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深讀10分鐘10-Minute Reading

就是不想看大人一直欺負小孩──幸佳慧與她的《蝴蝶朵朵》

  • 字級



拍照那天下著微雨。原本擔心濕涼的天氣會對幸佳慧的病情造成影響,這頭還在討論是不是留在室內就好,那頭的她戴上我們為她準備的動物帽,撐起傘,像個小女孩般興奮地躍上醫院的天台:「你們看,像不像保母包萍!」

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能獨立思考的孩子,到哪裡都能過得好

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

對千千萬萬個孩子們來說,幸佳慧真的就像P. L. 崔弗絲(P. L. Travers)筆下的超級保母瑪麗.包萍(Mary Poppins),永遠以孩子為視角,替孩子把權利「從大人手中拿回來」──這幾乎已成了她的使命,即便臥病在床,依舊掛心還可以用什麼方法,讓「兒童權利」的概念持續宣傳下去。

又或者,長期關注多元文化、性別平等、土地正義的她,總是以一本一本的繪本創作,談那些「大人覺得小孩子懂什麼」或「大人不知道該怎麼對小孩說」的議題。例如《親愛的》談至親過世後,如何面對、陪伴與走出傷痛;《哇比與莎比》談當代「人與自然」「科技與自然」「人與科技」課題;《天堂小孩》為三鶯部落原住民捍衛家園的歷程留下記錄,並溫柔闡述居住正義;《希望小提琴》改編白色恐怖受難者陳孟和先生的故事,更是第一本以台灣史實和孩子談人權的繪本。如同她寫給大人的《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書名就是她一貫選擇的方式與態度。

親愛的

親愛的

哇比與莎比

哇比與莎比

天堂小孩(附限量DVD版)

天堂小孩(附限量DVD版)

希望小提琴【含歷史背景小冊+影音光碟〈新生:陳孟和先生訪談實錄〉】

希望小提琴【含歷史背景小冊+影音光碟〈新生:陳孟和先生訪談實錄〉】





而這次,她更邀請童年時曾遭性侵、將自身遭遇寫成《不再沉默》陳潔晧及其妻子徐思寧,一同合作擬真故事繪本《蝴蝶朵朵》。只因為她受不了新聞經常有兒童性侵的報導,一個慘過一個;而當她想藉由相關繪本和大人們好好談這件事時,卻一本都找不到。

「我想談這件事,想了十年了。」這麼長的時間裡,幸佳慧之所以遲遲沒有動作,是因為她始終認為自己缺乏處理這個議題的能力。「『性侵』的討論很專業,也很複雜,而且各別差異很大。」她不是社工,也不是心理師,自身很幸運地不曾經歷這樣的惡夢。「我如何能寫出足以讓人獲得安慰、同時又點到重點的故事?」她一直在等待比她更懂得如何陳述的創作者,來替難以計數的受害孩童發聲。

蝴蝶朵朵 (附贈應用指導手冊,兩冊不分售)

蝴蝶朵朵 (附贈應用指導手冊,兩冊不分售)

但她一直等不到。「台灣的兒童權利,在醫療和教育都做得很好;但談到『保護兒童』,尤其兒童性侵,就變得超級弱,整個避而不談。」新聞一再披露各地的兒童性侵事件,「我們每天都處在那種『不想看,可是又點進去』的自殘狀態,其實心裡很痛苦。」加上眼見護家盟主張將性教育、性平教育內容從教材中刪除,更讓幸佳慧一股火氣冒上來,「他們只會說『不知道怎麼教小孩』,卻沒想過拿掉性教育,潛在受害者會增加多少?」她既憤怒又難受,決定自己動筆。

一開工,不過一個下午,故事就寫好了。幸佳慧拿給先生看,「他看完後,第一句話就問我:插畫家要找誰?」那一瞬間,她腦中跳出陳潔晧的名字,「他是經歷者,又是插畫家,他太太是陪伴者。這些角色都很重要。」她當天就連繫陳潔晧,隔天即收到同意回覆。朵朵的歷程,就這麼上演了。

書進入出版程序,幸佳慧卻病了。「原本去年八月要出,出版社想延到今年八月,說要等我病好。我一聽不行,我怕我等不到那個時候。」

四月底,書一上市,幸佳慧生病的消息也在媒體報導下公開。無數讀者親友的關心灌爆她的訊息匣;她對自己的無力回應感到抱歉,也開玩笑說明明她真的就是重病,怎麼都沒人願意接受、好好和她說再見。然病床上的她,仍心心念念:蝴蝶朵朵有好好地飛到孩子們身邊,替她扮演保母包萍的角色嗎?


