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性平閱讀.閱讀性平

【諶淑婷|繪本告訴你怎麼教小孩】男生女生有差嗎?

  • 字級



雖然我的兒子擁有生理男性的性別特徵,但從他開始發展語言、有了自主意識後,被誤認為是女孩的機率遠高於男孩,因為他堅持不剪髮,喜歡紅色與粉紅色的衣服,加上幼兒五官身形本來也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總有人逕自喊著:「妹妹、妹妹」或是略待遲疑問:「他是男生女生?」

被問久了,兒子也生氣了,「我不是男生,也不是女生,我是OO(他的名字)。」這個回答可真好!他教了我一課,從此對於「男生?女生?」的詢問,我們都能微笑回答:「你叫他OO就可以了。」雖然偶爾還是逃不過長輩的訕笑,或是路人、店員追問,但我也有了反問「男生女生到底哪裡不一樣?」的勇氣。

記得幾年前高人氣親子部落客開團購賣廚具玩具時,特地寫了「簡潔時尚的中性設計,小男生玩扮家家酒,小女生玩停車場也不彆扭……」呃,是爸媽彆扭還是孩子彆扭?我從沒看過孩子拿著玩具時會露出彆扭的表情,彆扭的是成人啊!例如兒子嚕車時,長輩滿意的說:「男生就是愛玩車。」但下一秒小表姊加入,長輩立刻改口:「這女生真的太好動,怎麼都不愛玩娃娃。」這些話才會讓我坐立難安。

尤其近日性別也與體罰有了新連結,親子教養暢銷書作家寫文明言,若生女孩最好不要體罰,因為女孩同理心強、容易溝通,且觸覺敏感強,會因為痛產生恨意,加上細膩敏感,所以容易記仇;而男孩同理心弱、好奇心強,觸覺較不敏銳,被打了可能還覺得不痛。

作家堅持有其科學研究根據,我只驚訝於這種單純權力關係不對等所造成的暴力行為(沒人會因為同事做錯事就打他手心吧?)、成人自我情緒失控的問題,可以與性別特質扯上邊。況且,性別角色與性別特質是否如一般大眾所想的那麼單一、絕對呢?

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二版)

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

我想這位作家需要認識三位兒童,一位是薩琪,一位是奧力佛,還有威廉,在《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從小男孩馬克斯的視角出發,過去他相信有小雞雞的人比較強壯,那些沒有小雞雞的女孩,只會玩洋娃娃、畫小花小草……可是薩琪不一樣,她會爬樹、打架,馬克斯想,薩琪一定是「有小雞雞的女生」!

別取笑馬克斯喔!因為不久之前,我才聽聞一名曾經勇敢反抗體制教育的男性,公開抨擊女性當總統就是不夠有魄力、不夠有肩膀,也不敢打打殺殺。一直以來,我們所受的教育就是如此,彷彿小雞雞是什麼能力與力氣泉源,女性注定社會地位居次。前陣子家裡辦喜事,需要小男孩幫新娘子開車門,我問長輩,沒有男孩的家庭能不能用女孩代替呢?長輩理直氣壯回答:「借也要借一個(小雞雞)來!」

對馬克斯來說,有小雞雞代表是強壯的一方(圖/《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內頁)

馬克思一直覺得薩琪是「有小雞雞的女生」,去海邊玩的這一天,他卻發現意外的事實(圖/《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內頁)


奧力佛是個娘娘腔

奧力佛是個娘娘腔

《奧力佛是個娘娘腔》中,奧力佛喜歡跳舞,玩變裝遊戲,常常被同學取笑是娘娘腔,但在一場舞蹈比賽後,原本擔心會被嘲笑的奧力佛竟然發現,教室牆上寫著:「奧力佛是個大明星!」

我喜歡這個故事,因為奧力佛沒有得名,不需要像設計師吳季剛一樣成功,才能被肯定——「看吧!男孩子也可以玩洋娃娃。」不管孩子興趣與長處是什麼,都不需要以性別區分,不應該被譏為娘娘腔或男人婆,更不需要「成功、卓越、出人頭地」才能證明自己沒有錯。


奧力佛喜歡扮裝、跳舞,卻因此被嘲笑是娘娘腔(圖/《奧力佛是個娘娘腔》內頁)


威廉的洋娃娃

威廉的洋娃娃

《威廉的洋娃娃》講述著相似的故事,很想要洋娃娃的威廉,被哥哥笑噁心、被鄰居罵娘娘腔,爸爸也只肯買別的玩具給他,直到有天奶奶終於幫他實現了願望,他愛死了屬於自己的洋娃娃。

