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這個男人,每天用早餐表達對另一半的愛──專訪《對稱早餐》作者麥可.齊

  • 字級



《對稱早餐》作者麥可.齊(左)與他的伴侶馬克(圖/悅知文化提供 ©Joseph Ford)


對稱早餐 :一切都是為了愛【附「對稱表白書腰」】

對稱早餐 :一切都是為了愛【附「對稱表白書腰」】

在 Instagram上分享早餐照片,因為超強的對稱構圖、完美擺盤、華麗菜色聲名大噪的麥可.齊(Michael Zee),從不吝於用料理表達對另一半馬克的愛。

這本食譜書《對稱早餐 :一切都是為了愛》中文版上市時,麥克也接受我們的越洋訪問,除了提到他們與早餐的美味關係,做菜的靈感來源,也透露了他在倫敦採買食材的好所在。

以下是這次的訪談:

Q:是什麼原因讓你如此投入早餐,而非一般人重視的晚餐時光?

麥可.齊:早餐有如投入一天的跳板。在工作前,我和馬克會有一段共享的時光,兩人好好坐下並分享前一天發生的故事,談的也許是我們前一晚太累而沒聊完的事。在我們日常忙碌於生活與工作事務之餘,這是我們生活共同重疊的方式。 對我來說,早餐是如此踏實而真切的事,我們可以穿著家居拖鞋,只是沉靜地坐著,不同於午餐和晚餐的繁忙,而是好整以暇地度過屬於我們的時光。

Q:你通常怎麼規劃兩人的早餐菜單?

麥可.齊: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能啟發我的靈感。 最近我們有一份早餐,就是從美國樂團「超級流浪漢」(Supertramp)的一首歌曲〈早餐〉所啟發的,歌詞是這樣的:

Could we have kippers for breakfast
Mummy dear, Mummy dear
They got to have 'em in Texas
Cos everyone's a millionaire
我們可以吃醃魚早餐嗎
親愛的媽媽,親愛的媽媽
在德州的人們都得吃醃魚
大家都是百萬富翁

《對稱早餐》中,我提到關於電影及出國旅行給我的靈感,其中不僅有我個人的回憶,也有突如其來的啟示。光是盤子上的形狀或顏色,往往就能啟發我一道料理的靈感。 菜色上的安排有可能是幾個月前就想到的,像是生日的場合,甚至也有可能是全然沒有計劃的,大部分的時候我都是即興發揮。

麥可在倫敦的廚房重現了與馬克在印度旅行的美味回憶,這是「孟買香料馬鈴薯漢堡」麥可在倫敦的廚房重現了與馬克在印度旅行的美味回憶,這是「孟買香料馬鈴薯漢堡」


Q:與其說這是一本早餐的饗宴,看來更像是愛的饗宴,在這些早餐裡,有哪幾道是你與馬克的最愛?哪幾道料理對你們有特殊的意義?

麥可.齊:當我第一次見到馬克時,我就用著迷的口氣問他:「這個荷蘭語怎麼說?」或「在荷蘭這東西叫什麼?」等問題。從英國到他的家鄉只需要45分鐘的航程,但英國和荷蘭卻大大不同。 他最喜歡的早餐之一是「hagelslag」,就是將巧克力米灑在抹有奶油的麵包上,這對我而言太新鮮了! 現在我也超愛吃的,但對於馬克來說,這份早餐對他而言還有許多美妙的童年回憶。

麥可為馬克特製的荷蘭家鄉味早餐「hagelslag」。麥可為馬克特製的荷蘭家鄉味早餐「hagelslag」。


很有趣的是,我和馬克最難忘的是料理就是「班尼迪克蛋」了。 那時我們在紐約吃了一頓美好的晚餐,但那份班尼迪克蛋實在太糟了,甚至我們吃完覺得很不舒服。 有時碰到這樣的事,我就會想來做我自己的版本,讓它更接近完美,所以那時我就做出了生命中第一份班尼迪克蛋。 它算是一道相當複雜的菜色,而其中有很多元素只要稍稍忽略就可能會出錯。

(插入副件照片1。馬克做的早餐:班尼迪克蛋與義式培根佐荷蘭醬、自製佛卡夏麵包,飲料是血腥瑪麗。照片來源:https://www.instagram.com/symmetrybreakfast/ )班尼迪克蛋與義式培根佐荷蘭醬、自製佛卡夏麵包,飲料是血腥瑪麗。


Q:在你分享的早餐照片中,除了食物令人垂涎欲滴,餐具也非常吸睛。可否談談你挑選餐具的考量?

麥可.齊:這幾年來,我一直對各式各樣的餐具著迷不已。 我之前在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V&A)工作,那裡有世界上最完整的陶瓷收藏品,我可以花上好幾個小時瀏覽畫廊,那種心情有如購物般令人亢奮,我可以好好挑選我的最愛。 陶瓷的奇妙之處在於可以如此永恆,保存幾百年都沒問題,但只要一個不小心,那個時刻就會破裂成無數碎片。

我喜歡的陶藝家很多,像是Billy Lloyd。他們讓陶瓷像語言般創造了對話的表面,並成為盛盤的美麗器具。

(插入書中p67或p211的空盤照片。圖說:麥可認為好好挑選餐盤的大小、顏色,就是開始表達愛的時候)精心挑選餐盤大小、顏色,就是開始表達愛的時候。圖中餐盤為陶藝家Billy Lloyd的作品。


Q:如果有機會讓馬克為你準備早餐,你會希望吃到什麼樣的料理?

