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原來如此!為什麼莫內的荷花池沒半隻青蛙?

  • 字級




1840年出生於巴黎的莫內,5歲時全家搬到諾曼第,父親經營雜貨買賣有成,家境富裕,並希望孩子繼承事業,不過莫內一心嚮往藝術,但只得到母親支持。1856年,他在諾曼第海邊認識了畫家布丹(Eugène Louis Boudin, 1824-1898),後來布丹與他亦師亦友,在海邊寫生。1858年莫內的母親去世,他跟隨姨母,決定全心投入繪畫。


莫內(Claude Monet,1840-1926)


1840年管狀顏料的發明,讓畫家不再侷限室內,他們可以背著畫架與方便攜帶的顏料到戶外寫生;但因為氣候與天色隨時有變化,繪者必須加快速度,減少筆觸技法的琢磨,盡快讓畫完成。莫內開始畫圖後,很快的與美麗的模特兒卡蜜兒(Camille Doncieux, 1847-1879)墜入情網,並以她為題材畫了許多重要作品。儘管家人反對,1870年莫內終於與心愛的卡蜜兒結婚,一說是普法開戰,已婚男士可以緩徵,所以他們遠離戰爭到了倫敦,最後經由荷蘭回到巴黎。

莫內筆下的卡蜜兒。(圖片來源 / wiki

在巴黎知遇了欣賞他的贊助者,一位喜好藝術的奧施地先生(Ernest Hoschedé),他經常在古堡舉辦奢華宴會,還有火車專車從巴黎載客前往。但後來這位贊助者破產,帶著家人住進莫內鄉下的家。奧施地獨自出外躲債,留下太太與小孩給莫內,這位太太愛麗絲(Alice Hoschedé,1844-1911),在莫內妻子去世多年後成為他的第二任妻子,兩個家庭合而為一,在吉維尼花園裡住了八個孩子,莫內肩起大家長的責任。

莫內筆下的卡蜜兒。(圖片來源 / wiki)莫內(圖左站立大鬍子)與奧施地一家人,愛麗絲坐在莫內前方。(圖片來源 / wiki

他們定居在吉維尼(Giverny)小鎮,先是租了那幢粉紅色的房子,隨著收入漸豐,1890年買下了吉維尼花園與附近土地,三年後開挖了水塘、建造了日本橋,減少外出旅行畫圖。這期間,先有乾草堆白楊樹魯昂大教堂系列繼續成就他傳世的名氣與不可取代的地位,後期專注在日本橋、荷花池、自家花園裡的變化。

他在倫敦結識的畫商杜杭-胡耶(Paul Durand-Ruel, 1831-1922),擔任了他的經紀人,甚至梵谷的弟弟也曾為莫內賣畫。所有印象派畫家裡,可能因為莫內的家計繁重,他最懂得與畫商合作。作家、藝評家左拉甚至批評莫內「依著市場作畫」,塞尚開他玩笑說「愛錢的莫內(Monet likes monnaie)」;但在他默默一幅又一幅的同主題畫作後,終於以量與質踏實建立起風格。除了光、影、色、彩的變化,也建立了系列畫作的概念。

在1900年後,60歲的莫內帶著豐盛的創作力,邀請各地畫家來到吉維尼花園,他的「睡蓮」系列多達200幅以上,並漸漸拉開畫作寬幅。此時他不必再為賣畫而畫,他將畫作留在畫室裡,花很多時間在花園寫生。以往,他認為到畫室加筆等於是在畫作裡添加了理性,有違印象派之原意,後來因為畫室與場景非常接近,他也不再堅持不再加筆的風格。


(圖片來源 / 莫內花園官網

多年前我陪著孩子讀一本關於莫內的故事Linnea in Monet's Garden和小蓮一起遊莫內花園),讀完有如接收到強力旅遊廣告,全家由老到小蠢蠢欲動。讀繪本所喚起的行動力,這是首發!果然,我們真的去了莫內花園吉維尼

什麼書這麼有魔力?這本書的主角是個小女孩Linnea,她與一位喜歡植物的鄰居老爺爺,決定要去莫內的花園,如何去呢?得先到巴黎唷!而且要在夏天。作者以女孩的觀點開始這趟旅程,他們到了巴黎先參觀瑪摩丹美術館(Marmottan),這裡收藏了最多莫內的畫,來自他唯一的繼承人、他的兒子米歇爾(Michel Monet,1878-1966)的捐贈。

作者以女孩看《印象:日出》與《小船》兩幅畫,為讀者說明莫內想要描繪水到底是什麼顏色?──那種隨著時間、光線,稍縱即逝的水色。也以一幅荷花讓女孩驚訝地問:「為什麼近看時撇撇點點的筆觸,遠看時卻成為荷花?是莫內有很長的筆嗎?他怎麼知道要這樣畫?」老爺爺不認同,他認為莫內一定是熟練且知道如何應用這樣的視覺效果。

