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一期一會|遇見器物 004】陶藝師羅士亷:「所有的藝術應是相通的,只要你有一顆很誠實的心在裡面」

  • 字級

「陶是我的藝術經驗之中,跟我的性格最匹配的,在裡面我會找到快樂與自由。」──羅士亷

你是否也曾有過,在與器物相遇瞬間感到命中注定、一期一會的感覺?
即便未經說明,創作者的意念依舊神奇地透過器物傳遞給使用者,並在日復一日的使用間擴散進入生活裡。

器即其人,作品會滲透出作家這個人的個性來。」——《日日之器》作者祥見知生


OKAPI【一期一會】單元,每次介紹一位創作者、以及他正在創作中的作品,

讓我們一窺意念被注入器物的瞬間,以及創作者投入創作的軌跡與體悟。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陶藝師
¯ ¯ ¯ ¯ ¯ ¯ ¯ ¯ ¯ ¯ ¯ ¯ ¯ ¯ ¯ ¯ ¯

大陶工作室 x 藝術家 x 創辦人羅士亷Chris Lo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主修繪畫,1990年畢業後主要從事陶藝創作,包括雕塑、裝置藝術及功能器物。作品廣在日本滋賀縣立陶藝之森陶藝館及美國JohnMichaelKohler藝術中心、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及私人收藏。除了投入藝術創作外,1995年自設大陶工作室CoboCeramicWorkshop。2018年移居台灣設立大陶工作室-台灣。
臉書:Chris Lo ceramic art



您是如何開始創作陶藝的?

羅士亷:父親熟稔於水墨畫,因此我自小耳濡目染,沒人教我就也跟著畫了起來。這麼一路畫著,中學以後又接觸到更多像是雕塑、素描、陶藝……對,我中學就認識到陶藝了,只是那時候怎麼也沒想過我會成為陶藝家。

那時有個老師帶我去做陶,彼時我學的全都是繪畫,陶藝是首次嘗試從平面創作到立體的造型的一個過程,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大學主修繪畫,不過卻在一路學習的過程中,慢慢發現自己對於陶藝的興趣是很強烈的。

大學畢業時,我將繪畫上面的經驗,比如說色彩使用、題材安排,轉移到陶藝上,進而嘗試陶與其他的材料(金屬、石頭……)的配對,以混合素材,裝置藝術的處理手法。就這樣,我成立了大陶工作室,至此三十年,創作從沒有間斷過。

 


本次於島作的參展作品,您會如何介紹它?

羅士亷:這次參展的作品是以花器為主,都是首次亮相的新作。

這幾年我對花器情有獨鍾,覺得花器就是一個造型,就算沒能與花藝、植栽放在一起,也自成一個藝術品。因此,製作的時候我不會太強調它的「功能性」。

然而,若真配上花材以後,花器則成為一個與大自然對話的存在。我所有的創作源頭,都可以追本於自然,因此有時我給作品上的釉,其質地感覺起來會和樹皮、石頭很像。


請聊聊作品的製作過程,例如創作契機、創作時間?

羅士亷:我大概是在兩年多前從香港移民來台灣,花器約莫就是在離開香港前不久所開始創作的方向。

過去我也做了很多像是碗盤類的容器,那屬於吃的文化。但隨著年紀漸長,跟自然的連結越來越深,我想要找到一條路,盡可能地去勾勒自然的樣貌。

 

 

請您聊聊自己的創作歷程,特別是在教學領域、接案工作、創作三者上的平衡拿捏。

羅士亷:談到教學,那是很有趣的,對我來說,教學的重點永遠是放在「啟發」。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與特長,我要負責引導每個人的特質出來。雖然如此,在教學實踐上,我往往以技巧先行,但不會希望學生單純以這方面去創作,我希望他們的技巧達到某個高度後,就能夠自由發揮。所以也能說──我給予的不只是技巧,而是學思並進,讓他們思考自身的特質是什麼?

我之前在香港的時候非常忙碌,一周要教11個班,剩下來的時間必須迫使自己能很快的轉換,從教育者的心態轉為創作者。這是一個訓練,不只創作自身的作品,還有工作上的。

起初,許多人問我,替工作而產出的陶藝,會不會覺得那不是自己的?其實,我一開始就把觀念調整過來了,你在創作的時候,百分之百都是你的東西,教學時,則要把自己打開、再打開,要跟學生有個互動交流,而非鎖在單向的傳達裡。但面對工作,我完全不是自己。不過,這不代表我除了金錢一無所獲,至於我獲得什麼?就是「技巧」的磨練──那是平時在創作、教學上完全不會用到的技巧,都會在這時候被磨得很細緻。

倒不是說我在創作的時候就把技巧給拋下了,不過處於創作當下,人要懂得走出來。技巧會讓你很有成就感,但如果沉浸一個地方,就會把自己固定在某個創作的限制裡太久,沒有好處。

兩年前來到台灣時,我就跟自己說,年紀大了,過去在香港時,我花在其他人身上的時間太多,留給創作的時間相對比較少。我來台灣的目的,是希望把我人生剩下來的時間轉換過來,大部分的時間留給自己的創作。


創作過程中能啟發你的事物為何?

羅士亷:電影、閱讀、音樂、舞蹈,對我來說都是很重要,特別是我年輕的時候,藝術對於人生都是多方面地再學習,也再經歷之過程。

到了現在,我認為所有藝術的本質應該都是相通的。比方說音樂家應該會懂做陶人的心情,畫畫的人也能夠進入到陶器的世界,心態上都是能夠轉換的──只要你有一顆很誠實的心在裡面,誠實的面對一切,包括自己,那將會發現任何事物都有美感的存在。


在您創作生命中,是否曾受某本書籍啟發?

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前世療法(新版)

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前世療法(新版)

羅士亷:《前世今生》Many Lives, Many Masters)這本書,讓我對於人的生死觀念有很大的衝擊,影響我往後如何看待生命。

我覺得人生一直在轉變,每一次轉變都是學習的過程。如果在轉變中能夠有所體會,那麼你累積下來的智慧,將能夠讓你往後待解決的事情越來越少。以這個層面來看,興許跟佛教的概念有些相似。

其實,不只是藝術家,什麼人都好,都應珍視我們所擁有的時間。不要有太多遺憾,好好為你離開的那一天做準備。這是我在藝術、在人生上都有的體會。

過去有一個學生問過我:「陶經過燒製以後就無法被分解,這樣對地球會不會有不好的影響?」對此,我想了一陣子,告訴他:「因此,我們要更珍惜你所擁有的每一塊土,把我們沉重的心意寄託其中,全心全意地投入著。」



 即將登場|與創作者的一期一會 

這裏那裡,此時彼刻,創作人們的情誼跨海流動著,

我們細選島上好的生活創作,一年一度的市集即將登場...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020 島作 marché+陶作集
¯ ¯ ¯ ¯ ¯ ¯ ¯ ¯ ¯ ¯ ¯ ¯ ¯ ¯ ¯ ¯ ¯
12月11(五)-13(日)10:30-17:30
台中歌劇院 四號門外草坪|市政北六路端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