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我們預習、練習、複習,人生總是有些事還沒遇到,或是遇到時不知道要怎麼辦,或是千萬別遇到;《再見的練習》讓我反覆思索人生到底在意的是什麼?是「見」,還是「不見」呢?我們說「再見」的時候,是想要再見面,還是不必再相見呢?這也是本書書名的巧妙,如果是「離別的練習」就失去了懸念,不再相見的機率遠大於相見。雖然人生最終都是離別,但可以在充滿生命力時互相取暖鼓勵,才是練習再見的本意。看到是林小杯的新書,書店大概一點也不猶豫就會放進童書區,但稍等一下,《再見的練習》比童書繪本又再多了一點,能夠放在成人的圖文書區也不錯;放進童書我不反對,因為不懂字的孩子可能比看得懂字卻無感的大人更有情。
回頭看林小杯的創作歷程: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第一屆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第一本書是1999年《假裝是魚》,之後有《阿非,這個愛畫畫的小孩》、《全都睡了100年》、《明天就出發》;沉寂了一陣子,專注在專欄或插畫上。她在短作品中磨出自己的好──如果重要的話只有一句,為什麼要說一長串呢?她以一個個短篇串成的《非非和她的小本子》,原來「小本子」不只是小本子,是一隻狗。她帶著不平凡的想像力,這些年與其他文字作者合作了《宇宙掉了一顆牙》、《騎著恐龍去上學》、《騎著恐龍去圖書館》、《媽媽是一朵雲》等書,自寫自畫了《全都睡了100年》、《喀噠喀噠喀噠》、《步步蛙很愛跳》。
宇宙掉了一顆牙
狗和青蛙成了她作品裡重要的角色,騎在大狗上的「步步蛙」,神氣的指使大狗過馬路;讀者經由神情頑皮的一群孩子、無辜有愛的大恐龍、不是主角也沒關係的狗,一同進入林小杯的異想世界。本人靦腆的她,筆下的孩子都大方熱情,一群孩子帶著「花生漫畫」的性格,沒有角色名字也不是大事。放眼她的作品,有國內繪本作家最多樣的嘗試,像是:手寫字書名(封面幾乎都是)、大小夾册(《步步和小蛙》別冊、新版《喀噠喀噠喀噠》台文別冊)、封套(宇宙)、遊戲組(非非)、書衣海報(恐龍去圖書館),現在又加上《再見的練習》以寬書腰為封面設計。偶而才有一本自創作品的她,在疫情下,2020年底還創辦了自己的出版社「是路故事有限公司」!
創作20年來,隨著台灣繪本萌發的浪潮,林小杯是台灣唯一獲得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賞的繪本家,也曾獲信誼幼兒文學獎、金鼎獎圖書插畫獎,並入選韓國南怡島國際插畫獎(Nami Concours)。從一度連看電影都沒預算的生活,到現在站在浪頭上的她,漸漸累積出自己頭上那朵雲的光彩。我們約了一個下午,從兩杯雞尾酒開始,要好好聊聊「是路」的首發作、林小杯的第一部長篇繪本《再見的練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賴嘉綾 │ A=林小杯
Q:為什麼開始做繪本呢?讀兒文所最好的收穫是什麼?
A:以前在誠品書店可以看到很多國外繪本,不過有次讀到李瑾倫的《子兒,吐吐》(1993),感受到台灣繪本創作者的可能。後來看到台東大學兒文所招生,當時我不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似乎應該還可以做點什麼,因此就應試成為第一屆兒文所的學生。當時在楊茂秀老師的收藏裡接觸到很多繪本,這些我從來沒見過的繪本給我很多驚喜和震撼。拉近自己與繪本的距離。
至於收穫是什麼?朋友啊!有兩位同學成為持續聯絡的好友,她們是我當時寫作的第一個讀者。那段在台東的日子也寫下一些小作品,後來做成《全都睡了100年》。我開玩笑說那是一本笑話集,家裡的孩子問我,「阿姨,這本好好笑唷,誰寫的?」「我啊!」
Q:《再見的練習》找了藝術家吳睿哲協助藝術方向與設計,有什麼特別的想法?
