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盧郁佳書評/整個世界只有他一個人在悲傷──讀《食人輓歌》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村子裡的漁夫披上外套,急急趕往海濱寺廟的時候,近海有隻小鯨魚,聽到寺廟的鐘聲,想念啊,死去的父親與母親,悲泣的小鯨魚。」日本女詩人金子美鈴的詩〈鯨法會〉這麼說。金子美鈴生前住在仙崎,當地春末會為全年捕獲的鯨魚造墓、牌位,舉辦超渡鯨魚的法會。這首詩將鯨魚當成人類來抒發悲哀,如果進一步以鯨魚的觀點來看漁夫、船東、漁會、鯨肉工廠、餐廳、家庭餐桌如何對待牠爸媽,可能就會是《食人輓歌

阿根廷女作家奧古斯蒂娜.巴斯特里卡(Agustina Bazterrica)的黑色幻想小說《食人輓歌》,敘述政府一夕宣布「動物感染GGB病毒,可致人於死」,所以全面撲殺動物。人們出門不分晴雨都要打傘,以免被飛鳥感染。剩下唯一的肉源,就是人類。食人的時代展開了。

食人輓歌

食人輓歌

世界屠畜紀行

世界屠畜紀行

透過肉品業者的眼睛,作者導覽讀者參觀了鞣革廠、養殖場、肉店、肉品廠、狩獵場、動物實驗室,宛如《世界屠宰紀行》般的血腥畫面一幕幕展開。在現實中,這些設施為了避免勾起大眾「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的反感,所以在城市分區上多數遠離大眾生活的動線。主流網站、電視、報紙避免報導肉品產業鏈,也很少小說、影視戲劇描繪它,將它完善地隔絕於大眾視野以外。在現實中,我們因為對吃肉、穿皮鞋拎皮包、動物實驗習以為常,所以即使正面遭遇禁忌的殺戮場面,多少會保持疏離,冷靜遺忘。作者打破這種疏離,讓主角馬可仕既繼承了父親的肉品工廠;在老父住進安養院等死後,又遭逢幼子夭折。為老父、也為兒子悼亡的傷痛,打開了他看待生命的視野,從此他不再吃肉。他變成了食人社會的異類,並且千方百計隱瞞自己的變節。

電影《銀翼殺手》中,人類不把生化人當人看,而視為挖礦機具、娛樂工具等;《食人輓歌》中,養殖供屠宰食用的人,稱為牲口。打破食人禁忌,社會一開始遮遮掩掩:

  • 第一階段,肉店看似無異過往,只擺出肉塊。
  • 第二階段,字面避諱,能做不能說,掩耳盜鈴假裝沒這回事。肉店陳售封膜包好的手、腳,藏在「上肢」、「下肢」標籤後。
  • 第三階段,食人是理所當然,肉店光明正大推出耳朵和手指的烤串,小孩生來就沒吃過人肉以外的肉。

情節一步一步往沒有光的所在走去,精彩呈現一個明顯不公不義的制度,如何洗腦社會接受。接下來,洗腦成功又會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要是有人洩露自己不吃肉、把牲口當人看,就可能會被舉報消滅。

在故事前半段,看來罪惡多是被迫。群眾並不壞,是經濟決定了群眾的價值觀、製造衝突和歧視。肉品加工廠的致昏作業員,為了賺錢養家,只好克服噁心,告訴自己,如果不殺「牲口」,死的就會是自己的家人。徘徊肉品廠外掠食的游擊隊「食腐客」,看似窮凶極惡,但結尾揭露只是背著嬰兒的母親、幼兒,是一群貧民飢不擇食在爭搶。

然而後半段,讀者見識到,是價值觀在領導經濟。隨著全書進展,圖窮匕見:殘酷已不是因為缺肉別無選擇。小說中的實驗「讓母親因注射鎮定劑而睡死,觀察身旁嬰兒的痛苦反應」,主角質疑毫無必要。在現實中,化妝品業用兔子或豚鼠、白老鼠做實驗,例如德萊茲測試可能導致動物皮膚、眼睛刺激或腐蝕、皮膚或呼吸道過敏、破壞內分泌或死亡;急性毒性測試可能導致動物抽搐,損失運動控制和癲癇發作;或測試對皮膚的腐蝕性、刺激性,這種殘酷也令人同樣感到毫無必要。目前土耳其、英國、歐盟、以色列、印度、紐西蘭、澳洲、臺灣等國都已不同程度地禁止化妝品動物實驗。

那麼,殘酷是為什麼?食人合理化的轉折,把各種隱藏的動機釋放了出來:

