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 劉少雄|唐宋詞的情感世界】執著無悔,此情不渝:歐陽修寫《蝶戀花》

  • 字級

本篇文章由「1號課堂」和劉少雄共同製作提供。點選上方播放器可收聽音頻版。




歐陽修(圖/wiki

歡迎進入《唐宋詞的情感世界》,本次將介紹詞的多情之感所表現的無言之美。

「不言不語」、「欲說還休」,都是從詞中人物的客觀狀態敘述和主觀情意表達,來寫出他們的孤單寂寞、無可奈何的情緒和體悟深刻的情思,表現形式都是單向的。譬如形容那女子當時沒有說話的沉默情狀,或者讓人物自我表白,想說卻又不說的心聲。

柳永《蝶戀花》說:「無言誰會憑闌意」,誰能理解我默默倚靠樓頭的心意?辛棄疾《水龍吟》說:「無人會,登臨意」,他不言不語的,用了看佩劍、拍欄杆的動作來表達他心中的激憤,認為沒人能領會他登樓遠望的心情。這些都是以個人無言的方式來表現悲哀、鬱結情結的代表性詞句。

不理不睬:歐陽修《蝶戀花》

東坡詞.東坡情

東坡詞.東坡情

新譯柳永詞集

新譯柳永詞集

而今天要說的主題則是「不理不睬」。意思是在詞中安排的無言或者不語的狀態,是用兩方面對應的方式來呈現的。詞中人無論是明白地向著某個對象去發問,或是心中暗暗想探問,但都得不到回應,而呈現相對無言的狀態,因而產生一種無可奈何的愁情。因為這裡多了一層轉折,似乎帶出一些希望,卻產生更大的失落感,同時更藉著這無言的反應,襯托出詞人更深層地無人為伴的孤獨感。發問者雖然有情,得到的卻是冷漠無情的對待。正是蘇東坡所說:「多情卻被無情惱」。因為意識到終究無人、無物能體會理解自己的心意,在跌宕之間、失望之餘更顯得沉痛悲哀。

歐陽修有一首《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那一首,應該是這一種表現無言悲痛的最佳代表。歐陽修深於體情,他的詞抑揚唱歎,別有一種豪宕奔放的情調,深厚沉雄的氣勢,這就是王國維所謂「與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的意思。他熱愛人生,對美好事物有著一份賞愛之情,而面對生命苦難也常流露出一種無常的悲慨,以及在賞愛悲慨之間,他所把持的熱愛生活的人生態度,亦欲向傷感悲哀反撲的振奮精神,表現出一種豪氣來。如是,在下沉與上揚兩股力量的激蕩之下,形成他的詞特有的姿態。宋詞之美,則美在有跌宕之姿,就是從歐陽修開始的。這種陰柔中的韌性,確立了宋代文化精神中特有的一種抒情格調,影響到後來的蘇東坡、李清照和辛稼軒等詞人。 

新譯人間詞話

新譯人間詞話

鄭騫先生說歐詞「深在情致」,那是得自南唐馮延巳的特色。所謂深情往往就是一種執著,真誠而熱切,表現為一種堅定不移的精神。王國維《人間詞話》說:「余謂馮正中《玉樓春》詞,『芳菲次第長相續,自是情多無處足,尊前百計得春歸,莫為傷春眉黛促。』永叔一生似專學此種。」在這幾句詞中,看到詞人多情而惜春的心境。

歐陽修與詞體體會極深,姿態更多樣。在歐陽修的詞中,寫春景、春花的詞篇特別多。這份春情所反應的內在情理的掙扎,尤為生動而深切。前面我們讀過他的《玉樓春》,「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那一首,相信大家還是會有印象。歐陽修的代表作幾乎都是春詞,歐陽修的詞不斷歌詠留春、惜春、送春、傷春的情緒,而這一份春情兼美麗與哀愁,年去歲來,回還往復,本身就屬於詞的情感韻律。詞中始終回蕩著這一份意欲留春,卻也終究留不住的無奈之情。

