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繼續往下談之前,有必要先聊聊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日本推理文壇概況。
同中文世界一樣,日本原有的文學創作是沒有「偵探推理」的,主要依附在明治維新的全面西化而引進,推理小說之父愛倫.坡的〈莫爾格街凶殺案〉就是在這種情境下,於1887年十二月在《讀賣新聞》轉譯連載。1895年,文學結社「硯友社」積極推出《偵探小說》叢書,不過這麼做的主因並非熱愛這個新穎的西方小說書寫類型,反倒是對翻譯偵探小說的流行大感不滿、於是號召硯友社派作家匿名撰寫劣質作品──動機如此扭曲偏頗的書寫自然無法獲得讀者認同,此乃第一波失敗的偵探小說浪潮。
1916年,日本迎來第二波偵探小說熱潮。歐美偵探推理作品再次被大量引進,雖然翻譯品質良莠不齊,但陸續刊行前頭花了五堂課時間介紹的黃金時期優秀作品,總算讓大眾對偵探推理故事有了正確的認識,並引發了好奇、驅動閱讀需求及創作欲望。1920年創刊的《新青年》雜誌,不但有系統地精選歐美推理傑作、邀請評論家撰文分析,同時開辦小說徵文、採用水準可比美西方成熟作品的投稿──上回介紹的日本推理小說之父江戶川亂步,就是投稿短篇小說〈兩分銅幣〉、〈一張車票〉給《新青年》主編森下雨村,大受讚揚後獲得刊載機會而風光出道。
1927年,藥專畢業的橫溝正史接下《新青年》主編一職,那時他才二十五歲。
中學時期就熱愛推理小說的橫溝,二十歲那年便以〈恐怖的愚人節〉入選《新青年》的創作徵文(還比亂步早一兩年嶄露頭角),接下主編工作後繼續經營偵探推理領域,並且強化刊物的現代流行性,這段期間習得的經驗與敏銳度反映在他辭去編務後的小說創作上,前述偵探.由利麟太郎的探案故事多是在這段時間書寫、發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戰爭不但影響了人們的閱讀與創作(物資缺乏、市場停滯、小說家從筆桿改拿槍桿等等),政府當局更以「偵探推理是敵性文學」為由下令禁止出版,橫溝正史與江戶川亂步等大作家因此沉潛了好一段時間,所幸戰後隨即奮起,橫溝的經典代表作《本陣殺人事件》就在1946年發表,讓「本土原創」、「純粹解謎的本格推理故事」一舉成為推理文壇主流。創造出第三位日本名探神津恭介的高木彬光,則是在1948年以《刺青殺人事件》趕上這波浪潮,並與香山滋、山田風太郎、島田一男、大坪砂男合稱「戰後五人男」──可惜目前中譯作品少見其他四位著作,只能在此簡略帶過了。
戰爭不僅影響了日本推理文壇發展,也同樣左右了類型書寫的源頭英美,而且還跟「冷硬派」這個子類型有關喔。下一回,向各位描述一場不見血的「美國革命」!
作者簡介
現任社團法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長期撰寫推理小說導讀、解說、評論與推薦,並主持講座、讀書會、寫作課程等活動,編有《偵探蒐藏誌》等書,為Readmoo電子書店「閱讀最前線」撰寫專欄、長期策畫博客來網路書店推理電子報。正職為出版社文學小說編輯,工作資歷十五年,曾任城邦出版集團馬可孛羅文化副總編輯、讀書共和國集團讀癮出版副總編輯、新經典文化副總編輯。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ystery/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