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作家林世仁拉開童心,看見新世界(圖/親子天下提供)
文╱陳培瑜(凱風卡瑪兒童書店創辦人)
故事的起點,另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持續為孩子寫故事20多年的兒童文學作家林世仁,他的書在每一間圖書館和書店總能看見。若問讀者對他印象最深刻的作品,近來年幾乎聽到的都是《字的童話》,這套作品是老師和家長們極力推薦、而小讀者也真心喜歡的好書。
在他的最新創作《不可思議先生故事集》裡,林世仁決心要寫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而故事起點是因為讀了一個不可思議至極的兒童美術評論,於是有了主角「阿笑咕」的誕生。
阿笑咕這名字是從客家方言而來,從第一篇開始,他的出生就極為不凡,林世仁和阿笑咕之間,也在一篇篇看似獨立又有所連接的故事中,成了一起探險的好朋友。林世仁甚至更像是被阿笑咕帶著走的人,故事裡的話語和場景可能是阿笑咕早就設計好的,林世仁只是他的代言人——這種不可思議的寫作經驗,正是這個故事初始在青少年報刊上連載時,最讓林世仁覺得有趣的。他知道自己想寫好玩的故事,就像拼圖,一塊帶起了另一塊,繼而成群成落地組合起來,心裡想的很多事情,也自然被帶進故事裡。
《不可思議先生故事集》可分成「在家的成長與探險」、「到海拉雅族人山的探險」、「到海上去的探險」三部分,林世仁讓阿笑咕的生命分別經歷家庭、自我、他人的探險三個階段,看似單篇的故事,還是找得到生命發展的脈絡。
書中插畫〈掉進時間的縫隙〉(繪圖/川貝母 提供/親子天下)
沒有框架的知識,讓你看到更多
林世仁還記得,第一位看到這篇故事的人問他:「這樣的故事,孩子看得懂嗎?」他完全沒想過這問題,就如同他在這本書裡提到對於知識的看法。故事裡,原本阿笑咕是靠爬行在高處的電線桿上四處移動,但鄰居阿海伯說:「人只能用兩條腿在陸地上走路呀!」之後,阿笑咕就再也不會跳、不會盪也不會飛了。「我想表達『打破框架』的重要性,正是阿海伯的知識,限制了阿笑咕的發展。」林世仁說。
尤其阿笑咕這種具有生命原力的人,知識的確是個框架,但這並不代表林世仁是反智的。他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有訴說自身的方式,只是觀看者有無能力感受和感知。如果所有的認知都只能透過知識的傳遞和述說,那麼,唯有放掉對知識追求的拘泥,神奇的事情才會出現。」舉例來說,生命的起點以科學性而言就只是一個受精的細胞,但生命的發展和千百年來的演化結果,若只以這麼一個單純的知識起點來看,就少了許多可以想像的空間,生命也就顯得太無聊了。「有了知識之後,如何再放掉知識的限制,往另一個不可思議、近似神奇的方向走去,才是更難的課題。這也是這本書想要傳達的。」
就像書中第23篇〈跟未來的自己打招呼〉,就很適合讓孩子做為想像未來的起點。「未來,不光只是職業的選擇,還有更多對於生命存在的想像、對於自己和他人互動關係的想像。成人的世界,或許因現實生活考量而逐漸沒了想像力,但我仍然希望爸媽和孩子在共讀這本童話故事集時,能放得更開一些。」自然而然的情況之下,成人的童心和小時候都還有著的夢想能力,會慢慢被召喚回來,而心一旦因此柔軟了,故事情節會再帶領讀者往更有趣的地方去。
找到自己生命中的開關
《不可思議先生故事集》裡還有許多趣味十足的篇章,是我家的兩位小讀者特別喜歡的。像是〈當影子的影子〉,他們也很希望自己跟阿笑咕一樣,有個「女生影子」,而且是勇敢又愛玩的女生,可以時常讓影子帶他們走到很多不知名的地方,讓影子變成主人。或許這是要鼓勵讀者勇敢做自己、不被身邊大人限制了自己可能的安排,林世仁說,「『女生影子』的角色是自然冒出來的想法,我寫完這個段落後再回看,也覺得是很好的安排。置換故事的主從關係,生命也有了更多可能,還會釋放出意想不到的能量。」他始終認為,身邊其實有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正在發生,只要你有能力點出來,每個事件就可以是有趣的故事,就像五官具備的不同能力,就像是一個個不同的生命開關,使用得好,生命的故事就能發展得巧妙。
〈認養名字,誰要認養一個名字〉也是小孩覺得有趣的段落,他們特別喜歡故事裡的小狗那串長長的名字。只是在有趣的故事之後,他們忍不住跟我討論了關於命名、取綽號、貼標籤這些常在學校裡發生的事,這是他們都不喜歡的;但還好阿笑咕最後為小狗換了一個溫暖的名字,讓小狗認定自己是有價值的狗、是值得被尊敬、被疼愛的生命。林世仁認為,這樣的想法和討論的確很重要,名字是一種認定自己的方法,也是標示他人的工具,比如傳統社會裡,被給予名字的對象得要承擔命名者的期待和想望,像是「招弟」、「添財」;但是名字其實可以是有力量的,如果擁有陽光般溫暖的心去找尋自己名字裡正向的部分,也可以成為設定自我角色的方法,而不一定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因此就算是綽號、小名、筆名、藝名,每個人都可以撕掉別人給的標籤,為自己設定生命的方向。
故事還沒結束,只是暫時休息一下
故事的結尾提到:「我們海拉雅人,天生就是夢的創造者。一代接一代的海拉雅人,到了適當時間,就會進入這片金色大海。我們在這裡造夢,打造心之島,一代接一代。」;「人都活在兩個世界,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世界,我們海拉雅人的使命,就是把心中的世界打造出來。當大會合的日子來臨時,眼中的世界會和心中的世界合而為一。」而那一天,會是什麼時候呢?
這個結尾讓人想起電影《永遠的一天》,人的生命或許都有那麼「一天」被刻著記在腦袋裡,怎樣也忘不掉,只是年紀越大,虛構的成份或許越多,但無論如何都是不可取代的。這個「大會合」之日的來臨,似乎也有類似的印記效果?
所以每個人的生命中,「心中的世界」和「眼中的世界」的會合之日,必然不盡相同;只要願意啟動,每個人都有機會感受到那一天的來臨。林世仁說,「那一天,可能有某個東西觸動了結合的時刻,觸媒是什麼?每個人都不一樣,那是個祕密,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不可思議的個體。」
書中插畫〈比101大樓還高〉(繪圖/川貝母 提供/親子天下)
更多林世仁作品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