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跟坐上郵輪的狀態,有異曲同工之妙。(Photo by Samuel Zeller on Unsplash )
依我看呢,死亡跟坐上一艘郵輪恐怕沒什麼兩樣。大部分的時間你都躺在那兒,腦袋關機,逐漸放鬆肌肉,沒什麼新鮮事發生,也沒人指望你成就些什麼。──《不過是具屍體》
看到這樣的比喻,郵輪的乘客可能不會太開心,但的確死亡之後,你原本關心的、忙碌的事通通停止,剩下的待辦事項好像只有當葬禮的主角,然而這失去生氣、只能逐漸消亡的軀體,在西方卻以各種超乎想像的形式繼續為後世做出貢獻。
《不過是具屍體》由記者瑪莉‧羅曲( Mary Roach)經過一整年的探訪而成,抱持著旺盛的好奇心與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質,她以「人死後有哪些用途」為核心,走過各大醫學中心解剖室、人類學研究中心、大學研究所等處,親眼看見屍體如何接受整形手術練習、承受汽車撞擊實驗、被用以觀察腐爛的過程(也是蛆蛆開趴大會)、受槍擊實驗、被做器官移植……才知道人在死亡之後,能夠給予的竟如此之多。
所有使用到屍體的研究都不是在胡鬧,瑪莉也不是,她從整型手術的練習談醫生透過大體老師練習的必要;從人體腐爛研究談防腐的歷史;透過觀看全程器官移植闡述器捐的重要性,她並非單純蒐集驚悚題材吸引觀眾,而是從科學與人文角度觀看並思考這一切。
本書第一章就下足猛藥,彷彿在說「感覺不適的讀者可以放下這本書了,後面只會讓你更不舒服喔~」同時也展現出她的幽默筆調。好比她前往觀摩臉部解剖與拉皮的課程,她這樣形容一進到課堂看到的景象:
這些頭顱被安放在幾種拋棄式鋁材質烤盤上,其原因和烤雞被放在烤盤上相同:承接滴下的油脂。……四十張折疊式工具桌上覆蓋著薰衣草色塑膠布(作者補充,薰衣草色是特別挑選的,因為有舒緩心情的效果),烤盤則工整的放在桌子中央。皮勾跟牽引器一列排開,有如餐廳裡的餐具擺設得一私不苟。
她更進一步描述這些頭顱:「是從下巴正下方被切斬,好似那些屍體穿著高領衫,而劊子手不願意傷及布料一樣。」「我看了看頭顱,又看了看淡紫色的桌巾,心情就這樣在驚嚇、舒緩、驚嚇之間來回擺盪。」
明明是難以想像的畫面,被她形容得具體(可能太過具體了),而對本書讀者來說,你會發現當你在看屍體的各種描述時,這種幽默筆法具有相當的緩衝功效。
本書從解剖談到腐爛的過程、探討靈魂中心是腦還是心臟(其實很有可能是,肝!),她飛到中國找尋「人肉餃子」的真相,也飛到瑞典發掘新穎的埋葬法(冰凍弄碎之後變成肥料),每個篇章都是化繁為簡的成果,讀來流暢生動。
死亡、屍體相關的話題有時沉重有時驚悚,《不過是具屍體》將此主題處理得輕巧而不失莊重,就算不愛驚悚片、不愛獵奇題材,以科學的角度觀看這些屍體的「第二人生」,也能得到意外的收穫。
延伸閱讀
- 【書評】Emily:為屍體刷牙的女人──讀《我的解剖人生》
- 【書評】江鵝:又阿花又有態度啊!我的神經外科能給他教到真是太好了──讀《外科醫生與瘋狂大腦決鬥的傳奇》
- 【書評】番紅花:逝去的生命,仍以各種方式產生意義──讀《我的十堂大體解剖課》
#OKAPI 選書推薦 單元每週五為你選一本可能趣味、可能惡搞、可能美美、可能你會很喜歡的書,記得每週五回來逛逛(每天都來逛更好)。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