麥可.齊:馬克根本不會做菜。我想,如果他來幫我做早餐的話,應該會很像自助餐的型式,會有鬆餅、格子鬆餅、火腿、起士和麵包,附上各種樣式的抹醬,還有蓮花餅、蜂蜜、果醬等,當然還有灑上巧克力米的奶油麵包!

Q:你的一天都是怎麼開始的?這個早餐計畫在instagram上備受關注,有為你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嗎?

麥可.齊:早上六點到十點是我的料理時間,我得要備料、料理,接著為早餐擺盤,再快速地用我的iPhone來拍攝,接著吃早餐,然後吃飽後再來發文,接著收拾碗盤。 然後,我就可以自在地研究新的食材,並安排我的一天。 唯一生活上最大的變化,就是我們不會再選擇搭早晨的飛機出國了!

Q:你的粉絲也很熱衷於跟你分享自己的早餐創作,與他們的互動中有讓你難忘的故事嗎?

麥可.齊: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一封電子郵件,來自一位曾有飲食失調但正在慢慢恢復健康的年輕女子。 她告訴我,她正努力要讓自己多方嘗試新的食材和口味,她每天都來看我的Instagram,讓她獲得許多靈感和想法,讓她嘗試新的東西,這點真的讓我很感動。

Q:哪一樣料理是你想做還沒做的?

麥可.齊:在倫敦的我們真的很幸運,選擇上如此多樣性,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新鮮食材。 我一直都有幾道想嘗試做看看的中式料理,但一直到幾週前搬到上海時才開始動手。我希望品嘗上的初體驗,可以是經由專業廚師甚至是深知道地口味人士所認可的,因為有時候只是照著食譜的做法,其實口味上會很不一樣。

麥可有著一半中國血統,從小對中式早餐不陌生,非常愛吃包子。麥可有著一半中國血統,從小對中式早餐不陌生,非常愛吃包子。


Q:你的多重文化家庭背景,似乎是你的料理天份來源,能不能聊一下家裡的飲食習慣與開餐館的經驗,對你有什麼樣的影響?

麥可.齊:我在利物浦長大,我的祖父來自上海,而我的母親是蘇格蘭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的祖父移民時,不久之後他在利物浦這個城市開了中國餐館(但餐館的食物專為西方的味蕾所設計)。

當我還是一個孩子時,我會在家族的餐館做一些幕後的工作,像是把貨車的東西下貨,如超大包的馬鈴薯和全盤鮮魚的托盤等。 我的工作就是要和我的兄弟姐妹們準備各式蔬菜、做一些瑣碎的事務。 如果要說這些事教會我什麼,就是我從小時候就習得一種在廚房之中的舒適和自信。那時的我會看著爸爸親手去除魚鱗和魚腸,而我的朋友只看過冷凍庫拿出來的魚。我不記得是什麼學會如何使用刀具的,但卻清楚記得看父親料理的那些畫面。

Q:你們的早餐充滿世界各地的風味,你採買食材的私房名單是

麥可.齊:在倫敦,我最愛去的地方是比林斯門魚市場(Billingsgate Fish Market),每個真正熱愛食物的人都會覺得造訪此處是極為美妙的體驗。這裡的倫敦風味有新有舊,並且完美交融,價格也很親切。我建議大家離開前一定要造訪「皮奇餐廳」(Piggy's Café),他們有絕妙的扇貝料理與培根卷。

我也很喜愛一個在多爾斯頓(Dalston)的土耳其美食中心(TFC),它離我家很近,有一切你想要找的中東或阿拉伯風味料理的任何東西。他們還有一個美妙的麵包店,供應新鮮的芝麻圈麵包(Simit)果仁蜜餅(baklava),甚至更多種類的麵包都有。

麥可做的這道「土耳其薄餅」材料就來自倫敦Dalston區的中東食材雜貨店麥可做的這道「土耳其薄餅」材料就來自倫敦Dalston區的中東食材雜貨店


最後一個地我只去過兩次,但我相信很快就會再次造訪了,就是上海延慶路末端的市場。我們上一次去是2016年6月,我們在哪裡吃了一頓美味的早餐,有生煎包和豆漿。我們會在法國租界附近的某處落腳,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我們就會搬到上海,大家很快就會看到我在附近留下的足跡了!

豆漿上海延慶路市場的生煎包和豆漿(圖片來源/ symmetrybreakfast


♥ 來逛逛麥可.齊的 Instagram「symmetrybreakfast」!


  延伸閱讀  
番紅花:心裡如果沒有愛著什麼,做出來的菜是寂寞的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週末總得好好吃早餐】檸檬法國麵包+香料馬鈴薯塊+優格榖片佐自製草莓果醬(食譜+步驟)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如何告訴孩子,人生成就無關性別?

    需要讓性別發展更自由、讓平權成為事實。最根本的,是讓男孩及女孩從小知道,夢想無關性別,能力也無關性別,這樣的認知來自學習楷模的存在與否(可以是樂於工作的母親、可以是各領域的傑出女性),當然也來包括孩子們讀到、看到的文化產物對性別的刻劃。五篇文章,帶你重新思考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性別謬誤。

    3208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如何告訴孩子,人生成就無關性別?

需要讓性別發展更自由、讓平權成為事實。最根本的,是讓男孩及女孩從小知道,夢想無關性別,能力也無關性別,這樣的認知來自學習楷模的存在與否(可以是樂於工作的母親、可以是各領域的傑出女性),當然也來包括孩子們讀到、看到的文化產物對性別的刻劃。五篇文章,帶你重新思考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性別謬誤。

320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