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閱讀性別專題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389則)
-
作家專業書評 吳曉樂/婚姻的芝麻綠豆都不一刀斃命,卻成了不可承受之輕──讀《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作者:吳曉樂 /2022-08-04 瀏覽次數(16788)
錢鐘書將婚姻形容成「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走。然而,根據各國統計,婚後,男性的幸福感往往是上升,女性則是下降,縱然一同進了圍城,感受上也有窄闊之分,李欣倫細細分說...
-
作家專業書評 薛西斯/純女性社群能平安建立、不受破壞,是因為此刻男性衰弱滅絕──讀金草葉《地球盡頭的溫室》
作者:薛西斯 內容提供:漫遊者文化 /2022-08-04 瀏覽次數(4304)
全球人類平均壽命女性高於男性三至五歲,不論國家貧富強弱,戰爭和平,大致維持此趨勢。不論原因是什麼,大概很難否定男女生理差異的因素。女人的長壽,是大自然的願望--這是閱讀金草葉《...
-
不讀不知道! 葉佳怡/在無盡的結構限制下,如何試圖撞見天空?──《尋找尊嚴》譯後記
作者:葉佳怡 內容提供:左岸文化 /2022-07-14 瀏覽次數(3919)
《尋找尊嚴》講的是紐約東哈林區的故事,從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作者菲利普.布古瓦於此區斷斷續續住了幾年,和幾名波多黎各裔的快克藥頭及其親友建立了交情。關於人類學的資料整理及分...
-
作家專業書評 鄒欣寧/性命交纏、物種共生的科學書寫──關於樹的4本書
作者:鄒欣寧 /2022-07-07 瀏覽次數(8413)
任何一個學習華語的人應該都聽過「擬人法」這個修辭學用語,恐怕也都記得自己如何在小學國語習作簿上編寫擬人的語句。就拿樹來說吧,誰不曾把樹枝比擬成向天空奮力伸展的手臂,或是把樹冠上...
-
\ 本月大人物 / 「最後把自己殺死的,可能是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對方。」──專訪李欣倫《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採訪:Emily Chan 攝影:陳佩芸 /2022-07-07 瀏覽次數(22912)
《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是李欣倫繼《以我為器》後,另一部「痛並思索著」的散文集。婚姻裡的挫折與家庭財務危機可能不少人經歷過,她卻寫得細緻深刻,犀利與優美並存。 小時候她在父親的中...
-
\ 本月大人物 / 「失敗男子」的心事若無講出來,有誰人會知?──專訪楊隸亞《男子漢》
採訪:蔣亞妮 攝影:陳佩芸 /2022-06-29 瀏覽次數(6727)
誰說女子一定要溫柔甜膩,不能非常女子漢,就像誰又規定男子漢一定要有男子氣慨。楊隸亞在2017年的散文作品《女子漢》裡,先撕下許多性別標籤,還為傷口貼上OK繃;到了最新短篇小說集《男子...
-
作家專業書評 「反迪士尼」的他,以「黑雪公主遇上睡美男」顛覆世界──讀《極度危險的經典童話》
作者:喬齊安 內容提供:方言文化 /2022-06-21 瀏覽次數(5774)
我們長大後,往往會對童話產生質疑,為什麼主角幾乎都是高不可攀的公主與王子?這與《格林童話》的創作背景密不可分,當時德國地區的神聖羅馬帝國崩壞,分裂成300多個小國,所以王子公主的數...
-
\ 本月大人物 / 女性曾因穿褲子而被逮捕?──專訪《瑪麗愛穿什麼就穿什麼》作家基斯.尼格利(Keith Negley)
採訪、內容提供:聯經出版 /2022-06-15 瀏覽次數(4944)
《瑪麗愛穿什麼就穿什麼》改編自歷史上知名女權人士瑪麗·愛德華茲·沃克( Mary Edwards Walker )的故事。瑪麗是一位富有開創革新性格的醫生,在那個女孩只能穿裙子的年代,曾因穿著褲子而多次...
-
作家專業書評 周聖凱/用溫柔的故事,說殘酷的真相──讀顧玉玲《餘地》
作者:周聖凱 /2022-06-14 瀏覽次數(5826)
郭松棻〈月印〉發表在1980年代中期,彼時臺灣社會的高壓統治逐漸鬆動,裂開縫隙,文學的觸角探向白色恐怖,但尚未解嚴,禁忌還沒除魅,對台灣歷史的建構、對受害者和加害者關係的釐清,這些...
-
作家專業書評 馬尼尼為/「女性」不等於「母性」:歷史學家找的「去母職」之路──讀《母親的歷史》
作者:馬尼尼為 /2022-06-09 瀏覽次數(8198)
對大部分的媽媽來說,最「慘烈」的經驗通常是剛生完的那一個月、三個月、甚至長達一年後,才慢慢恢復「正常生活」。請注意是正常生活,而不是「之前的生活」,那股牢牢的牽絆甚至是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