A:吳睿哲入選過波隆那插畫展 、葡萄牙插畫雙年展;從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回來後也為出版社設計過書籍,他既能畫又有風格與構想,尤其支持我在《再見的練習》單純使用鉛筆線條作畫,這個共識,穩定了我的心。也協助我學習對創作更年輕的看法。封面選用我們最喜歡的那張香蕉樹,發展成彩色版。大家還可以發現,書中第二章狗走失的那段,我們夾入了不一樣的紙張,從本來的黑白頁變成單色彩頁。整體的選紙、裝幀、用色、風格,都實現了我想要的模樣。
《再見的練習》以鉛筆手繪為主,因應故事有不同的色彩配置。(圖/《再見的練習》內頁)
還有一頁,經過他的建議,我們將圖和字分開,這樣圖完整了,字也有感情(隱約能聽到披頭四的歌〈Ob-La-Di, Ob-La-Da〉)。我想知道你看的感覺怎麼樣?
Q:妳真的很會畫啊!每一頁讀起來都非常流暢,思緒也不受限。請問,你封面用白色的,書店陳列時的耗損會很大吧?多數出版社會避免紙張沒有塗布的白色書封。
A:因此我們為獨立書店另外準備一本陳列用書。
Q:步步出版的總編高明美女士是你合作最密切的編輯嗎?
A:她非常懂我,不僅不多改,還經常說「這樣非常好」,反倒是我自己一直改;但是有時候我自己說不出哪裡不對的時候,她就能協助我。我合作過的出版社並不多,與高的合作從信誼到步步,我們有種「讀到對方在想什麼」的默契。
Q:請問「是路故事出版社」的人員配置與出版規劃?
A:社長就是我。目前出版社除了發行人,還有我與行銷、設計、編輯四人,都是各自獨立作業(有的人還有其他工作,譬如行銷經理有自己的出版社「阿僑社」),是一種擁有自由的工作方式。出版方向將以圖文書為主。
Q:這本書的故事是真的嗎?
A:大部分都是,因為我的狗曾經走失兩年,有一天有人帶著牠去掃晶片,才得到我的資訊,帶著牠找回到我;但重聚沒多久,狗就去世了。我覺得這是牠表現義氣的方式,對我來說是失而復得,後來真正和牠道別,我雖然很難過,也因為有過前面的「練習」,我比較可以坦然接受,也已經不必再掛心牠的情況。你對這故事有什麼樣的感覺?
《再見的練習》改編自林小杯與愛犬的真實故事。(圖/《再見的練習》內頁)
Q:我覺得這本書的故事也適用於跟長輩和情人的關係,很適合讀者在耶誕節或情人節時加一張包裝紙當成禮物,兒童節時也可以與孩子分享與寵物關係。(我好像被行銷概念附身)。最後一個問題是,你喜歡什麼音樂呢?我們在這本書裡一直看到音樂的線索。
A:很雜的,爵士、搖滾都喜歡。我最喜歡的樂團是齊柏林飛船,不是個人主唱的魅力,是團裡各個成精的樂手,重搖滾樂手的精神。其他如古巴音樂、葡萄牙的法朵(Fado)也喜歡。台灣的音樂,我喜歡「王榆鈞與時間樂隊」,不走流行歌曲的套路,不必倚賴錄音室的修飾,現場就很棒。當然,有些時候我也需要芭樂歌調劑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後記]
2021年疫情三級警戒期間,林小杯發起一場「書的傳遞者:大人得到書,小孩收到明信片」活動,與十家獨立書店、一家繪本咖啡屋合力完成,她先在各書店以一千元的預算請書店選書備著,想得到她贈書的人,要在書店裡選購另外一本書送給親友,還可留下資料讓小孩得到她寫畫的明信片。第二天這些獨立書店就達標了,多賣了書,也有將近200位的小朋友得到明信片。
\\林小杯發起的明信片活動//
參與或舉辦公益活動對平常單獨工作的繪本創作者來說,不只是付出時間,日常步調與其他工作都被打斷,需要用很多勇氣和精神來執行創意。林小杯總是低調的一場又一場完成,有如在健行。又如她參與台中歌劇院2017年以《喀噠喀噠喀噠》為題的《玩.劇場》活動、以及2019年的《宇宙掉了一顆牙》藝術特展,透過繪本故事帶孩子感受劇場魅力,打開五感全新體驗,她的作品不僅是繪本,建構於繪本上的啟發式互動遊戲與繪本一樣受歡迎。
- 時間:2021.12.5-2021.12.31
- 地點:童里繪本洋行(台北市潮州街15號)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