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
【馬欣專欄】當可疑的客體追上了可憐的主體時──《假面女郎》
作者:馬欣 /2023-09-19 瀏覽次數(3388)
《假面女郎》不是一個很好的劇,但它有趣的點在於這劇中的人於人工美的膜拜與蔑視是同時發生的。如同它是打折的辣醬,也是傍晚折扣的和牛片。一張正確的臉皮可以取消主人的存在,它適合水手...
-
當永凍層病毒席捲全球,極度貼合疫情現實的末日科幻──讀《黑暗中我們能走多高》
作者:林新惠 內容提供:皇冠文化 /2023-09-19 瀏覽次數(6136)
出版於後疫情時代的《黑暗中我們能走多高》,是美國作家紅杉.永松的第一本長篇小說。永松寫於疫情發生前幾年,而書中的情節,幾乎預示了往後兩三年的疫情生活。如同加拿大小說家艾蜜莉.孟...
-
媽媽們要的不是同情心,而是高潮──讀圖像小說《媽媽們》
作者:郝妮爾 內容提供:臉譜出版 /2023-09-19 瀏覽次數(4058)
少女被劈腿,把臉哭花了,又能重新愛人;婦女被劈腿,吝嗇著眼淚,還要跟對方拚命。我特別喜歡一開場對方在半夜將情敵約出,在街口大打出手的畫面,互扯頭髮、往臉上互貓一拳,那種肉搏戰是...
-
翁智琦/哀憐成群的邊際生命體──讀劉思坊《可憐的小東西》
作者:翁智琦 內容提供:時報出版 /2023-09-18 瀏覽次數(3444)
劉思坊短篇小說集《可憐的小東西》各篇分談移民生命經驗、女性間的複雜情誼、母女情結等,然而若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作品雖各自發展,卻有著高度相似的生命邏輯,這些故事中的主角群,都恰...
-
林楷倫/當作家像極了運動員,每個字都是訓練、都會令人痠痛──讀金浩然《每天寫,重新寫,寫到最後》
作者:林楷倫 內容提供:圓神出版 /2023-09-18 瀏覽次數(4409)
《每天寫,重新寫,寫到最後》是金浩然對自己作家生涯的回望,從27歲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編劇,而後轉職至出版社,後來才開始專職寫作。這職涯轉換與文字息息相關,看似一條「全」文學青年...
-
廖梅璇/在這套父權框架裡,母愛是一門手藝,焦灼著她和她──讀湊佳苗《母性》
作者:廖梅璇 內容提供:皇冠文化 /2023-09-15 瀏覽次數(6839)
《母性》分別以母親與女兒的第一人稱敘事,交錯推進情節,但母親同時也是女兒,她也有自己的母親,母女三代命運如藤蔓緊密纏結,體現在手的意象裡。敘事者之一,身為母親的「我」,備受自己...
-
歪斜,是人間最有趣的部分──謝凱特談《我在等你的時候讀了這東西》
採訪:董萬川 攝影:洪沛澤 內容提供:九歌 場地協力:現流冊店 /2023-09-15 瀏覽次數(7027)
他寫下這個時代底的顯像,故事人物似退猶進地走著、盼著、望著,舉凡一般職員的辦公室曖昧禁忌、最普遍的失業與長照,或是源自人際關係的霸凌與歧視,他且續往邊緣深處走去,性愛影片外流、...
-
小心!看了會想買機票──《阿聰的尋寶巴士》用外國人眼光逛澀谷
作者:賴嘉綾 內容提供:蔚藍文化 /2023-09-14 瀏覽次數(3482)
作者選定的主角阿聰,是位熱愛工作的巴士駕駛,熟悉澀谷的大街小巷,不論是公園、寺廟,還是地藏神像、老樹,經常讓他忍不住將巴士開進小巷,向乘客介紹。搭過日本公車的讀者請回想:一般來...
-
與疫共存的時代,如何重新看待瘟疫與人類的距離?導讀《瘟疫與文明:人類疾病大歷史》
作者:陳柏勳 內容提供:時報出版 /2023-09-14 瀏覽次數(4159)
此書給我有點相見恨晚的感慨。我還記得準備醫師國考時,必須將每種會導致人類身體不適甚至死亡的微生物與寄生蟲記熟,不但要熟記它們導致人類疾病的機制,乃至於它們身上有幾根毛、遺傳物質...
-
那是個「每一樣都有用」的年代──東野圭吾《十字屋的小丑》與《不可能的任務》的另類連結
作者:冬陽 內容提供:皇冠文化 /2023-09-12 瀏覽次數(5502)
《十字屋的小丑》是日本推理大師東野圭吾的第九部作品,1989年出版,是他相當早期、洋溢本格解謎趣味的代表作之一。1985年以《放學後》獲第三十一屆江戶川亂步獎出道後,東野的作品累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