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偵探社

恐怖的不是異常,而是無法傳達──讀《謎樣的毒親》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我曾試著對幾個人說出這些事,但不是說到一半被打斷,就是沒能成功傳達。
那種無法成功傳達的失敗很像恐怖故事。
──《謎樣的毒親》,姬野薰子


我是帶著某種暈眩感讀《謎樣的毒親》的。某種難以言喻的暈眩。《謎樣的毒親》是一本主角光世向偶然再度碰面的前報刊專欄負責人們,提筆寫下困擾她多年的家族故事,藉由第三者的眼光,重新審視盡責地撫養光世長大、然而在過程裡卻帶給她諸多壓力的雙親的行為,到底是否「正當」的故事。

謎樣的毒親

謎樣的毒親

▌輕薄好讀,卻承載與引發了不可思議的故事


雖然故事不可思議地離奇,然而它卻是本輕薄好讀的小說。另一方面,照道理來講,我實在不該有這種暈眩──畢竟在開始閱讀前,我才好好地睡了將近20個小時。20個寶貴的、無夢的深沉睡眠。但當我翻開書,讀著《謎樣的毒親》裡那些光世潛藏在心中多年,難以向他人說明的困惑與奇怪的事情,身體卻似乎不由自主地暈眩了起來。

為了寫這篇文章,再次打開書時,我再次地體會到了這股暈眩。

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太久沒有翻開紙本書?因為面臨交稿的壓力?(噢,不,總是可以拖延那麼一下下的)或者是我對《謎樣的毒親》裡書寫的奇妙內容產生了如同「替代性尷尬」之類的共情?我不清楚,這或許和小說裡的光世名條之謎一樣,都屬於一個「可解釋但略詭異」的範疇。

▌所追求的,是有人好好地聆聽


奇怪的是,在這一刻,我突然可以理解光世在接獲專欄回信說「你父母的囤積癖,和戰爭是沒有關係的」那瞬間所得到的安心感──即便是細想起來,一點(科學)根據都沒有的斷言,但不知為何,卻能讓人感到心頭一鬆──「原來如此!兩者沒有關係啊。」光世的這兩句話看似不著邊界,卻是全書所追求的重點所在:有個客觀的第三者好好地聽完了她的故事,並且給予了適切的回應。

自始至終,光世所追求的,不是對父母深入的理解,也不是對父母過往的批判,她所追求的,是有人能夠好好地聽她說話、有人能夠適切地回應,有人能讓她做為自己的鏡子,整理出她自己對其實沒有虧待她、但也並未善待她的父母的真實想法。無論是「毒親」也好,是「散漫的雙親」也罷。重點在於光世透過訴說,終於能找到一個她自己認可的詞彙,將她所感受到的父母的異常傳達給他人。

▌重要的不是異常與否,而是傳達


「傳達」正是《謎樣的毒親》裡想要再三強調的重點。對於光世來說,恐怖的並不是父母的異常,而是無法將父母的異常好好地傳達給他人知道的這件事。光世曾經多次嘗試,然而她的嘗試若非消融在同學的笑語(我媽侵犯我)之中,就是在長輩友善的笑容(哎呀,因為他們是戰爭世代,所以捨不得丟東西嘛!)逐漸萎縮。

但那是光世的錯嗎?從她能夠流暢地書寫信件,提出困擾自己多時的事情來看,光世並不缺乏表達的能力。她所欠缺的,是有足夠的耐心、可以認真聽她說話的對象。光世幸運地碰上了對她有所了解的文容堂,然而在小說之外,必然存在著更多沒有碰到文容堂的光世,也必然存在著無法像光世一樣流暢地訴說自己覺得「怪怪的」遭遇的光世。

▌閉口不言,不代表能全然遺忘


甚至可以說,光世的父母,辰造與敷子,正是無法如光世般流暢地訴說自己遭遇的人物。他們的無法訴說、無人訴說與無處訴說,聯手造就了壓迫著光世的異常。

過去的事已經過去,還討論什麼呢?」這樣的說法相當普及。然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物理時間的過去,卻無法代表個體真正地從經驗中離開。各式各樣的個人與集體經驗塑造了我們,也塑造了我們存在的社會。因此,就像光世不可能不去追問父母的作為是否正當一般,一個社會也不可能不去追問過往的政府作為是否有失當之處。而唯有真誠地面對過往,認真地區辨「毒親」、「謎樣的毒親」與「寂寞的毒親」之間的差異,我們才能像光世一樣,把事情看清楚。釐清「什麼該好好保存,什麼可以隨便亂丟也不怕。」


路那(推理評論家)
疑案辦副主任、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會員、台大台文所博士候選人。小說嗜讀者,評論散見各處。合著有《圖解台灣史》、《現代日本的形成》。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2019金鼎獎特殊貢獻獎得主一幸佳慧

    永遠以孩子為視角,替孩子把權利「從大人手中拿回來」──這幾乎已成了她的使命,即便臥病在床,依舊掛心還可以用什麼方法,讓「兒童權利」的概念持續宣傳下去。 長期關注多元文化、性別平等、土地正義的她,更以一本一本的繪本創作,談那些「大人覺得小孩子懂什麼」或「大人不知道該怎麼對小孩說」的議題。

    6967 2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2019金鼎獎特殊貢獻獎得主一幸佳慧

永遠以孩子為視角,替孩子把權利「從大人手中拿回來」──這幾乎已成了她的使命,即便臥病在床,依舊掛心還可以用什麼方法,讓「兒童權利」的概念持續宣傳下去。 長期關注多元文化、性別平等、土地正義的她,更以一本一本的繪本創作,談那些「大人覺得小孩子懂什麼」或「大人不知道該怎麼對小孩說」的議題。

696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