《蝴蝶朵朵》不單單是繪本故事,為了發揮更周全的功能,總四處奔走推動親子閱讀的她,事前做了縝密的規劃:她請勵馨基金會家扶基金會與陳潔晧,分別就預防面對復原的角度撰文;加上她自己設計的互動建議,親自編成一本使用手冊──這在她的作品裡是前所未見的安排。

「這本書的『使用方法』是,大人先讀隨附的〈應用指導手冊〉,看完後,去設想自己和孩子的關係:孩子年齡多大、你們習慣的溝通語言是怎樣、孩子有沒有可能遇到的事情、你該用什麼態度回應……這些大人都要先想好。孩子很可能有碰到,但你不知道;或孩子曾經試探地、片段地反應出來,但當下你的回應不對,孩子就縮回去了。」性侵是夾帶複雜情境的狀況,一不留神,傷害就會更大。「不能一買回家就把小孩抓來共讀。因為讀的過程,大人可能也會產生自己的情緒,這樣會觀察、照顧不到小孩的反應。」她苦口婆心地提醒,「大人一定要做功課。


書只是媒介,更重要的是當中承載的「保護兒童」「兒童人權」,與進一步的「兒童歧視」觀念。「兒童性侵這麼容易被忽略、掩蓋,無非就是大人欺負小孩。」現在台灣對性別歧視、種族歧視、宗教歧視等都有理解,唯獨「兒童歧視」仍舊缺乏,「因為沒有『兒童歧視』的概念,父母會把孩子視為自己的財產,要怎麼管、怎麼安排、怎麼控制,都是自己的事。」所以當性侵這種「可能危及家族顏面」的不幸一出現,大人會否認,會拒絕面對,甚至要求孩子「不要亂講」,就這樣把事情壓下來。「很多大人始終沒把兒童當成一個公民,甚至是當『人』看。覺得只要讓孩子好好活著、能長大、有受教育,就是給了足夠的照顧。」在幸佳慧的標準裡,這是極其膚淺、浮濫的「兒童權利」,卻是現在台灣社會僅有的觸及。

但「兒童性侵」「兒童歧視」卻是隨時隨地在發生,不限男女,也不分階級。「我只能說,這就是每天發生的事,我們每個人都要去面對它、去看它。甚至你可能就是受害者。」幸佳慧說起她常在某個私密聊天的場合,不經意得知原來哪個認識的人,受過童年性侵的痛苦,礙於家庭或社會壓力無法開口。「很多人小時候都遇過,但可能當時爸媽說這種事很丟臉,怕講出去對自己更傷、以後會沒有人要……我覺得在台灣能夠好好地、身心健康地長大,真的都是很幸運的事。


圖 / 《蝴蝶朵朵》內頁,字畝文化提供。


幸佳慧翻著《蝴蝶朵朵》,一一指出她請插畫家埋在畫面中的細節。其中一頁,繽紛的花園裡,狐狸壓著一隻小蝴蝶,暗示原本應該天真長大的朵朵,即將遭遇的風暴;另一頁,一團黑暗壓向奔逃的朵朵,同時宣告著朵朵世界的崩壞。「對遇到這種事的孩子來說,原本期待大人是可以依靠的,結果發現沒有一個大人能相信,那會讓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世界就倒塌了。」

如是她希望《蝴蝶朵朵》不只是一本書店裡的商品,更能進到教育系統、進到每個人腦海與日常,成為一項社會運動。讓每個大人都認真看待兒童與生俱來的權利,正視孩子的表達與情緒,並加以適時引導。她期待的,不只是兒童性侵、兒童歧視事件的減少,更是成人能夠不以年齡、輩份、體型等優勢,強迫孩童接受不公不義的對待。「很多大人擔心讓小孩懂太多,會不好教;但我相信,其實懂很多的小孩長大後,不只爸媽輕鬆,整個社會都會輕鬆很多。」

我很高興我終於寫了。如果這是我最後一本書,也算是留給台灣一個作品。在我還有力氣幫忙的時候,再多幫一點。」頂著動物帽的她收起傘,對著我們,笑得陽光燦爛。


幸佳慧與先生歐奕宏(暱稱科學家)合影。


恭喜幸佳慧以作品《蝴蝶朵朵》榮獲第43屆金鼎獎特別貢獻獎!

完整得獎書單請點右圖看更多!

 延伸閱讀 

幸佳慧帶孩子認識「人權」繪本(兩冊套書):《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我是小孩,我有權利》

幸佳慧帶孩子認識「人權」繪本(兩冊套書):《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我是小孩,我有權利》

幸佳慧帶孩子學會關心套書 (暴風雨過後+候鳥)

幸佳慧帶孩子學會關心套書 (暴風雨過後+候鳥)

不可以!

不可以!

布魯卡的日記: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孤兒之家故事

布魯卡的日記: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孤兒之家故事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很遺憾,校園裡的性犯罪不是個案或偶發

    自2009年《教師法》修法立下所謂的「狼師條款」,從2011年起每年有50名狼師被解聘,2008至2016年全台有1705件師對生性侵通報案,其中不包括補習班、育幼院等非正式教育機構,每年平均213件,校園性侵不是個案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18887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很遺憾,校園裡的性犯罪不是個案或偶發

自2009年《教師法》修法立下所謂的「狼師條款」,從2011年起每年有50名狼師被解聘,2008至2016年全台有1705件師對生性侵通報案,其中不包括補習班、育幼院等非正式教育機構,每年平均213件,校園性侵不是個案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188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