所謂傷春,是跟美好時光驟然飄逝的一種感傷,年復一年,不斷吟歎,更增即景流連、年華頓老之感。雖然如此,歐陽修始終不改其志,他既認定了「人生自是有情癡」,也宣誓著「莫言多病為多情,此生甘向情中老」,以一種執著無悔的精神,用有限的生命見證此情之不渝。這正是對好景不長,人生易逝的哀感最有力的反擊。

歐詞跌盪之美,就是一種柔中帶韌的表現,是兼內容與形式方面而言的。歐陽修用情深,運筆用字抑揚頓挫,極為婉轉真切而動人。所謂文如其人,歐陽修筆鋒常帶感情,那種強健的筆力意態,無疑是極豪宕深摯的情意生命的具體展露。

 

(Photo by Noah Silliman on Unsplash)歐陽修的詞始終回蕩著一份意欲留春,卻也終究留不住的無奈之情。(Photo by Noah Silliman on Unsplash)

 

聽《蝶戀花》中,兩相對應的動人愁怨

歐詞中敘寫傷春怨情,最見跌宕姿態的就是這一首《蝶戀花》了。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南唐二主詞校注.陽春集(四版)

南唐二主詞校注.陽春集(四版)

關於這一首詞的作者,過去一度認為是馮延巳的,這一首詞也見馮延巳的《陽春集》詞牌名為「鵲踏枝」。但宋本《歐陽修集》也載錄了這一首詞。我認為這是歐公之作,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當時的記錄,李清照讀的就是題為歐陽修的詞。她在《臨江仙》的詞序說,「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此外,南宋黃升編的《花庵詞選》,亦定為歐詞。 二,是詞的風格。鄭騫先生在《詞選》中,從詞筆、意境推斷這一首是歐陽修的作品。他說「觀其筆致意境似歐,而不似馮。歐馮兩家作風雖云相近,究有不同。馮較剛,歐較柔。淚眼問花之語,馮不肯道。

我以為在面對情感的態度上,歐陽修顯得比馮延巳纏綿曲折。例如寫花落春去的情景,馮延巳說:「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意態比較剛健,情摯堅直。歐陽修則說:「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意態比較輕柔,情思婉轉,這是兩人不同的地方。

我們現在來欣賞歐陽修這一首傷春怨別的詞。對愛情的執著表現為惜春的心情,是中國愛情詩詞的本質。這一首詞,貫穿到底的就是一種惜春的心情。傳統的男女情詞,作家往往借春去花落的意象,表達人去不歸、愛情失落、青春韶華消逝的感傷。後世者解釋這一類情詞的時候,不時地以為必有所寄託,完全不理會文體的屬性,寫作的背景等事實,煞有介事的比附時政人事,牽強附會為說,這是常有的現象。

歐陽修這一首詞,清代的張惠言就居然聯想到作者仕途失意,君王不悟,小人當道等方面。難怪王國維批評張惠言太過固執了,他的詮釋就是「生文羅織」,實在不足取。他認為像歐陽修這一首《蝶戀花》,乃「興到之作,有何命意?」 的確從字面上來解讀,這一首詞顯然就是寫一個閨中女子傷春懷遠的心情,不必做過多的聯想。我們要欣賞的是作者如何敘述、描寫這女子的處境和心境,呈現了怎樣的一種用情態度,展現出怎樣的生命意識。這可以看出作者某種特有的精神特質。

詞的開端首句先展示了一個幽深的世界。「庭院深深深幾許」,連用三個「」字,排列並堆疊出一個濃密幽暗、寂靜幽閉的空間來,也有暗喻與外隔絕的意思。再拆開來看,這是兩個片語。「庭院深深」是一個客觀狀態,形容庭院幽深,這深深兩個疊字,自然讓人聯想到春已深,庭院樹蔭深濃的現象。而庭院之深,也會帶給人幽渺寂寞之感。下面則以句中頂針,說「深幾許」。