多數寬容的人麻木不仁,隨波逐流。主角的妹妹研究飼養、食譜,大顯身手渴望博取社交圈的認可。她害怕主角不撐傘被鄰居看到會招致反感,她的殘酷也是因為害怕掉出主流隊伍

少數邪惡的人樂在其中。小說中不斷穿插一些時勢造英雄的殺人狂:鞣革業者早在病毒爆發前,就用人皮當壁紙了。不良少年虐畜為樂。女博士為實驗品製造無謂的痛苦。成年人享受狩獵名人的快感。青年應徵肉品廠作業員是因為殺人令他興奮不已。養殖場、狩獵場、夜總會都在發明更殘酷的花招來賺錢,你很難說那單純是為了錢。

無論是三階段,或是前後兩半,都是心死的必經過程,一線希望逐漸被擊潰,善良的人被壓垮了。致昏作業員百哥學識淵博,因為長期殺生而崩潰。主角的父親也因為精神問題而退出肉品業。在一個病態的社會,有良心的人反而被當成了瘋子,他們都在預演主角的下場。那麼,主角該怎麼辦?

若不是反抗、逃跑,就是加入。男主角無力反抗,如果這部小說是盧貝松電影,如《第五元素》、《聖女貞德》、《露西》等,或宮崎駿《風之谷》等片,那就會有一個純真無邪的年輕女人出現、拯救男主角。而喬治.歐威爾的小說《一九八四》則抱持悲觀,相信聖母般純淨無垢的女人雖然拯救了男主角,但到頭來只會背叛他,令他陷入更深的絕望。

《食人輓歌》超越了他們,結尾的逆轉可說是反烏托邦小說中最駭人的。

不同於屠宰業,食人故事在娛樂產業一直保有不顯著但週期性爆炸的地位。

1816年,在法國茅利塔尼亞外海,海軍巡防艦美杜沙號沉沒,有147人乘筏漂流,但13天後獲救時,剩下15人倖存,有人吃屍體維生。法國浪漫主義畫家西奧多.傑利柯畫他們奄奄一息蒼白如屍的裸體乘筏漂流的油畫〈美杜莎之筏〉,打破了新古典主義的簡潔和諧,成為法國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影響了德拉克盧瓦、透納、馬奈等畫家。英國作家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取材這典故,寫成小說《101/2章世界史》

10 1/2章世界史

10 1/2章世界史


〈美杜莎之筏〉(Le Radeau de la Méduse),1818年–1819年,收藏於羅浮宮(圖片來源 / wiki


1972年,一支烏拉圭橄欖球隊搭的飛機,墜毀在智利安地斯山上。在零下30度的雪地,倖存者靠吃屍體撐了72天獲救。事件在1993年拍成電影《我們要活著回去》由伊森霍克主演。倖存者設法隱瞞祕密,但因為健康良好出人意料,結果還是洩露了。他們因此遭受嚴重的歧視壓力,甚至被罵「食人族」。這句話非常嚴重,但什麼是食人族,又如何成為一句髒話呢?

1980年義大利導演魯格羅.德奧達托(Ruggero Deodato)的紀錄片《食人族大屠殺》(Cannibal Holocaust),描述四個大學生到亞馬遜叢林拍攝食人族,失蹤後,教授組隊去部落找,發現大學生被吃了。教授把大學生拍的影片帶回美國電視台,心想賣片能大賺,結果大家看完無言銷毀。原來大學生拿拍片當藉口,闖進部落姦殺少女,拍攝時謊稱是部落極刑;又放火燒村來拍攝種族滅絕;只顧拍攝同伴被抓去分屍吃掉,見死不救。文明人抹黑食人族恐怖又暴力,原來最恐怖的是這些大學生不把食人族當人看。該片雖是偽紀錄片,也影響了《厄夜叢林》等敘事方式。

仲夏魘 DVD(Midsommar)

仲夏魘 DVD(Midsommar)

2019年美國導演亞瑞阿斯特 (Ari Aster) 編導的電影《仲夏魘》,像是重拍《食人族大屠殺》:少女丹妮因為失去父母而哀痛,向男友求助,男友則愛理不理,要分不分。兩人和朋友受邀去瑞典山村看仲夏節慶典,男友為寫人類學論文,融入親切的白衣人群,在〈天線寶寶〉式的永晝陽光、無垠綠地上,一起嗑迷幻蘑菇、圍圈歌舞、同睡共餐。儀式中,村裡兩位老人跳崖自殺,屍體被烤來吃。接著,這群美國人也一一失蹤。就像《食人族大屠殺》探訪食人族部落,《仲夏魘》虛構的北歐食人族,起先顯得神祕恐怖;但見到結尾丹妮昏沉的微笑,觀眾恍然大悟,食人竟然實現了詩的正義。原來觀眾習以為常的、男友的愛情虐待,其實跟自殺、食人同樣殘酷。

