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藝術繪畫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28則)
-
OKAPI選書推薦 「NEVER ENDING FIGHT!!!!!!!!!」──奈良美智1999-2000創作心路 《奈良手記》
作者:OKAPI閱讀生活誌 /2021-04-09 瀏覽次數(3640)
2021年三月在臺北藝術大學熱鬧開幕的「奈良美智特展」轟動全台,當代藝術大師奈良美智生性低調,並未接受太多訪問及曝光,展覽報導一出,意外掀起世代觀眾對大師的好奇,鋪天蓋地上網搜尋這...
-
\ 本月大人物 / 任何人都能理解美術作品!── 專訪「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系列作者宮下規久朗
訪問、翻譯:新經典文化 /2021-04-08 瀏覽次數(4028)
Q:老師曾經以物件、光影等主題談名畫,而這本書則以「動作」為主軸解析。請問您為什麼選擇「動作」這個角度,從這個角度談畫,是否有遇到什麼挑戰? 宮下規久朗):以「動作」為主題,是因...
-
作家專業書評 汪正翔:仙女的人設是什麼?(作者真的飄起來了)──讀《仙女日常奇緣》
作者:汪正翔 /2021-02-23 瀏覽次數(4135)
如果要我推薦給就讀藝術學系的年輕人一本書,我就會推薦《仙女日常奇緣》,不是因為書中提供什麼正面、有用的資訊,也不是作者描述的藝術世界十分的怪奇有趣,而是她展示了一種藝術的能力,...
-
作家專業書評 畢卡索還能怎麼看?到美術館睡一夜的作家寫出觀畫心得:《吞吃女人的畫家》
作者:馬尼尼為 /2020-11-03 瀏覽次數(9824)
\《畢卡索:1932情慾之年》在巴黎畢卡索美術館展出/ 首先是我對這樣的安排感到好奇:讓作家在美術館獨自過一夜。那是2017年,展名是《畢卡索:1932情慾之年》。一位來自北非、阿拉伯文化...
-
不讀不知道! 不僅有拖延症,還是悲觀主義者?電影《罪》重現米開朗基羅的天堂與煉獄
作者:楊馥如 /2020-04-21 瀏覽次數(7283)
米開朗基羅很愛拖延,常常無法完成作品,教宗儒略二世的陵墓和西斯丁禮拜堂天頂壁畫都是如此。「我不懂得適可而止,也無法控制自己。每件作品都超越了自己的極限。」他這麼解釋。波納羅提之...
-
不讀不知道! 梵谷與高更在阿爾期間發生了什麼?為何梵谷割耳?──《藝術家對決EP2:梵谷 vs 高更》
作者:張志龍 /2020-02-14 瀏覽次數(9062)
究竟梵谷與高更在阿爾相處不到九個星期的時間裡發生了什麼事?梵谷去世至今130年,坊間出版的書籍、新聞報導和影片不計其數。在收到片商的邀請觀賞後,我心想這影片還能有什麼新鮮事?有什麼...
-
一起看圖文 爸媽的好友是大藝術家!Antony Penrose從孩子之眼看畢卡索與卡羅
作者:賴嘉綾 /2019-10-25 瀏覽次數(3453)
畢卡索,10月25日出生於西班牙南部的馬拉加市,父親是一位美術老師,家人深感他的天賦,期望他可以在藝術領域得到成就;但沒想到他不安於只是家鄉裡的天才,19歲就和朋友勇闖巴黎。當時巴黎...
-
作家專業書評 美少女愛麗絲與美少年的人魚線──讀《美少年美術史》《美少女美術史》
作者:倪瑞宏 /2019-10-07 瀏覽次數(10429)
關於這兩本書有兩種讀法,第一種是你先看美少年部分,享受一連串美麗充滿基情男孩的刺激後,再翻開美少女來讀後,你會感到一股強大的感傷,只能闔上書本以後回去面對你早已不是少女的人生。...
-
不讀不知道! 【羅浮宮大師名作36講】靜物畫有什麼難的?4 個重點帶你看夏丹《鰩魚》難畫在哪
作者:林淑雅,周明佳 /2019-09-26 瀏覽次數(20412)
羅浮宮作品《鰩魚》是一幅靜物畫,作畫者是洛可可時代最「不洛可可」的法國靜物畫大師:夏丹。 由於洛可可的背後沒有理念支撐,裝飾性的意義勝過一切,所以這個法國原生的藝術風格只流行了...
-
不讀不知道! 【羅浮宮大師名作36講】明明是獻給君王的禮物,卻故意畫得很「醜」?──繪畫《四季》背後的故事
作者:林淑雅,周明佳 /2019-09-19 瀏覽次數(11728)
羅浮宮作品《四季》是一個系列肖像畫,共有4幅畫,作畫者是阿爾欽博托。他的作品讓許多人覺得很有趣,但應該很少人會用「美麗」來形容。而他的特立獨行,就是讓阿爾欽博托在西方藝術上留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