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咦!是誰謀殺了作曲家?從一場「命案」認識交響樂團的每一位高手

  • 字級


 

The Composer Is Dead

The Composer Is Dead

The Composer Is Dead 來自《波特萊爾大遇險》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的作者雷蒙尼.史尼奇(Lemony Snicket),插畫者為《嘟伊答》的作者卡森.艾莉絲(Carson Ellis)

熟悉史尼奇文字的讀者,想必多因喜歡他的黑色幽默,這本書他為了大家明白「compose」這個字,先解釋了什麼是composer。有個人坐在屋子裡,喃喃自語、淺淺哼唱,想出交響樂團要表演的音符。但這位「作曲者」死掉了,這樣就稱為decomposing(分解中)。

作者作者雷蒙尼.史尼奇。(圖片來源 / twitter


作曲者有什麼敵人嗎?弦樂、銅管樂、木管樂、打擊樂,這些樂手都有嫌疑。偵探來了,他用誇張又自以為是的態度想了想,決定先從弦樂手開始調查!

\\The Composer Is Dead 朗讀影片//


The Composer Is Dead 內頁。


他思忖,第一小提琴──最難演奏的;第二小提琴──較有趣味的,會不會是小提琴手謀殺了作曲家,這樣他們就不必這麼累了?

小提琴手們回說,「開什麼玩笑!若沒有交響樂作曲家,我們只能為方塊舞伴奏或在餐廳裡表演,怎麼可能跟作曲家作對!」

嗯,有道理,偵探轉而盤問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他們說,「我們的工作是伴奏,無聊但穩定。」偵探又問,「有可能因為老是派給你們無聊的工作而把作曲者謀殺了?」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說,「正好相反,我們才不是那種想要表現卻又沒得表現的,像某些弦樂器⋯⋯」這話提醒了偵探先生,他馬上調查中提琴。

中提琴說,「大家總是忘了我們,我們是伴奏旋律裡最不突出的,結束後還要忙著把椅子疊起來。」「昨晚,我們一如往常地抱怨。但我們注意到音樂總監很反常,她和作曲家一邊聊天一邊笑著,而且拿著一個奇怪的黑盒子。」原來她是當晚的第一小提琴手,她很感謝作曲家給她一段華麗的獨奏表演,「怎麼可能謀害作曲家?」

於是偵探逕自往木管樂手的區域走去。

橫笛們說他們前一晚吹著模仿小鳥的聲音,很忙的;他們既膽小又高調,不屑謀殺的。不如問問比較有心機的簧管?

單簧管說,「我們才沒有心機。順帶一提,你的外套滿好看的。」
「有閃亮的釦子耶。」巴松管說。
「顏色討喜。」雙簧管說。

偵探開心地轉了一圈,望著嗤笑的橫笛說,「你在笑什麼?」

第一雙簧管建議偵探應該去問問銅管樂器,他們比較暴力。

「是這樣嗎?」偵探說。

雙簧管說,「大家都信任我,整個交響樂團都是由我先吹個『la』幫大家調音的。」

偵探先生轉向銅管,「你說呢?」

小喇叭先說,「昨晚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重要。當國王與總統蒞臨、當士兵征戰與凱旋歸來,都需要我們大聲吹奏。」

「是不是因為你們要吹很大聲,所以把作曲家給殺了?」偵探問。

管樂就是喜歡很大聲,是天生的愛國者,這種謀殺有可能是外國人做的。」

偵探會意了,接著問,「法國號,你怎麼辯解?」

法國號不瞭解這句話的意思,講了一堆他的國家的情形,長號幫他翻譯了。

打擊樂一如在音樂裡,突然闖進來,他們說昨晚忙得很,「打擊音樂會、鼓動觀眾、震動屋頂、還和一些美女要電話號碼,哪有時間去作案?」

「那長號呢?你有參與他們的惡作劇嗎?」偵探問。

長號說,「沒有啦!我和豎琴一起喝牛奶玩牌,都待在家裡。」

偵探從頭開始整理了這些資訊:小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中提琴、橫笛、簧管、喇叭、法國號、長號、打擊樂、豎琴都排除嫌疑,可是作曲家死掉是事實啊。他突然想起還有一個人:指揮家。凡是有指揮家就有死掉的作曲者,你們想想看:巴哈,死掉了!莫札特,死掉了!韓德爾,死掉了!貝多芬,死掉了!德弗札克,死掉了!李斯特、孟德爾頌、凱吉、蕭斯塔克維奇⋯⋯都往生了。先把指揮扣押吧,偵探拿出手銬。


