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死亡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176則)
-
作家專業書評 「看見」就是一種哀悼,死亡職人帶你看清悲傷也暖心的真相──讀《死亡專門戶:12門死亡產業探祕》
作者:Emily Chan /2023-09-11 瀏覽次數(13454)
死亡是每個人必經的事,卻又必然是由他人處理的事。而處理死亡時通常會把工作外包,當中的分工往往比想像中來得複雜。因此《死亡專門戶》的作者海莉.坎貝爾好奇,這會否讓我們對死亡產生不...
-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個人意見:人生最後、也最重要的決定
作者:個人意見 /2023-09-04 瀏覽次數(2908)
我們需要的其實是對死亡有更多的理解,死亡是自然的現象,死亡是必經的階段,我們唯有直視死亡的面貌,才能決定自己想要怎樣的結尾,在還有能力時預先做好決定,是很重要的安排。
-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個人意見:如果連達賴喇嘛都對死亡話題如此保守,我們怎麼相信往生與來生?
作者:個人意見 /2023-08-28 瀏覽次數(7200)
世上真正能談生死之事的人不多,也許達賴喇嘛就是一個。現在的他是轉世第十四世,是世上所知少數,有意識的有十四次死亡經驗的人,由他來和科學家做一個相關研討會是再合適也不過了,《睡眠...
-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個人意見:我們太願意相信靈魂的存在,是因為不想面對生命的虛無
作者:個人意見 /2023-08-21 瀏覽次數(5818)
我們用生的態度去了解死,往往會是錯誤的,因為死了以後如果意識進入新的境界,那也是一種新生,如果投胎轉世,那自然也是新生的開始,那兩種態度,我應該是介於之間,一方面覺得死亡就是空...
-
\ 本月大人物 / 如果沒有「哈姆奈特」,可能就不會有《哈姆雷特》 ──專訪《哈姆奈特》作者瑪姬.歐法洛
採訪:陳偉棻 內容提供:新經典文化 /2023-08-17 瀏覽次數(4217)
獲獎無數的愛爾蘭作家瑪姬.歐法洛,學生時代受到莎翁有個早逝的兒子「哈姆奈特」啟發,30多年後以小說之筆讓《哈姆雷特》背後關鍵的人物正式登場。整部小說以哈姆奈特的母親為重心,以全新...
-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個人意見:一般跟你說動脈會隨著年紀硬化後往往會接著說吃什麼防止,《死亡的臉》這本書沒有
作者:個人意見 /2023-08-14 瀏覽次數(3634)
《死亡的臉》不是一個有趣的閱讀體驗,因為死亡並不有趣,但它卻很重要,只有知道死亡的真相,才能知道要怎麼生、怎麼死。書中列舉幾項重大致死的疾病,從逐漸喪失人性和記憶的阿茲海默症,...
-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個人意見:就像生一樣,死也有無限可能──讀《死後四十種生活》
作者:個人意見 /2023-08-07 瀏覽次數(4592)
《死後四十種生活》是一本豐富的短篇小說集,聚焦在作者對死後四十種截然不同的設想。他既不是有神論也不是無神論,而是「Possibilianism」可能性主義。是介於兩者之間,抱持開放的一種態度...
-
作家專業書評 廖梅璇 / 「我是誰?」的終極詰問,一場心智上的SM遊戲──讀薩拉馬戈《詩人里卡多逝世那一年》
作者:廖梅璇 /2023-07-03 瀏覽次數(3374)
閱讀薩拉馬戈的小說《詩人里卡多逝世那一年》,可謂心智上的SM遊戲。作者以高超技法,將第三人稱敘事口吻、角色對話與後設的「我們」視點,縫合成段,大段大段間僅以逗點隔斷,時而潛入人物...
-
作家專業書評 苦裡回甘的命運,是由人心的強韌溫厚長出來的──看《命運》中的主角阿太
作者:劉亞菲 內容提供:三采文化 /2023-06-27 瀏覽次數(4496)
《皮囊》之後,相隔八個年頭,蔡崇達再次提筆寫《命運》,以阿太人生為原型、小說文體,能見阿太琢磨出那股手勁的背後,跌宕綿長的人生。
-
OKAPI編輯室選讀 死後,你想要什麼樣的葬禮蛋糕?──《葬禮蛋糕專賣店:煉獄堂》
作者:黃曉鈴 訂閱關鍵字:#OKAPI 選書推薦 /2023-06-20 瀏覽次數(4704)
人死亡後抵達「煉獄之境」,通過生死交界的「呼吸之盡」後前往煉獄平原,走到盡頭的輪迴之門才能展開來生,而在長達49日的路途中,不僅有諸多禁忌與危險,且必須在充滿飢餓靈魂的此地逐漸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