至於威廉是否如奶奶所說,喜歡洋娃娃是為了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爸爸?或是如某些專家所詮釋的「因為缺乏家庭關愛,所以將情感投射到洋娃娃身上」?還是純粹就喜愛這類型的玩具?就留給家長們和孩子一起討論吧。

威廉最想要的禮物是洋娃娃,卻因此被他人嘲笑(圖/《威廉的洋娃娃》內頁)


成為母親的這幾年,我常在各親子教養的網路平台上看到家長陷於傳統性別角色與性別特質的困境,最常見的,就是女兒拒絕穿裙子、堅持剪短髮,兒子想要穿裙子、留長髮、行為太過溫柔、個性害羞。焦急的家長擔心,若不及早「糾正」,會不會導致孩子性別角色過於模糊,是否該強迫修正?會不會影響日後人格發展,或導致孩子進入學校後,因穿著打扮與他人不同而遭受同儕排擠、欺侮?

我想告訴這些家長,我們能做的不是糾正衣著、修正行為或帶孩子去看醫生,好讓他們更符合社會的「一般觀感」,而是去強健孩子的心,身處於這個無法讓人人理解自己的世界,如何真實地與自我共處,是你能陪著孩子走的一段路而沒有這些煩惱的家長們,更需要時時如此提醒自己與孩子:和別人不一樣沒有任何是非對錯,只是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你對高矮胖瘦的標準不是他人的、我的興趣也不會和你相同。

My Princess Boy

My Princess Boy

我想《My Princess Boy》(我的公主男孩)很值得一讀,這本書幾年前曾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新星學校(Nova Classical Academy)引起軒然大波,這所辦學優良、必須抽籤才能入學的好學校,出現了一名自認是女生的男學生,家長希望校方能在教材融入「跨性別」概念。校方也考慮推廣這本繪本並增設性別友善廁所,卻引起其他家長反彈,最後孩子轉學,家長控訴學校已違反反霸凌法律。

當初那群反對家長的擔心大致是:「孩子問我選擇當男生、還是女生,怎麼辦?」「女兒上廁所被男同學偷窺怎麼辦?」尤有甚者,還有人自認中立的提出:「每個人都有差異,可以認識、尊重,但不需要過度關注彼此差異,甚至大張旗鼓地修改政策。」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又沒有這些問題,為什麼要被迫認識跨性別與尊重多元性別特質的教育?

這讓身在台灣的我們聽來十分熟悉,為什麼社會要用修改《民法》這麼爭議的方式來處理同性婚姻問題?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上幾本繪本找到答案,而且仔細想想,異性戀的權利並不會因修法而減少啊。而拒絕接納多元的人,是不是正因為:在同儕間被排擠的不是你、在校園裡被霸凌的不是你、被侵害權利的人也不是你?


  延伸閱讀  
1. 「你是要一個死去的兒子,還是要一個快樂的女兒?」──番紅花和女兒從《背離親緣》談「跨性別」
2.
李屏瑤:後來,我終於學會了如何去愛
3. 陳思宏:書本、電影鑄成的盾牌

薩琪4書:法國性別教育圖畫書

薩琪4書:法國性別教育圖畫書

愛,讓孩子做自己:我這樣教出季衡與季剛

愛,讓孩子做自己:我這樣教出季衡與季剛

放了牛,他們自己會吃草:迷路媽快樂fun養,孩子獨立自主又自信

放了牛,他們自己會吃草:迷路媽快樂fun養,孩子獨立自主又自信




諶淑婷

曾任報社記者,現為「半媽半X」自由文字工作者,偶爾在從小長大的社區賣菜。育有一兒一狗四貓,關心兒童與動物的權益與未來生活環境。合著有有田有木,自給自足:棄業從農的10種生活實踐 》《餐桌上的真食:用腦決定飲食風景,吃出環境永續 ,以及《遜媽咪交換日記》

OKAPI專訪:成為你孩子的夥伴!爸媽也要不斷學習修正生產是媽媽與寶寶的第一次合作
OKAPI專欄【繪本告訴你怎麼教小孩


遜媽咪交換日記:一樣的育兒關卡,不一樣的思考

遜媽咪交換日記:一樣的育兒關卡,不一樣的思考

迎向溫柔生產之路:母嬰合力,伴侶陪同,一起跳首慢舞

迎向溫柔生產之路:母嬰合力,伴侶陪同,一起跳首慢舞

餐桌上的真食:用腦決定飲食風景,吃出環境永續

餐桌上的真食:用腦決定飲食風景,吃出環境永續

有田有木,自給自足:棄業從農的10種生活實踐

有田有木,自給自足:棄業從農的10種生活實踐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媽媽也有可能後悔當媽媽

催生大軍總說「生了就會愛了」「母愛是天生的」,但有許多人在當了媽媽後發現:母愛真的不是內建功能。

117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