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防災記憶會隨時間消退,但歷史不會──專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組長張志新

  • 字級



颱風: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

颱風: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

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

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

去問現在18歲的少年少女,才驚覺1999年發生的九二一地震還比他們大上2歲,這樣一算,九二一地震後這20年,生活在同一座島嶼上的人,已經可以區隔成兩個不同族群:經歷過九二一跟沒經歷過的(沒經歷過的人還會越來越多)從宣導救災的層面思考,勢必面臨的大問題就是:防災的記憶會消退,臺灣人必須透過過去的經驗,在教育、設備更新或科學研究方面建立起扎實的防災意識。這也是為什麼「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要選在2019年底,與春山出版社合作推出《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颱風: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兩本書,詳實記錄這20年間臺灣數個重災區(九二一地震:南投埔里、雲林草嶺/莫拉克颱風:高雄小林、寶來等)的重建經驗。

或許沒有親身經歷就很難體會,台灣一座小小的島面對的防災面向究竟有多複雜?災防中心「坡地與洪旱」組長張志新分析:「臺灣的地理環境確實造就了獨特的防災議題,我們同時在太平洋火環帶上、在板塊運動交界上,還處在西北太平洋颱風侵襲的主要路徑上。」因此地震多、颱風多,脆弱地質遇上降雨或者地動山搖的各種突發可能狀況,也凸顯臺灣坡地研究的重要性。 

近年面對強度颱風、西南氣流或東北季風帶來大量累積降雨的現象時,防災中心團隊便得考量「強降雨一小時超過100毫米」、「水流急、預警困難、湍急水流破壞力道大」幾個重要致災因素,張志新特別提醒降雨量跟高山地形的關聯:「講到臺灣,常常會提到『山高水急』一詞,臺灣高山達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就有上百座,而水從天上降下來、接觸地面開始算起,約12小時就會流入海中,也就是說,半天左右水就排出去了。」因此災防中心非常仰賴一小時就能模擬未來24小時的降雨量和河川水位模型,以此應變重點區域土石流和排水不退等危險。


張組長表示,國外科學研究和著作往往很難找到與台灣高度對應的例子。即使荷蘭曾有嚴重水災,治水經驗豐富,但地形平坦的荷蘭找不到臺灣複雜地形造就的複雜救災議題。我們會發現,「許多國家都不像臺灣同時有地震、斷層、土壤液化、強降雨、颱風、土石流等多種天然災害,地形加氣候更讓防災增添許多變數,要找到能夠相互支援的盟友並不容易。」因此,臺灣的災害研究與災防科技應用不以西方技術為中心,臺灣的探測數據和防災經驗更是相關領域的寶庫,能與鄰近的日本、菲律賓、印尼形成學術和救災合作的陣線。

沒想到地理課本提到的臺灣現象,會使得我們無法照搬他國救災案例。張組長笑說還真的是,國外水患專家來臺灣時,聽到案例「每個都目瞪口呆」。就拿美國東岸來說,「2012年桑迪颶風襲擊紐約,災情嚴重,但其實降雨量只有『7天共100毫米』。」防災研究需因地制宜,就連預警系統的設置也是國情有別,「再比如某年澳洲水災連續淹了一、兩個月,進一步研究才發現,是因為水流在平緩大陸上慢慢移動。」可以想見,澳洲的淹水預警就是這週預測下週哪座城市會淹水:水的流動緩慢,影響時間也拉長,跟臺灣單日降雨就能造成災情的狀況大不相同。而即便縣市各級行政單位都有防災救難的基本動員能力,也需要不斷就新的防災技術、設備或者心理學等軟硬體進行研發,以因應臺灣未來的各種突發事件。

不過,單是了解臺灣環境史的複雜性,如同只是把天災當成客觀知識、自然現象一般,身體在沒有刻意訓練的情況下,遇上強震、腦袋一片空白又怎麼照著《地震》一書附錄「地震常備防災守則」去保護頭部、躲在桌下並穩住身體?

這也是《地震》《颱風》作者群事隔多年後還要親訪受災戶,記下事件始末以及重建過程的原因,受災經驗不是無跟有、僥倖跟倒楣、正常跟極端之別,地震跟颱風便是臺灣生活中不斷發生的現實,記錄可怕之事,目的在於擊退無知的恐懼,張志新也希望兩書的出版,讓讀者有機會「透過過去的故事,感覺到往外跨出去的能量」,讓自主防災成為可能。因此,災防中心的研究範圍大到透過山區洪水預警模型、即時整合預警資訊,小至研究行動不便人士的地震護頭動作,既是要關照到無障礙生活空間需求,也是為了培養所有人緊急應變的耐災能力。

 

民眾可以加入「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LINE官方帳號,獲取最新的災害訊息。

目前民眾除了透過「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Public Warning System),可以即時收到國家級警報,若想知道自己或親人所在地的天候狀況、空氣品質、什麼時候發布豪大雨、低溫特報,開line搜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隨時可查!但《地震》書中提到九二一地震剛發生時,氣象局得委託大學生費時三天收回兩百多個強震儀以供分析,張志新也回憶莫拉克風災發生時,只是個剛畢業的土木工程博士的他,當晚值班只能看著雨量不斷突破紀錄,不知道雨最終會下成什麼樣子,又該怎麼向上回報,那種束手無策的感覺,成了他如今積極尋求溝通和跨界合作的動力。對照20年後的現在,國家科技實力大有斬獲,「現在通訊技術很進步,我們可以在特定淹水地區,比如橋底下建置攝影機,監測到下雨河水一淹上來的影像,馬上就能發布預警。」

過去臺灣遭遇的嚴重天災災情,一度反映出救災單位和科學界因缺乏資料、對複合性災害的始料未及,但在九二一地震屆滿20週年、莫拉克風災10週年的今日,推出《地震》《颱風》二書,不只是回顧救災發展歷程,也是主動釋出「臺灣如今不是毫無準備」的正面訊息,也希望吸引對科學有興趣的年輕讀者,期許他們看見天災的真實模樣,更新救災常識,主動接觸氣候、地質、數據科學,未來有機會還可以成為災防中心的一分子。

與其將這兩本書讀成災難史,或許我們更應該將其轉譯一番——我們曾經在九二一地震跟莫拉克風災中失去很多珍貴的事物,但面臨全球極端氣候現象或者難以預測的天然災害時,這些獨一無二的經驗卻是重生的關鍵,在日本、東南亞鄰國遭逢前所未有的氣候災情時,我們也比其他先進國家更具備救災跟動員能力。

最後,張組長也為我們指出何謂正面的防災態度:「不是沒有災害,而是遭受災害時,減少災害規模,或是災害後,縮短災害復原時間,重建一個更具有抵抗力的環境。」踏遍臺灣無數崩塌危險地形的他(以及災防中心同仁),不用數據嚇人,而是用無人機、光學衛星影像、重點觀測地區的攝影機,建置了一座數據網絡,未來人人都將是面對意外的第一線,都該成為具有防災知識與彈性的人。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311十週年了,災害造成的影響都過去了嗎?

    大地震導致的海嘯、核電廠輻射外洩,311帶來的災難至今仍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在災難之後如何重建、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的討論與行動在這10年間未曾停歇,透過閱讀我們看見事發經過,也開啟更多反思。

    1747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311十週年了,災害造成的影響都過去了嗎?

大地震導致的海嘯、核電廠輻射外洩,311帶來的災難至今仍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在災難之後如何重建、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的討論與行動在這10年間未曾停歇,透過閱讀我們看見事發經過,也開啟更多反思。

174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