幾許」是估計數量的詞,多少的意思。「深幾許」就是有多深?用疑問的語氣探問這個庭院究竟深到何等程度。這問話一出來,就使得原先的景色,就變為被關切的物件,由客觀的景導引出主觀的情,這庭院就不只是客觀的環境了,也是值得我們關心的地方。

下一個韻句「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就是回答「深幾許」的情況。茂密的楊柳樹上,籠罩著濃濃的霧氣,而深院裡簾幕重重,多到數不清。這些楊柳枝葉濃郁,而且煙霧彌漫,遮蔽了視線,所以就給人深深的感覺了。更何況出現了「簾幕無重數」的景象,從自然的景物寫到人住的空間,窗戶那種帷幕重重掩映了,愈使人庭院之深,深到極幽邃,彷彿與外在的世界有著層層的阻隔。這具體呈現了庭院深深的景貌。

所謂景中有情,作者在這裡何嘗不是為後面的文章做鋪墊,故意製造出一個深閨中無邊幽渺寂寞的氣氛,讓人同情身處其境箇中人的愁苦況味?須知,楊柳和簾幕不是真實獨立的兩個場景,後者不過是用來比喻前者而已。

楊柳煙多,籠罩著濃濃的煙霧,那煙霧就好像重重疊疊的簾帷似的,數也數不清有幾層,朦朦朧朧看也看不透。楊柳比喻離愁,簾帷牽涉到閨中情,因此這兩句不只是上句「庭院深深」的具體化,更蘊含了這裡充滿著閨中少婦的一份幽深離情。

下面隨即就寫出女孩子的怨歎了,「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她登樓遠眺,看到哪裡?原來是她的情郎經常遊蕩的地方。「玉勒雕鞍」指嵌玉的馬龍頭和雕花的馬鞍,代指華麗的車馬。「遊冶」指為肆情聲色、遊蕩無度的事。「遊冶處」就指歌樓、舞榭,供客遊玩的地方,與下一句「章台路」是同樣的意思。「章台」是漢朝長安章台下街名,是歌妓聚集的地方。那個男子顯然是個紈絝子弟,這位少婦猜想,他此時騎著裝飾華麗的馬車在遠方尋歡作樂,把身居家中的她早已拋諸腦後。她卻登上高樓,及目遠望,盼他歸來,卻望不見他終日沉迷在什麼地方。

(Photo by Eric Muhr on Unsplash)(Photo by Eric Muhr on Unsplash)

唐宋詞簡釋(國012)

唐宋詞簡釋(國012)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所言及是,他說,「一則庭院愁凝,一則章台馳騁,兩句照射,哀樂畢見。」女子獨守空閨,因時刻想著情人在外的放蕩行徑,終日盼望他能歸來,可就是一直盼都盼不到他的蹤影。她的愁緒不斷擴散,怨恨便越積越深。「庭院深深深幾許」,深深庭院中的閨婦,她心中的愁怨,你又可知道她有多深? 雖是如此,這女子卻沒有完全放棄這一份情,如同她沒有放棄春天一樣。下片就是寫她留春、惜春,而終究留不住的悲傷心情。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這段詞充分展現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精神。歷來對歐詞這兩句,都有非常極高的評價。清代王又華《古今詞論》引明人毛先舒的評析最稱精闢。他說:「永叔詞雲『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此可謂層深而渾成。何也?因花而有淚,此一層意也;因淚而問花,此一層意也;花竟不語,此一層意也;不但不語,且有亂落,飛過秋千,此一層意也。人愈傷人,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入,又絕無刻畫費力之跡,謂非層深而渾成耶?」毛氏將這兩句分析為四個層次,層層深入,指出其渾然天成的妙境,正可謂體貼入微。