這些作品,表面上消費食人,將恐懼包裝成文化工業的類型娛樂。實際上嚴厲攻擊了文明人的假道學,在文學上與卡夫卡的小說《變形記》《審判》《城堡》守備同一個戰鬥位置。《食人輓歌》的結局,足以和《食人族大屠殺》、《仲夏魘》並列而無愧。

《食人輓歌》遞進鋪陳了主角的層層敗退,從「不吃肉」,到「吃素後嘗到第一口肉,記起手指是多麼美味」。主角從「努力避免傷害『牲口』,對她發情時,寧可開車去找砲友洩慾」,到「做了法律所不容許的事」。小說一幕又一幕展示屠宰產業鏈的殘酷,從第一階段的隱匿,到第三階段的公開;從被迫殺人、食人,到刻意主動、樂在其中。一層又一層磨損主角的意志,透過他一個又一個惡夢,同化的壓力不斷在改變他。他無力戰外界,只能戰自己。小說的敘述聲音分裂成了兩個,一個沉迷於炫耀殘酷、刺痛讀者,一個刺痛而逃進內心更深的地穴。

女性拯救者,代表男主角內心拒絕同化的部分,和同化的壓力不斷拉鋸。社會接受食人,是將「牲口」他者化的過程,人們學會了犧牲弱勢,不介意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弱勢的損失上然而他者化成功後,人們不只隔絕了弱勢,同時也封閉了自己內心的焦慮痛苦,再也感受不到自己的人性。這段過程,才真正描繪出麻木的寬容者、活躍的為惡者是怎麼產生的。他們內心空洞,只因自我已被扼殺。

如果這小說是隱喻,它隱喻什麼樣的苦難呢?以開頭提到的金子美鈴為例,她20歲在雜誌上發表詩作,以天真溫暖夢幻的眼光詠歎日常生活,童謠的風格受人喜愛。為了繼承書店,她被安排嫁給書店的店員。丈夫把性病傳染給她,不准她寫作,她被迫封筆。4年後離婚,她只要求女兒。丈夫分手後,又屢次來爭女兒,金子美鈴在26歲那年服安眠藥自殺。54年後,才由粉絲找到詩稿出版,課本收錄了她多篇詩作。金子美鈴的詩〈鯨法會〉,不是同情鯨魚,而是借鯨魚抒發自己的悲傷。因為她的悲傷週遭沒人能明白,所以只能透過鯨魚的處境來讓陌生讀者明白。為什麼別人不明白呢?因為這個社會相信女人就是得嫁人,無論丈夫外遇、被丈夫傳染性病、禁止妻子寫作,這些她都得認命服從。換言之,這個社會相信吃人是免不了的,而她就是牲口。

《食人輓歌》有煽情樂趣的層面,有動物權的層面,也有人權的層面。高橋哲哉《犧牲的體系:福島.沖繩》描述日本為了經濟,認為沒有核電不行,所以犧牲福島,建設密集的核電廠。因為國防和貿易上需要依附美國,所以犧牲沖繩,建設美軍基地、機場,導致戰機墜毀民宅等利益衝突。《食人輓歌》也在描繪這犧牲的體系,讀者可以在所有社會運動中找到它的投影。

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結尾,主角想起自己小時可能也吃過妹妹的肉,自問:「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食人輓歌》也是如此;寫絕望,是為了逼迫讀者在現實中生出希望。

犧牲的體系:福島‧沖繩

犧牲的體系:福島‧沖繩

金子美鈴全集(上下)

金子美鈴全集(上下)

狂人日記(精華典藏版)

狂人日記(精華典藏版)

食人輓歌 (電子書)

食人輓歌 (電子書)


盧郁佳
基隆人。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人、《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編、《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全職寫作。曾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有長篇小說《愛比死更冷》;圖文書《帽田雪人》;散文《吃喝玩樂最善良》,亦參與《字母會 I 無人稱》小說創作。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為什麼教主追隨者們深信不移,甚至不顧自身與他人安危?

Netflix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中講述四名韓國新興宗教領袖故事,播出後引發熱議,不僅是驚訝於這些「教主」們的行為,更多人驚訝的是──為什麼有人會相信?

113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