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覺得錢夠用就好, 現在才發現我根本沒有夠用的錢!」
文青理財的50道陰影
現在開始食人間煙火!一位前文青的讀書理財筆記
很難想像享譽全球、影響無數人理財觀的《富爸爸,窮爸爸》,於1997年首度發行時竟是自費出版。當年作者羅勃特.T.清崎接洽了許多出版商卻慘遭閉門羹,他們顯然不認同富爸爸的金錢觀。
「富人不為錢而工作。」——這是富爸爸開宗明義的第一課。美國貧富差距連年擴大,金融海嘯後,前10%的富人擁有全美過半財富,而後50%的階級卻只分到全美0.36%的財富。至於台灣,根據主計總處公布「2019年家庭收支調查」,該年度收入最高的前20%家庭,所得是最低20%家庭的6.1倍,不僅差距倍數連三年增加,亦創七年來貧富差距最大。尤其每當經濟遭逢巨變,又以收入最低階層受創最重,回復速度也最慢;至於最高收入族群,除薪資收入外,尚有租金、股息、資本利得等「非勞動收入」,即便經濟動盪,收入依然能夠維持正成長。
2020年新冠疫情重創全球,各國央行祭出低利率、量化寬鬆政策,「史上最大印鈔行動」推升了資金行情,導致股市、房地產價格水漲船高,進一步拉大富人與不擅理財的中低層族群的貧富落差。難道錢滾錢的遊戲,專門為金字塔頂端的人打造?
富爸爸說:「存錢的人是輸家。」當年此言一出,眾多出版商強力反對。我們不是一直提倡儲蓄嗎?何以有此一說?事實上,富爸爸的本意絕非不贊成儲蓄,而是主張金錢應該以其他形式持有,譬如房地產或股票等風險性資產。重要的是,研究錢的運行規則,「學習讓錢為我工作」。
《富爸爸,窮爸爸》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在於指出「資產」與「負債」的差異。富爸爸說,如果你想致富,第一號原則、也是僅有的一條規則就是——
「你必須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區別,並且購買資產。」
「富人購得資產,而窮人和中產階級購得債務,但他們卻以為那些就是資產。」他一再耳提面命,彷彿害怕後輩參不透這個簡單明瞭的觀念。當我們討論「資產的現金流」時,有兩張表至關重要,一是「收入表」,即損益表;一是「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那麼,你可能會問,何謂「資產」?何謂「負債」呢?
資產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
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裡的取走的東西。
顧名思義,「現金流」意謂著現金的流向。想像錢是一條金光閃閃的河流,我們每天晨起上班工作,確保每月固定薪資入帳,錢進到我們口袋,但它只是經過而已,我們用以支付餐食、房租、貸款、保險、教育、交通、衣服、娛樂、稅金,眼睜睜看著辛苦賺得的錢流向看不見的汪洋,一去不返。我們的收入充其量只是保證了能有足夠的錢支付負債。
讓我們來看看富人的現金流向。他們把錢轉化為股票、債券、房地產、智慧財產等不同形式,藉此衍生股息、利息、租金、版稅和專利費等收入。他們購買能夠帶來金流的資產,創造「被動收入」。富人當然也必須負擔生活開銷,但他們不仰賴唯一的薪資收入,被動收入才是他們的聚寶盆。
由此可見,窮人、中產階級和富人的現金流,一出一進,長此以往,榮枯分明。
羅勃特.清崎一再重申財務知識的重要性,他強調,我們所受的教育缺乏的不是「如何賺錢」,而是「如何理財」。亦即如何駕馭金錢,懂得構築一條長長的渠道,把錢留得長久且能世代承傳。
《富爸爸,窮爸爸》書中,備受議論的莫過「房子是不是資產」這件事。他把自住的房子列為「負債」,而非「資產」,即便房貸清償了亦然。理由很簡單:一如養車,你必須支付房子的維修費、稅金,甚至管理費、保險費,根據羅勃特.清崎的定義,只有「產生收入、帶來正數的現金流財產」才可視為資產。
儘管自住宅無法帶來現金流入,然仔細爬梳羅勃特的行文脈絡,他並非反對擁有自宅。不過用來自住的「豪宅」又另當別論了,擁有一幢大房子是「美國夢」的具體展現之一,羅勃特一再提醒,房子愈大,支出就愈多,此時房子成為「負債」再清楚不過。我們討論過「機會成本」的概念,當你把絕大多數的錢押注在房子上,揹負沉重貸款,手頭能夠動用的錢就變少了,這意味什麼?你的錢化為包圍著你的一磚一瓦,變現不得,你正在失去的,是用錢賺錢的機會。你的現金不斷從支出欄流出,而非流入資產欄,這是典型中產階級現金流模式。
事實上,羅勃特本身投注大筆資金在房地產上,看在很多連一間房子都買不起的人眼裡可能會很感冒。我曾經有個房東,問他全台房產多少,他說數不清,他自認投資眼光精準,曾經一週內買下兩三棟房,他也在中國投資商辦,這一兩年還買下半座山頭準備蓋Villa,這樣的資產等級絕非我輩能夠想像。對這類富人而言,房子當然是資產,而非負債。
如果你認同「居住正義」,不願加入炒房一族,大可將資金轉進其他類別資產,近年著重Environment(環境)、Social(社會)、Govornance(公司治理)的「ESG永續投資」漸成新顯學,當一家崇尚企業社會責任的好公司的股東,顯然比投資房地產要容易得多。
一旦能夠有效降低支出和負債,傾全力購買能帶來收入的資產,你就已經走上了致富之路。我近年之所以能夠清心寡慾,很大一個原因是,洞悉了累積資產的重要性,那些將在時間中消耗的、磨損的表面的浮華逸樂,於我便不再那麼重要了。
專欄不定期更新!按下方作者追蹤按鈕(須登入),更新通知不漏讀!
001:為什麼我們談理想、談使命,就是不談錢?
002:靠讀書學理財,要先從錯誤範例學起
003:股神巴菲特也必讀的投資備忘,馬克斯父子對價值投資的最新結論是?
004:為什麼還不開始投資?你需要破解這5個最常見迷思
005:為何一談到錢,「恐懼」和「貪婪」這兩種情緒會特別困擾我們?
007:理財專家的建議真的適合你嗎?《致富心態》教你建立屬於自己的理財觀
008:從心理學下手!學習在生活中正確思考自己對錢的態度
009:跟有錢人學理財,你是專注於機會還是專注於障礙?
010:股癌謝孟恭的《灰階思考》:「人生或投資重點不是看見了什麼,而是我們沒看見的是什麼?」
作者簡介
※本篇文章由作者個人創作授權刊登※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