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王冠云/世界戰爭的源頭,是恐懼──讀小說《巴格達X怪客》(2018國際曼布克獎入圍)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老實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必須為這起事故負責。大家不妨想想,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這些悲劇和事故,背後都是同一個原因:『恐懼』。橋上的無辜百姓之所以喪生,是因為他們恐懼死亡。每天都有人因為恐懼死亡而死亡。為什麼有些地方會支持蓋達組織,提供他們藏身的地方?

那是因為他們害怕被其他地方的人欺壓!而其他地方的人也是出於一樣的原因,他們怕被蓋達組織攻擊,所以組成武裝團體來保護自己。他們因為害怕被殺,所以也成了殺人武器。政府和入侵我們國家的外國勢力若是真想終止這一系列悲劇,就得先解決這樣的恐懼,不然每天都會有越來越多人死於恐懼。
──(《巴格達X怪客》,137頁)

Frankenstein in Baghdad

英文版入圍2018年國際曼布克獎

巴格達X怪客

榮獲阿拉伯國際文學大獎的《巴格達X怪客》,是台灣書市第一本阿拉伯語直譯的當代小說

阿荷馬德.沙達威是阿拉伯國際文學大獎、2016年法國幻想文學大獎得主。(圖片來源/作者twitter

這段話出自故事主角、記者馬荷穆德的朋友法瑞德之口,當時法瑞德正在電視談話節目中,對主持人娓娓分析他認為造成上千人喪生的「伊瑪目橋」事件的來源——恐懼。而這段話,構成這整本書的主軸,也是作者阿荷馬德.沙達威(Ahmed Saadawi)藉以虛構、魔幻寫實的筆法,在一件件離奇的恐怖攻擊事故背後刻意引導讀者能夠與自我探討、對話的主題之一。

從小生長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作者阿荷馬德.沙達威,真實而細膩的刻畫出巴格達市的每個角落,許多發生在小說中的事故也都是出自史實,即使人物與故事情節皆為虛構,讀來卻有種虛實相融、時空錯亂的感受。如同上述所引的「伊瑪目橋事故」,實際上發生在2005年,是伊拉克史上死傷最慘重的事故之一,有上千名民眾因此喪生。事故的發生,源於當上萬名朝聖者步行欲前往巴格達式的什葉派清真寺朝聖時,謠言傳出在橋上藏有自殺炸彈客將引爆攻擊,一時之間,數萬名驚惶失措的民眾互相推擠,有的人因此墜橋喪生,有的人則是在混亂中被推倒在地而慘死於奔逃眾人的腳下。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位置。(圖/google map)


伊拉克街頭。(Photo by Levi Clancy on Unsplash)


小說的時空背景發生在美國攻占伊拉克之後的巴格達市。2003年,乘著2001年911事件後大舉興起的「反恐怖主義之戰」順風車,布希政府打著消滅恐怖份子的口號入侵伊拉克,理由是欲推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的獨裁政權、消滅海珊藏匿境內的毀滅性武器,與提供伊拉克人民人道救援。這場規模龐大的戰爭造成數萬名伊拉克民眾喪生,英美等國的聯軍也有上千名士兵陣亡。戰爭結束後,美軍持續駐守伊拉克長達近十年。伊拉克的人民沒有因為戰爭的結束而獲得安寧,反倒是在美軍打破了中東地區的政治平衡,且無視伊拉克境內複雜的種族、宗教派別之分恣意扶植親美政權後,造成許多反美與不同教派的團體自各方興起爭取主權,戰後的伊拉克陷入長期宗教、種族內戰,更在伊斯蘭國(ISIS)興起後淪為激進組織與恐怖主義茁長的溫床,炸彈攻擊事件從未止歇。

科學怪人(改版)

「巴格達X怪客」與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有類似的身世,同樣沒有名字,經由有心人縫製、重組而意外獲得生命。

正是在這樣人人自危,一眨眼就會失去生命的大環境氛圍下,作者阿荷馬德.沙達威創造出這個由死於自殺炸彈攻擊人們的屍體拼湊、亡魂附身而成的連環殺人兇手「無名氏」。

無名氏在還魂後一心想復仇,接連殺害多人,即使一開始只針對他認為「該死」的對象下手,最終,無名氏仍舊因為內心的恐懼與為了己身的生存之利而殺害了「無辜的」路人。然而,我們要問的是,究竟在整本書裡,誰是真的「無辜」,而誰又是真的「兇手」?如果我們是書中的任何一個角色,活在時時可能喪命的伊拉克,是否也會因為恐懼,因為想要活下去,而選擇自己的性命勝過他人?無名氏的存在來自美軍在中東種下的種族、宗教的仇恨與壁壘,那些在自殺炸彈攻擊事件喪生的人們,又何嘗不是「無辜的」民眾?當被害者成為加害者,我們不禁將自問,戰爭裡如何分辨是非、對錯呢?若這場戰爭從沒有開始,又是不是這一切的矛盾、衝突與犧牲就不會發生了?

放眼過去百年間的歷史,無論是在911後的反恐怖主義之戰下美軍在中東各國發動的各場實質戰爭、直至近兩年來英國脫毆、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等影響全球經脈的政治戰爭,再再體現因著「恐懼」所帶來的後果。

正如同在一次訪談中,阿荷馬德.沙達威嘆息,「沒有人是無辜的,《巴格達X怪客》最終告訴我們的,其實是一個『人人殺死人人』的故事。」


巴格達的孩子。( Photo by Ali Tareq on Unsplash)



Cynthia Wang 王冠云
換日線Crossing《牆內;牆外》專欄作家.以巴衝突研究學者.跨國跨語言自由記者。

 延伸閱讀 
1.【書評】看見伊斯蘭教義「簡樸、靈活與理性」的真實面──政大阿語系教授鄭慧慈讀《古蘭似海》
2.【黃麗如專欄|去你的文明】我曾見識過的戰前風景
3.【專訪】細節打造的聖殿──吳明益《單車失竊記》(2018國際曼布克獎入圍)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OKAPI無限期免費看方案】有些事大人才能做(眨眼)

未滿法定年齡請不要輕易嘗試(認真)

356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