理所當然,善待家人、朋友就夠了。但作者花上一輩子在森林裡研究證明,顯然有特殊意義。弟弟罵女人應該全心照顧好小孩;姊姊反駁說女人有權工作,是否弟弟夾槍帶棒,暗指她不該為研究而冷落老公、女兒?我認為姊弟爭的是,他們的媽媽該不該上班、是不是好媽媽。

作者崇拜媽媽。她描述媽媽生於大蕭條的貧困,目睹外公受戰爭創傷歸來,後來嫁給不適合她的好人,26歲就生了三個小孩,靠函授、暑修拿到教師資格,在期待女人相夫教子的年代上班養家,教窮小孩英文。她的頭痛痛到會把一匹馬逼瘋,離婚後仍幾乎獨力讓三個小孩上大學,對作者而言,媽媽就像是登月第一人,替作者開拓了別人不敢走的路。

而在先前章節,作者回憶爸媽離婚,弟弟比作者更難接受。父母受不了壓力陸續住院,媽媽搞不清楚自己為何會住院(讀者也搞不清楚,因為作者避免多談),爸爸出院後回自己公寓,成天抽菸,對牆發呆。大姊讀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休學一年去旅行。作者是二姊,很想大喊要爸媽振作,但多半時候只想哭。只有高中弟弟還住在家裡,搬去跟爸爸住,又搬回媽媽家,不斷來回,帶爸爸去釣魚,帶媽媽去滑雪,渴望生活穩定下來讓他讀完高中,卻無法克服爸媽的悲傷,他沮喪得大喊大叫。姊弟宣洩壓力的辦法是在森林裡用木材默默蓋堡壘,但憤怒仍一觸即發。弟弟在車庫修貨車時,作者在外面自己車上不小心按到喇叭,弟弟立刻衝出來破口大罵。

作者說「我們努力在彼此身上尋找慰藉,但因為年紀小又無家可回,三個人也就分開了」。爸媽各有一個家,為什麼無家可回?可見和爸媽相處都令人如坐針氈。即使爸媽已老邁,至今姊妹仍避免爸媽因各自探望女兒而強碰。

  •  

本書後半,作者得知罹癌,將致癌歸咎於早年吸入農藥、放射性粉末,還有婚姻衝突的壓力。20歲時戴面罩噴灑農藥多日,收工後才發現面罩沒濾網,不知情吸入大量農藥。多年後,作者把放射性標本用研磨機磨碎,全程穿白袍戴護目鏡、口罩。一天十小時,連做五天後收工,驚見口罩上鼻樑處有個金屬條可以扣緊。原來她五天都沒把口罩戴好,鼻腔掃出一層高輻射木屑。

很不會照顧自己,這是童年被疏忽者的特徵。

姊弟對負面情緒都缺乏安全感。作者發表異端論文,等於為林業革命放了把火。發現引起衝突後,她說自己一心只想逃,「談到情緒話題,我們家人很難輕鬆以對」。讀者會想到,作者說她「得消失片刻」──意謂在親密衝突中,傾向冷漠逃避,令伴侶誤會她根本不在乎。弟弟「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暴怒反擊,伴侶疲於招架,不明白為什麼小事都會讓他過度反應。

我認為作者渴望父母引導幫助她,但父母失能,像樹染上致病真菌。讀高中的弟弟拚命照顧父母,像把醣傳給別的樹。弟弟,才是父母的母樹。

  •  

全書結尾揭露在城市看不見的污染:一百年前礦工在溫哥華北方的豪灣峭壁上,炸出兩百多公里的隧道,開出大英帝國最大的不列顛礦場。銅、鉛等酸性礦山廢水滲入土壤深處,礦場從1974年關閉,至今仍是北美海洋最大污染源,溪口沿岸至少兩公里沒有海洋生物可生存。人們把大批帝王鮭放進溪裡,不到兩天就翻白肚死光。復育多年後,鮭魚才回來產卵,豪灣再現海豚、虎鯨。作者視為土地可能原諒人類犯的錯,並浴火重生。

但傷得太重,像是百年前礦工在隧道口炸出幾百公尺高的大洞,岩石光禿不毛,滲水酸到無法吸收,經過百年仍無法從傷害中復原,母樹的療癒也無能為力。

有人能復原,像作者,說抗癌成功需要社會連結。幫她研究、陪她復健的,其實多是朋友、她收的博士生,而非家人。她也從癌友身上獲得支持。

像作者爸媽家族,百年多難,卻仍繁盛。如白樺雖普遍比松樹早死,但死後多年,樹根還會發芽長新株,傳遞母樹的記憶。作者女兒的生日派對上,作者的媽媽把外婆給的戒指,隔代送給了作者13歲的女兒,傳承了先人的心意。

但有人傷得太重。表面很好,可是心底有一把火在熊熊悶燒。爸媽失能時,作者逃入森林,大自然療癒了作者。而弟弟則投入牛仔競技,騎瘋狂騰跳的公牛,被甩到地上,手臂多次脫臼,樂此不疲。爸爸年輕時察覺伐木會把他碾成肉醬,立刻改行;為什麼弟弟卻回頭投身極限風險?也許只有危險能壓得住弟弟無名的恐慌。只有得獎能安撫他,暫時覺得自己還不錯,再活一天還是值得的。

作者姊弟爭吵後,姊姊求和,弟弟不接受,表示姊姊擁有弟弟所無的復原力。當爸媽內心生病時,兩個姊姊逃離重災區,大姊去旅行,二姊去伐木廠打工,弟弟則在家承受爸媽的一切。作者美化媽媽上班養大姊弟的堅毅萬能,對比媽媽住院不知道自己為何會住院的茫然失措,兩種形象斷裂得毫無線索,後者的真相像是只有弟弟知道。但作者怎會不知道?只是無法承認月亮有陰暗面。

弟弟挑起爭吵,是要指責姊姊逃家拋棄他嗎?也許作者因此而無法承受。但也許,弟弟只想要姊姊承認他的痛苦不是幻想而已。

  •  

當家中沒了母親,作者轉向森林尋找母親,森林果然成了保護她一生的母親。對人生的饑渴,成就了她研究的勤奮、熱情結交朋友,與為雜樹請命的慈悲。在伐木業與森林的衝突中,她挺身調解,迎難而上,尋求既賺錢又兼保育的共榮發展。《尋找母樹》強調這種勇氣,傷痛雖如強颱掃過窗前,但人不為其所毀,可以原諒傷害,願意復原,獻身公益。而它也迂迴訴說一個反面故事,對那些不可復原的傷害,寄以無限哀憐。讀者由此書可看見大地之下埋藏無窮生機,也會潛入酸水伏流般的悵惘。

正是後者,使我讀完了日夜牽掛不忘。

作者蘇珊.希瑪爾談母樹與人類社會的相似、關聯性:
「這本書談的,不是我們要怎麼拯救樹木,而是樹木將如何拯救我們。」
尋找母樹 (電子書)

尋找母樹 (電子書)



作者簡介

基隆人。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人、《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編、《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全職寫作。曾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有長篇小說《愛比死更冷》;圖文書《帽田雪人》;散文《吃喝玩樂最善良》,亦參與《字母會 I 無人稱》小說創作。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你真的懂吃嗎?

    從中到西、從古到今,每到吃食背後都是無垠的歷史堆疊,透過五篇文章考驗你對食物的了解,為你細數盤中飧豐厚的文化與歷史。

    1176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真的懂吃嗎?

從中到西、從古到今,每到吃食背後都是無垠的歷史堆疊,透過五篇文章考驗你對食物的了解,為你細數盤中飧豐厚的文化與歷史。

117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