不過,如從情意韻思、語意安排的角度去詮釋,則更見整個下片的頓挫姿態、跌宕之姿是何等的高妙了。「雨橫風狂三月暮」,他說暮春三月,翻風落雨,應該不至於猛烈到雨橫瘋狂的地步了。這顯然是詞人主觀的認定,無非借此寫出花期實已結束,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實。當然也暗喻,閨中少婦這個時候所面對的殘酷事實,她所受到的無情的對待。「雨橫瘋狂」,像是象徵著毀壞她一生的殘暴的力量,她應該已經意識到此情已無可挽回,人生的春天就此結束了。

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很多人把「門掩黃昏」解釋為倒裝句,即「黃昏掩門」,黃昏時關了房門的意思。我以為這裡可以解作是把門關上,也順勢把黃昏關住,那麼時光便不能溜走,這是癡心的妄想。可是卻發現怎樣想留住春光,終究是沒法子留得住,這是理性的醒悟了。在這一上一下之間,帶來的絕望更引起莫大的悲痛。 然而這女子就就此認命了嗎?不,她不願放棄,仍希望以真摯的情、熱切的淚來打動春花。只要花不凋謝,春天就依舊在,這是她最後的一線生機了。可是「淚眼問花花不語」,換來花的冷落對待。可是花兒沒有回答,它不但不回答,而且一片片的灑落了下來。

亂紅飛過秋千去」,花真的是無情嗎?好像是無情,但是為何它卻化作落紅悄悄飛到秋千搖盪的地方?看來是「道是無情還有情」了。花兒不能幫助她,花自己也被吹落,飄到秋千那邊去了。那充滿了快樂回憶的秋千,可能就是她和情郎往日遊玩嬉戲的地方,那裡有著她的青春歲月的痕跡。像風中的花,她也正在凋謝著,她也只能像花一樣的無語。一切都承受著命運,對此又夫復何言? 這樣的運筆,這樣的意態,婉轉跌宕之間,就成就了這一首詞的深厚、渾成,而在無言卻深情中,也承受了這一首詞獨特的淒美之感了。

宋詞中頗有一些問花之語,如李祁《點絳唇》說:「問花無語,明月隨人去。 晁補之的《江神子》說:「今日看花,花勝去年紅。把酒問花花不語,攜手處,遍芳叢。周密《江城子》也說,「人自多情,春去自無情。把酒問花花不語,花外夢,夢中雲。」但這些詞句都不如歐陽修的「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人花融合,寫得那樣的哀怨動人,語意含蓄不露,卻又有著無限的深情。




用「聽」的專欄

唐宋詞的情感世界


如今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讀詞呢?
在中國文學裡文辭最優雅、音調最諧暢,最能傳情的,而且容易觸動我們的情懷的,那就是詞了,裡面乘載了 1500 年前古人的悲歡離合。
詞雖然是古人寫的,但所抒發的卻是穿越時空,人類共通的情緒。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愛聽流行歌,詞也正是當時的流行歌曲。柳永在宋代歌壇受歡迎的程度,恐怕紅過了現今的周杰倫。

走進最真實的穿越 ‧ 感受古人悲歡離合➧  


點圖至專欄


劉少雄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博士,現職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曾任臺大藝文中心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專研東坡文學、唐宋詩詞、宋代文學及詞學理論。

兩度榮獲臺灣大學教學傑出獎,並於2018年獲頒教育部第八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著有、《讀寫之間─學詞講義》《會通與適變─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詞學文體與史觀新論》《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經典‧東坡‧詞》《東坡詞.東坡情》等專書和新詩集《光年之外》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有看過文言文的格林童話嗎?跟翻譯偵探賴慈芸一起遇見美好的老譯本

19世紀初的格林童話帶有文言腔、徐志摩翻譯的《渦堤孩》竟是用來「藉譯傳情」?眾多從譯文考古出的趣味故事,讓賴慈芸為你娓娓道來......

606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