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圖像小說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62則)
-
一起看圖文 小部/放下成見,懂得問重要的問題──讀圖像小說《媽媽不在家的一年》
作者:小部 內容提供:小麥田出版 /2022-06-10 瀏覽次數(4615)
1991年、蘇聯、美國,這些詞彙一拋出來,旋即浮現的是一幅緊繃肅穆的政治圖像,立刻聯想到的,是那個說遙遠也是,其實也距離我們不遠的冷戰時代。然不同我的預期,除了在8月一章曾短暫提及政...
-
\ 本月大人物 / 疾病綁架了愛,我綁架阿嬤去找回來──專訪《不要忘記我》作者艾莉克斯・葛杭(Alix Garin)
採訪:吳平稑 內容提供:臉譜出版 /2022-02-07 瀏覽次數(8266)
A:我自己的奶奶生前患有阿茲海默症,我非常非常愛他。對我來說,她的疾病一度讓我難以面對,因為我們對這個疾病束手無策、非常挫折。這便是這本漫畫的起點:什麼也無法做的挫折感,不管我是...
-
一起看圖文 馬尼尼為 / 就算留下缺憾,但「大家都盡力了。」──越南難民家庭的移民自傳《長橋》
作者:馬尼尼為 /2022-01-19 瀏覽次數(4754)
《長橋》是越南難民移居美國,一家人重生的自傳圖文書。作者裴芳詩在越戰中出生,後美軍撤離,接著法軍回來又是一場災難,一家人於千鈞一髮之際坐上小船逃離到鄰國馬來西亞,在那裡淪為難民...
-
一起看圖文 「長大」是由一連串的小事所構成──讀蕾娜.塔吉邁爾《牙套微笑日記》
作者:小部 內容提供:小麥田出版 /2021-10-12 瀏覽次數(4752)
《牙套微笑日記》是一本乍看平凡的圖像小說,如果匆匆翻閱,或許你很難理解,蕾娜.塔吉邁爾這系列「蕾娜的成長記事」是如何從2010年出版以來就深受美國兒童、青少年與家長擁戴,直至今日仍...
-
\ 本月大人物 / 「我有缺陷、有很多消極想法,但我不怕談論它。」──專訪《牙套微笑日記》作者蕾娜.塔吉邁爾 Raina Telgemeier
採訪、翻譯:吳文君 內容提供:小麥田出版 /2021-09-30 瀏覽次數(5310)
蕾娜.塔吉邁爾的圖像小說《牙套微笑日記》,占據《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長達220週以上,榮獲美國漫畫界重要指標「艾斯納獎」,被《書單雜誌》譽為「童書史上最受歡迎的圖像小說」。 《牙套...
-
一起看圖文 張硯拓/方圓5公尺的小宇宙:用一張公園長椅,看盡種種生命面貌──讀圖像小說《樹下長椅》
作者:張硯拓 內容提供:木馬文化 /2021-08-19 瀏覽次數(5629)
如果,一張公園裡的長椅有靈魂,它會如何看待世界?它會怎麼理解每天來來去去、在身邊駐留或等待或行色匆匆的人們?它又會如何感受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遞變? 被譽為「漫畫家詩人」的法...
-
一起看圖文 儘管生命的本質憂傷,詩人仍終其一生用詩貼近世界──讀圖像小說《辛波絲卡:拼貼人生》
作者:黃筱茵 /2021-08-11 瀏覽次數(8006)
《辛波絲卡:拼貼人生》封面上,女詩人柔和的笑容與開場幾頁日常的居家場景,你乍看或許會以為這部作品是在抒情的吟唱詩意人生安靜流轉的每一天,可是,作者愛麗絲・米蘭尼隨即快轉詩人的生...
-
一起看圖文 地表上沒有人會拒絕這種美!──曾耀慶漫畫《說故事遊戲》
作者:馬尼尼為 /2021-07-16 瀏覽次數(7886)
這是一場從高中到大學的曖昧愛情?男主角的青春愛情故事?說真的我也不太關心了。曾耀慶的美術系背景在這上下兩冊的《說故事遊戲》裡展現得淋漓盡致,玩弄各種媒材、風格。速度感的、老練的...
-
一起看圖文 張子午/見證烏托邦的幻滅──從《瘋人院之旅》想起那段空白的「反精神醫學」運動
作者:張子午 /2021-07-16 瀏覽次數(7340)
現今精神疾病的多元治療模式中,強調回歸社區、嘗試實驗的會所或同儕支持模式,很大程度都可回溯當年這股將病人從既有精神醫療體系解放出來的思潮與實踐經驗,然而,戰後全面移植以美國精神...
-
\ 本月大人物 / 「無論孩子或是成年人,我們永遠是新手。」 ——專訪《新來的同學》作者傑瑞.克萊福(Jerry Craft)
採訪:吳文君 內容提供:小麥田出版 /2021-06-30 瀏覽次數(8090)
《新來的同學》主角是就讀河谷學院中學七年級的喬登.班克斯。喬登最愛做的事是畫畫,不過父母沒有讓他如願,反而將他送進一所重視課業的新學校。不管是在家裡或學校,喬登都覺得格格不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