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其實從一開始,我就不覺得這是一本寫給鐵道迷的書。
作者:DL / 2011-05-05 瀏覽次數(4755)
辦公室鄰近松山火車站,去年拆鐵道的時候新聞媒體報導了好一陣子,畫面中見到不少人長時守候在旁,不外是想記錄拆除過程,或是最後一列火車駛過的照片。雖近在咫尺,老實說卻也沒想過要繞過去看看。只是在之後的某一天才突然感覺到:不用等平交道了。
朋友有陣子迷上了火車模型,除了有事沒事拉著我們去玩具店「欣賞」那小小一列數千元的火車頭,有次看到疑似太魯閣號的火車經過,還把握機會對我們教育一番關於「傾斜式列車」的「火車常識」。機械原理聽著是有點意思。可惜,我從來就不是一個火車迷。
有次看電視介紹到東部某個無人車站即將面臨廢站命運。說是車站月台,其實不過是鐵軌旁一塊小小水泥地,搭個遮棚罷了。臨著太平洋的車站,非常美。看著節目的當下,我很知道會有這樣的報導通常就是表示,自己可能無緣親身經歷這麼美的景色;不過我當然也聽懂台鐵經營的難處,裁線、廢站是經濟問題。除了不是一個鐵道迷,我也從來就不是一個文物保存的倡議者。
可是,出版社來說完這本書的當天,我就跟同事說,如果我今天想要讀一點跟鐵道有關的東西,或許就會買這本吧。洪致文的響亮名號當然是一,所謂「鐵路文化聖經」的是一;不熟某個領域的時候,總是想偷懶點,找個快速入門的「集大成」。不過也或許是因為在出版社介紹時,略略翻過的目錄和圖片。即使像我,一個從來就對鐵道不感興趣,也不怎麼支持古蹟保存的人,都會再看到某個標題、某張照片的時候,想停下來,看看他到底寫了些什麼。
所以它應該不是一本只寫給鐵道迷的書。
《台灣鐵道文化志》是洪致文睽違近10年的作品。這本書,他從台灣鐵道文化的啟蒙、鐵道社團的發展寫起;接著,他介紹諸如時刻表、路線圖等鐵道基礎知識。第三部分是不同面相的鐵道文化,鐵路便當、火車模型、「永保安康」大家都知道,但火車上的紙杯、愛國獎券電影小說漫畫裡的鐵道文化,當有人一件一件說給你聽的時候,我們才會驚覺,原來火車竟與生活如此關係密切。
本書最大的一部分,是關於鐵道文化的保存,洪致文特別將鐵道建築與鐵道車輛分篇討論,除了論及目前狀況,好、壞都有;他也寫到幾次抗爭事件始末,兩造的觀點、行動,以及最後結果。不用說,這是全書最沉重的段落,文字間,可以讀的到洪致文的氣憤與激動。
我不支持文物保存,因為我不知道為什麼要保存。可是這本書一開始的切入,就讓我對鐵道,應該說是我們可以怎麼看待鐵道這件事,有了不一樣的觀念。
高鐵剛落成,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推銷了個「台灣一日生活圈」的概念。姑且不論對一般如你我而言的上班族這究竟實不實際,不過台灣的確是變小了;不過這說法沒什麼創意。台灣人第一次改變對空間的距離感,其實是在鐵路剛出現的時候;雖然從南到北還是得花上大半天,不過畢竟只需要「一天」了。
為什麼火車站總有顯眼的大鐘?其實早期是沒有所謂「時區」這個概念的,所以橫跨美國的鐵路線,各公司有各公司不同的時間標準。因為實在造成太大的困擾,後來才劃分時區,定出統一的時刻表。因為,時間,或說「準時」對火車來說實在太重要了,所以,所有火車站才會都醒目的大鐘。
因為火車,我們的空間感、時間感都不一樣了。
有了這樣的開始,再順著看接下來篇章,就可以比較容易理解,以及想像。當你讀著他在每一部電影尋找火車或是車站出現的場景,或是哪一張愛國獎券只出現了阿里山鐵道的一角而沒有火車,火車上的玻璃杯何時變成紙杯、紙杯又有什麼講究……你不再只是讀著鐵道迷單純的戀物,而是可以想像,這麼多的線索,可見「火車」、「鐵道」是如何與我們生活相關,在我們從沒有意識到的時候。
再接著讀到洪致文對目前鐵道文化保存的看法,你就會比較想搞清楚:那些贊成的或反對的,他們到底在說些什麼;還有,現在的做法到底好不好?保存,不只是留下東西,如果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保留,為什麼要人云亦云的喊著要留?又怎能確定什麼保存方式對它最好?
這樣的論調老生常談,可是這次有了不一樣的切入點。所謂「文化」不就是這樣,我們讀書,不外就是在替自己找新的刺激,或是理由?所以,我或許會願意再多看一兩本有關鐵道的書、多留意鐵路相關新聞;也或許,我會願意對鐵道保存、文物保存,開始發展新的看法。
其實這都而無關乎現在、將來,我是不是一個鐵道迷吧。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