和小蓮一起遊莫內花園

和小蓮一起遊莫內花園

Linnea in Monet’s Garden

Linnea in Monet's Garden

linnea in Monet's garden朗讀影片/


接著女孩和老爺爺準備出發到吉維尼,從巴黎聖拉薩火車站(Gare Saint-Lazare)搭車,這個地方也是莫內曾經以畫蒸汽火車著名的車站,吉維尼是後來莫內居住的地方,著名的日本橋、荷花池都在這裡。他們搭火車,一個多小時後抵達塞納河畔另一個小城維農(Vernon),買些食物再搭計程車到莫內花園野餐。

女孩驚訝花園那麼大、花那麼多,遠超過想像,百聞不如一見的經驗讓女孩驚訝得每個地方都要拍照,因為室內無法拍照,她還建議讀者一定要買明信片;她在戶外忘情拍照,還差一點掉到水裡。女孩隨興坐在廚房門口面對花園的樓梯上,想著當年莫內一家人如何在這裡生活。

\\莫內筆下的聖拉薩火車站//
\\來逛逛莫內花園//

 

本書的美國譯本在出版25年後,改版加大了字體,更適合閱讀。也因這幾年來我都去過這些地方了,讀來更能瞭解作者的用心,資訊很多,雜而不亂。書裡有一小處我一直不大明白:小女孩和老爺爺從奧塞美術館到橘園美術館竟然是搭地鐵?這是一段過河緩走即可到的腳程,如果搭地鐵,對老人小孩來說可能繞更遠。身為旅者有時候不能盡信書,幸好現在手機地圖非常方便。

作者是兩位瑞典女士,她們從Linnea's Windowsill Garden 開始了這位愛花園的女孩,延伸到莫內的吉維尼花園,又以植物年曆的方式完成Linnea's Almanac,做成與居家種植相關的資訊式繪本,茂密的花園帶著好空氣與美好的色彩,女孩與鄰居一起蒔草、押花、編花環、撿葉子、樹果、餵鳥、種豆。

Linnea's AlmanacLinnea's Almanac

Linnea's Windowsill GardenLinnea's Windowsill Garden

夏綠蒂遊莫內花園

夏綠蒂遊莫內花園

莫內極少發表論述或留下對繪畫的想法,頂多寫信回家抱怨天氣,他以一張張重複場景的畫作說明自己的意圖。Charlotte in Giverny夏綠蒂遊莫內花園)這本書用孩子的角度講述了更多發生在吉維尼附近的社交生活,孩子們悠遊在自然裡,大人們運動、畫圖、整理花園。畫家們過著收入無定的生活,從創作中思考變化、突破、堅持,面對藝術市場的態度,尤其是印象派畫家要面對氣候的變化。1892年,莫內先生再婚,也步入前所未有的豐厚收入生活。


(圖 / 《夏綠蒂遊莫內花園》內頁)


在這之前,他是如何畫圖呢?他經常背著畫布出門,一定要把準備的畫布都畫完才回家。Monet Paints a Day 裡,從他寫給愛麗絲的信開始:「今天早上,我到大岩門海岸畫圖,我希望可以完整的展現這裡的風景,實在太美了,但是難度很高⋯⋯大岩門(Manneporte)位於法國西北方的海邊埃特雷塔(Etrate),莫內住在當地旅館,每天身後跟著一群小朋友幫他搬未完成的畫,他們要去海邊把畫完成。

Monet Paints a Day

Monet Paints a Day


北法氣候多變,畫因不同的天色而有不同色調,若是沒有完成,就留待適合時間再繼續。莫內有時脾氣差,如果畫不好,可能會把畫撕掉或燒掉,他很固執要隨當天的顏色、且在自然光線下作畫。有次,就在他專心畫畫時,潮水上漲,才幾分鐘時間就把他捲進水裡,像貝殼般到海裡轉了一圈,在他無力、絕望、害怕時,又將他沖上沙灘。在他寫給愛麗絲的信裡,提到忘了看當天旅館提供的潮汐時刻表,他失去了畫布、顏料,體驗到大自然令人畏懼的力量。無論如何,他隔天還是再回到同樣的地方繼續工作。

這本書在每個跨頁放了一個小方格解釋印象派,譬如印象派與過往畫家們在室內作畫有何不同?雖然許多畫家都到戶外寫生,但會回到畫室完成作品,莫內則堅持要在自然光下完成。書中還解釋了尚未發明管狀顏料之前,畫家們的顏料磨好了要放在豬腰裡,不易保存又難攜帶。

最後並解釋莫內的技巧,印象派畫家開始用木箱子帶著調色板與一管管顏料,還有畫油;莫內先決定要呈現什麼顏色,有時先調油,有時先擠顏料。儘管順序有深淺濃淡,卻從不用黑色,所以在他喪禮上,他的好朋友、曾任法國總理的克里蒙梭(Georges Clemenceau, 1841-1929)看到他棺木上的黑布時,即刻要求換成彩色花布,他說:「不要給莫內黑色。

