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這不是速讀,但能讓人一個月閱讀50本書,而且不易遺忘。

  • 字級

一個月平均能閱讀50本書的學習方法!
在書籍相關的行業生存,聽到這話多少會被打動,忍不住想看看這樣大口氣的書實際上到底多「神」?

這一本《改變人生的超.速習法:資格檢定.升學考.語文學習.職場工作.自我成長效果最大》的作者圓善博,來歷相當奇特,從小就因為「失讀症(dyslexia)」所苦,所以非常討厭念書,一心嚮往工作的生活,但是卻在工作的過程中頓悟,若想要懂得更多就必須閱讀大量書籍!因此,便開始關心自己失讀的症狀與原因,並積極尋找解決方法。32歲以後的他,靠著書中介紹的「速習法」成為閱讀高手,專業與外語書都難不倒他,更成功指導了超過七千名的學員!

與其說他用了什麼神法妙方,還不如說他比你更清楚閱讀目的、更熟悉如何設定效率的閱讀計畫。回想一下,是否有在考試前一天臨時抱佛腳的經驗,雖然短促但卻發現此時的吸收力、專注力格外驚人,因為你的目的與意識相當清楚,處理資訊也就加快許多!當然,作者也以腦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為基礎出發,觀察到人類常用的學習策略與常有記憶缺陷,一步步從行為觀察,帶讀者進入實際演練學習的核心。

「不是因為讀得快所以讀得多,因為讀得多,所以能夠讀得快」其實,閱讀速度是經驗與學習而來的。只要你對某領域的既有知識增加,閱讀速度就會變快,因此,首要之事並非隨便拿一本書練習,而是先確認自己想學的是什麼領域、具備此領域多少的既有知識、搞懂自己不清楚的部分與範圍有哪些?之後再開始用功,學習效果才能提升。本書告訴讀者,不管使用哪種閱讀方法,都得注重閱讀前的準備階段,因此看書之前一定要先設定好自己的「待機狀態」,必備的四個項目有:
1. 明確目標與報酬「通過公務人員考試、考完後可以旅行解放」
2. 齊備達成目的的外在環境與自我能力條件「透過電話與老師請教、到圖書館集中精神念書」
3. 期望「考試過關希望可以得到安定的生活」
4. 想像順利達成後的未來夢想藍圖「想像自己通過考試,高舉雙手開心大叫考上的樣子」
書中列舉了許多學員撰寫的實例,都相當具體而寫實。

一但設定好你的待機狀態,接下來要作的就是「啟動熱機效應」,這是給自己刺激,讓閱讀順暢進行的一種方法。具體作法,簡單來說就是「大致瀏覽,以直覺判斷哪些部分可能很重要,尋找可能的關鍵字,大略看過去就行了,就算看漏也無所謂」,動手翻閱速度,控制在一頁二?五秒左右。

本書第四章是「速習法」的實踐重點,將閱讀分為三種方法,要讀者依據符合自身目的與既有知識的程度,來加以運用。想要掌握整體概要,你需要「「蜻蜓點水式略讀」,書中詳述了這種方法的五個步驟,好比步驟1是閱讀目錄,但非從頭到尾讀,而是「先讀所有章節標題,然後再閱讀全部中標題,最後再細讀全部小標題」。接來的四個步驟在這邊就不細談了,有興趣了解的讀者可以自行翻書看看;作者說:這種閱讀方法的使用時機,是當你完全欠缺某一領域的「既有知識」時,不過能透過「蜻蜓點水式略讀」學會掌握書籍概要時,就盡量閱讀四本以上同一領域的書,以學習該領域知識的全貌,累積足夠的計有知識,便能決定訊息的取捨。
但若要學習某項知識,你需要用挑重點消化的「標靶式精讀」,閱讀方式的重點就是「自己設定一個以上的問題,然後反覆進行自問自答的模式,在書中尋找答案」;但若對富情節性,或是難以了解的書籍,例如文學小說,這時要採取的就是從頭到尾的「地毯式詳讀」。同樣地,這兩種閱讀方法在書中也有詳細的步驟介紹與說明。

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不管用了哪種閱讀方法,只要一個月內不複習,記憶就會消失殆盡。因為我們大腦內儲存短暫記憶的海馬迴,必須要把訊息傳送到大腦皮質,才會讓記憶長久,但是海馬迴認定那不是重要的訊息,這個短期記憶就會被捨棄。所以作者提點了複習在閱讀中的重要性,書中在第五章介紹了複習的時機與方法,基本上閱讀完一個月內要進行四次,自己也要透過筆記或是講解給他人等「宣告記憶」,讓記憶回覆得更正確完整。

另外,關於選書的部分,本書也給了明確的建議,小心別選錯了書,即便運用速習法也完全沒有意義。

其實閱讀到一半,小編也不由自己開始嘗試起書中教的方法,畢竟真的不難,而且有效率的閱讀,就是為自己爭取時間的一個好方法!這麼一作之後,發現到的確讓小編迅速找到介紹的重點,而且也感覺閱讀的過程變得有精神!有點想躍躍欲試嗎?作者以自己的經驗說明,人生永遠不嫌晚(據說是把學生時代全沒有念的書一起在三十幾歲補回來),所以,開始你每個曾有的學習渴望吧!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警察執法過當挑起敏感神經,美國種族歧視議題如何理解?

日前一名非裔男子遭美國警察執法過當而死亡,進而引起一連串抗議行動,各地示威不斷,人種的歧視與不平等問題又再度成為美國社會爭論的議題。何以一樁執法失當引起如此大的民眾怒火?這些著作中或許可見一絲端倪。

306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