The Composer Is Dead 內頁。


樂團整個躁動起來,「等等,慢一點!」「指揮不是一個人完成這些工作的,是我們所有的人一起讓作曲家死去,當然,我們也讓作曲家復生⋯⋯

雖然這些偉大的作曲家已經去世,但每個交響樂團員帶著樂器賦予作曲家永恆的生命,他們延續音樂。這本書以緊張懸疑的氣氛,揭開交響樂團中每一個樂器位置的責任與使命,形式有別於其他繪本平鋪直敘樂團的組成;但也因為如此,讀者若是不熟悉交響樂團的結構排列,可能很難進入狀況,並解其幽默。可以輔助幾本關於交響樂團的繪本一起看。

※ ※ ※

一起演奏吧

一起演奏吧

首先是雙簧管,一出場,讓所有的樂器跟著他調音,依據他所吹出的「la」,然後第一小提琴手,重複這個「la」,每一位都找到自己的「la」,才算準備就緒。木管、長笛、低音管、小號、法國號、定音鼓。他們的樂器所表現的音符與音波,繪者都利用顏色與圖像呈現出力道;加上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頻率高的聲音感覺細細遠遠的,繪者輔以細而密的線條;低音的畫面就以厚實的筆觸,當各自確認音準之後,指揮上台,他做出手勢之後,音樂開始。

\\《一起演奏吧》宣傳影片//


文字與圖像依序解說了打擊樂器、銅管樂器、木管樂器、弦樂器的位置,而指揮的身後,那一排又一排座位上的觀眾,正迷醉在樂曲裡。整本書只有橙、洋紅、黑色,彷彿每個聲音都帶著個性,有如讓聲音在紙上重現。

 更多交響樂團繪本 

Meet the Orchestra

Meet the Orchestra

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Benjamin Britten’s Composition on Cd

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Benjamin Britten’s Composition on Cd

The Story of the Incredible Orchestra: An Introduction to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the Symphony Orche

The Story of the Incredible Orchestra: An Introduction to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the Symphony Orche

管弦樂團捉迷藏:環遊世界找一找

管弦樂團捉迷藏:環遊世界找一找

小寶貝的音樂會:認識管弦樂團

小寶貝的音樂會:認識管弦樂團

愛達的小提琴:巴拉圭再生管弦樂團的故事

愛達的小提琴:巴拉圭再生管弦樂團的故事

管絃樂的故事(二版)

管絃樂的故事(二版)


※ ※ ※

既然已經那麼多作曲家離我們遠去,繪本作家如何介紹作曲家呢?特別喜歡這幾本:

The 39 Apartments of Ludwig Van Beethoven

The 39 Apartments of Ludwig Van Beethoven

貝多芬(1770-1827)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在波昂(Bonn)出生,後來一直住在維也納。因為練琴,是個備受討厭的住戶,經常被鄰居抗議,所以經常搬家;不過有一次是因為鄰居的起司太臭,才住了一星期,他就受不了了。聽力漸弱之後,他作曲的方式主要倚賴感受震動,所以我們如果想像鋼琴協奏曲的作曲階段,他的鄰居,尤其是住在貝多芬樓下的住戶,要忍受多大的噪音干擾,會不會很痛苦?何況那時候貝多芬還不是樂聖,美其名被房東認為是勤奮的音樂工作者。

他有五架沒有腳的鋼琴,兩百年前的維也納,這些鋼琴要搬上搬下都不容易,有時拆屋頂,有時搬過別人家再轉進去他家,有時爬樓梯,有時用屋頂的滑輪,想盡各種辦法,紀錄中,他至少搬過39次家。在最後寫作第九號交響曲《合唱》(1824完成)時,他已經完全失去聽力了,處於一種神祕不可思議的狀態。

這本書的扉頁採用一份貝多芬的手稿,這份樂譜已經失蹤超過百年,卻在美國賓州一個圖書館裡的抽屜發現。每個畫貝多芬的畫家都著墨在他捲曲、大波浪的髮型,他留下的一小撮頭髮成為後來許多人研究的根據。

兩百年前的維也納,這些鋼琴要搬上搬下都不容易。
(圖/The 39 Apartments of Ludwig van Beethoven內頁)

\\The 39 Apartments of Ludwig van Beethoven 朗讀影片//

以一位小朋友的觀點敘述樓上的房客,經常震動房子,脾氣暴躁,咆哮聲嚇人,而且有將水倒在自己頭上的習慣,許多非一般人的行徑;加上那些沒有腳的鋼琴,震得整間房子都籠罩在不安裡。這家人因為父親去世,由母親獨力撫養孩子,因此將多出來的房間出租以增加收入。以孩子小心的敘述中,試著從害怕的觀點到理解與同情,因此讀者也容易貼近現況。