\Monet Paints a Day 朗讀影片/

莫內的奇幻花園:克勞德.莫內的故事

莫內的奇幻花園:克勞德.莫內的故事

The Magical Garden of Claude Monet

The Magical Garden of Claude Monet

另外有兩本莫內花園的繪本,《莫內的奇幻花園》The Magical Garden of Claude Monet),作者羅倫斯.安荷特(Laurence Anhold)有多本以畫家小故事編纂的半想像故事。

若有人想要拜訪莫內,要從巴黎先搭著火車到吉維尼,女孩跟著媽媽帶著她們的灰獵犬出發。繪者讓我們看到撐陽傘的女士、奔跑的灰獵犬、彩色繽紛的花園、日本橋、湖中小船、被長幅畫作圍繞的畫室、收藏著浮世繪的黃色大餐室,彷彿又回到莫內熱鬧家族的用餐處。經過忙碌的一天,女孩與母親回到巴黎家裡,這一切有如一場夢。

(圖 / 《莫內的奇幻花園》內頁)

Where is the Frog?: A Children’s Book Inspired by Claude Monet

Where is the Frog?: A Children's Book Inspired by Claude Monet

《莫內的奇幻花園》借用女孩帶領讀者進入莫內的生活,參訪他的畫室與花園;另一本Where is the Frog? 則借用了青蛙。

荷花池裡應該有青蛙,到底是青蛙在觀察畫家,還是畫家注視青蛙?就很難判定了。原本青蛙看到有人走近荷花池,警覺的保持距離,但牠很快就知道來者不是要吃青蛙的。老先生在池邊散步,後來架起畫架開始畫圖。青蛙在哪呢?每一頁都藏著要小讀者目不轉睛尋找的小青蛙。

牠可能在荷葉上、草叢裡、池塘邊⋯⋯小青蛙以為畫家已經將牠藏入畫裡了,趁著畫家午餐起身,牠跳上畫家的椅子,仔細找畫中是否有自己。但哪有啊?綠色的葉子、綠色的青蛙都混在一起。日復一日,畫家畫了橋、荷花、小船,就是沒有青蛙。這一天,終於,小青蛙躲在畫家的帽子裡午睡,當牠一覺醒來,看到自己已經入畫,這幅畫實在太棒了!就在青蛙跳出帽子要親吻畫中的自己時,把畫撞翻,掉到池塘裡,這幅重要作品和小青蛙從此消失了,這也是我們不曾看到莫內畫裡有青蛙的原因。這本小青蛙真的太有想像力了!

關於藝術家的繪本,多半著重在他們如何成長,唯獨莫內的,多半聚焦他的花園與後半期的順遂人生。如果要輕鬆閱讀全貌,建議看「Getting to Know the World's Greatest Artists」系列的Claude Monet;與《This is莫內》This is Monet),這套「This is」藝術家系列有著藝術史學家觀點,圖文並列藝術家傳記,有重點且不累贅。

This is莫內(增訂新版)

This is莫內(增訂新版)

Claude Monet

Claude Monet


(圖 / 《This is莫內》內頁)


PS. 台北故宮文獻大樓正舉辦【悠遊風景繪畫-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在「巴黎近郊的自然景致」裡展出兩幅莫內的重要畫作:一是1866年的《草地上的午餐》,另一是1899年的《白色睡蓮》。

 



賴嘉綾
賴嘉綾的繪本報一報

賴嘉綾的繪本報一報

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工作室負責人。畢業於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州州立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碩士。專職作母親多年。長期致力推廣圖畫書閱讀,成立兒童閱讀團體、帶領成人圖畫書讀書會、撰寫書評與部落格、翻譯圖畫書,並經常協助書店與出版社選書。著有《圖畫書創作者有約》《動物們的讀書會: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童書遊歷:跨越時間與國界的繪本行旅》《是真的嗎?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2》《什麼這麼好笑?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3》,參與《大人也喜歡的繪本》企劃,並編輯策展11位台灣繪本創作者「停 聽 看 他們做繪本」展覽。最新作品為《賴嘉綾的繪本報一報》
部落格:Too Many PictureBooks
工作室: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11月 #OKAPI編輯室選讀 書單出爐!(還有延伸閱讀)

    學習呼吸吐納、任憑視線遊走,練習觀察生活中的細節,練習面對自己對親近陪伴者的念想或怨懟,練習對不熟悉的族群有更多理解,練習從習以為常的瑣碎項目中學到新的知識,這個11月,OKAPI編輯選書給你10種面對生活的練習方向。

    600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11月 #OKAPI編輯室選讀 書單出爐!(還有延伸閱讀)

學習呼吸吐納、任憑視線遊走,練習觀察生活中的細節,練習面對自己對親近陪伴者的念想或怨懟,練習對不熟悉的族群有更多理解,練習從習以為常的瑣碎項目中學到新的知識,這個11月,OKAPI編輯選書給你10種面對生活的練習方向。

6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