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犯罪小說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25則)
-
\ 本月大人物 / 「側寫師是善於聆聽之人。」──專訪韓國犯罪側寫師李珍淑《今天也要去見殺人犯》
內容提供:EZ叢書館 /2021-06-09 瀏覽次數(16912)
不少人可能看過韓國燒腦神劇《信號Signal》,劇中男主角一出場就頂著側寫師的身分,從一個垃圾桶便看出明星戀愛緋聞,但真正做為韓國犯罪側寫師、並在這個行業打滾將近15年的李珍淑表示:「...
-
博客來偵探社 階級對立救了她一命,卻讓她變成童謠裡的殺人魔──讀《麗茲波頓的謀殺審判》
作者:喬齊安 /2021-06-01 瀏覽次數(11405)
Lizzie Borden took an axe Hit her father forty whacks When she saw what she had done She hit her mother forty-one ──〈麗茲波頓拿斧頭〉,《鵝媽媽童謠》 這一首美國小孩耳熟能詳,後...
-
博客來偵探社 如果被害者對犯人心存感激,還能被稱作被害者嗎?──讀中山七里《死亡醫生的遺產》
作者:楓雨 /2021-05-14 瀏覽次數(3336)
安樂死是近代醫學相當重要的倫理議題。反對者認為這是「加工自殺」,而支持者則認為在有限度的條件下,安樂死是可以被允許的。就如同現代醫學提倡的「安寧療護」,當生命走到了末期,積極治...
-
博客來偵探社 「破案神探」的嶄新篇章,撬開冷血殺手心中那座野獸之城──讀《犯罪手法6 刑案偵訊室》
作者:喬齊安 /2021-05-10 瀏覽次數(4199)
犯罪側寫在現代犯罪學是一門顯學,美國警方已經十分習慣使用側寫辦案,他們抵達犯罪現場時,就會從死者遭受殺害的方式、其種族、宗教、習慣等因素分析,推論兇手的可能背景。雖然根據統計,...
-
博客來偵探社 張亦絢:讓幸運兒挨一記悶棍──讀懸疑小說《榆樹下的骷髏》
作者:張亦絢 /2021-05-07 瀏覽次數(2563)
2017坎城金棕櫚獎頒給了《抓狂美術館》。還記得影片裡,兩個操刀「炸小孩影片」以吸睛的新媒體行銷人嗎?在《榆樹下的骷髏》裡,我們首先就會遇到與他們「靈魂多少相通」,但小咖一點的人物—...
-
作家專業書評 在詐欺案中,受害者唯一犯的錯誤是____:讀《商業大騙局:風險專家解密驚天詐欺案手法與犯罪溫床》
作者:翁稷安 /2020-09-11 瀏覽次數(4598)
《商業大騙局》是一本由個案構成的書籍,書中的詐欺故事充滿戲劇張力,甚至不少都已經被改拍成電影。在保留這些張力的同時,作者不忘指出這些案件背後的平凡面,唯有正視這些詐欺的平凡,才...
-
作家專業書評 如果偽善就可以了,為何我要真的善良?──馬欣讀《壞小孩》
作者:馬欣 /2020-09-10 瀏覽次數(16084)
今年有一齣陸劇曾引起回響,因為它對功利社會下的人心黑化,有獨到的觀察,它叫《隱密的角落》。但比起原著《壞小孩》,劇的內容相形仍溫暖些,至少有良心刑警老陳不放手的關心。但原著獨特...
-
作家專業書評 一樁死刑案背後,突然瓦解的不只是一個家庭──讀《加害人家屬:不能哭也不能笑的無聲地獄》
作者:諶淑婷 /2020-09-02 瀏覽次數(4098)
「幸福美滿的家庭突然瓦解不會只是一個。」《加害人家屬》作者鈴木伸元在完成眾多訪談後,寫下了這句話。每個案件背後牽連者眾,不只是被害人一方,也包括加害人與其背後的加害人家屬,我們...
-
作家專業書評 用花粉探案的英國斜槓阿嬤──讀《每具屍體都會留下痕跡》
作者:寒波 /2020-05-18 瀏覽次數(6611)
《每具屍體都會留下痕跡:微物證據會說話,鑑識生態學家帶你進入案發現場》是鑑識專家派翠西亞.威爾特希在2019年發表的作品。這位將近 80 歲的英國阿嬤不只寫案件,也回憶自己的生涯,以現...
-
博客來偵探社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埋豬」英雄──讀《絕地追凶》
作者:喬齊安 /2020-02-20 瀏覽次數(2710)
乍聽下有點驚悚、又有些詼諧的「埋豬人」──國際死亡調查組織,是由一群科學家與犯罪學家在1988年組成。他們沒有辦案經驗、甚至缺乏器材在內的任何資源,最初他們僅能依靠自費與熱情在現場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