Beethoven Lives Upstairs以一位小朋友的觀點敘述樓上的房客(貝多芬)(圖/Beethoven Lives Upstairs內頁插圖)

Handel, Who Knew What He Liked

Handel, Who Knew What He Liked

韓德爾(1685-1759)也是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他父親是位醫生,非常不贊同孩子學音樂,擔心孩子長大找不到工作,可能會捱餓;但韓德爾很小就知道自己喜歡音樂,甚至在閣樓裡藏了一個小鍵琴,利用夜晚自學。有一次他去拜訪在公爵家當僕人的哥哥,偷偷彈了公爵家的琴,父親非常生氣,但公爵說服了他讓孩子留下來學音樂和法律。在20歲左右,他到義大利旅行拜見當時著名的音樂家,受到佛羅倫斯的梅迪奇家族照顧,於是開始寫作歌劇。後來,繼續旅行到英國,為喬治一世皇后演奏,因為受到賞識,他決定留在英國寫義大利式的歌劇。他要證明給父親看,寫作音樂可以有好收入。

英國人並不喜歡歌劇,他們有許多劇場,他們不喜歡演戲的人一直唱歌,所以韓爾德的作品受到極大的考驗。他嘗試以華麗的舞台與服飾吸引觀眾接近歌劇,自己一直帶著誇張的假髮,並在皇室教音樂,為國王寫曲,非常風光。後來,歌劇漸漸失去觀眾,不僅演出者競爭,還有對手出現,韓德爾的時代不再。他想要回去家鄉,但沒有工作,在萬念俱灰時,他著手寫作〈彌賽亞〉,故事來自聖經,與一般歌劇不同,稱為神劇,這個演出的收入是為了捐給各個愛爾蘭的孤兒院。韓爾德認為這部作品為其人生的最後一部作品,廢寢忘食。

〈彌賽亞〉的演出得到盛大的回應,不僅孤兒院得到捐款,這些高雅的歌聲讓人們流傳吟唱,後來他也參與籌設倫敦的孤兒院。韓德爾不再執著義大利式的歌劇,並且決定不回家鄉,就留在英國,他將以往舞台上的華麗元素放進樂曲裡,展現莊嚴的神劇風格,而不是使用道具陪襯。這些在唱詩班與合唱團一再傳頌的歌曲,也是人們懷念他的方式。

韓德爾很小就知道自己喜歡音樂,甚至在閣樓裡藏了一個小鍵琴,利用夜晚自學。(圖/Handel, Who Knew What He Liked 內頁)

\\歌劇〈彌賽亞〉//

 其他作曲家的故事 

Becoming Bach by Tom Leonard
Strange Mr. Satie by M.T. Anderson, Petra Mathers
When Stravinsky Met Nijinsky by Lauren Stringer
Becoming Bach

Becoming Bach

Strange Mr. Satie: Composer of the Absurd

Strange Mr. Satie: Composer of the Absurd

When Stravinsky Met Nijinsky: Two Artists, Their Ballet, and One Extraordinary Riot

When Stravinsky Met Nijinsky: Two Artists, Their Ballet, and One Extraordinary Riot



作者簡介

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工作室負責人。畢業於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州州立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碩士。專職作母親多年。長期致力推廣圖畫書閱讀,成立兒童閱讀團體、帶領成人圖畫書讀書會、撰寫書評與部落格、翻譯圖畫書,並經常協助書店與出版社選書。
著有《與圖畫書創作者有約》《動物們的讀書會: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童書遊歷:跨越時間與國界的繪本行旅》《是真的嗎?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2》《什麼這麼好笑?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3》《賴嘉綾的繪本報一報》《懂得欣賞,是件快樂的事!》參與大人也喜歡的繪本企劃,並策劃11位台灣繪本創作者「停 聽 看 他們做繪本」展覽。最新作品為《神奇的32頁:探訪世界繪本名家創作祕辛》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言論自由日 長大後,你也開始隱藏、審查自己的聲音嗎?

1989年4月7日鄭南榕為了「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自焚明志,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噤聲,恐怕難以想像那種恐怖。限制言論自由的影響甚大,包含歷史的斷裂、名士的殞落、藝術文化的斷層等等。透過五篇文章,一起體會自由的可貴。

34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