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不只聊漫畫】萌蠢亦是百合王道:談《SQ:從你的名字開始》與《安達與島村》

  • 字級



帥氣到令人怦然心動──這是我對《SQ》的主角孫璟的想法。一頭黑髮、身材高挑瘦長,個性隨性不羈,平時跟哥兒們是籃球咖,身旁總圍繞著女孩。追求起鄰校的軟萌妹子秋瞳(其實是高二學姊),時而傻氣爆衝、時而沉穩地撩妹(然後被友人吐槽臉都紅了)──呃啊,假如孫璟不是名帥氣女孩子,而是單純的高中男生,我會不會覺得就沒現在如此萌,如此可愛呢?

SQ從你的名字開始

《SQ從你的名字開始》的孫璟(左)與秋瞳(右)

會知曉壇九《SQ:從你的名字開始》,是因噗浪河道上的截圖轉貼,記得《月刊少女野崎同學》也是這樣認識的。無論是四格漫畫(野崎)或條漫(SQ),在網路時代,分享時總佔著些許媒介優勢。特別是《SQ》人物清爽可喜,看著他們嬉鬧互動,內心總浮現對於校園生活的懷念(很奇妙的是,那是幼時閱讀少女漫畫時,對於浪漫有趣又充斥各種心跳悸動的高中校園的憧憬,畢竟走過現實高中一遭,嗯,不到難以忍受,但我的高中時代的確不是彩色的啊)。加上跟著其他網路同好,一同討論漫畫笑點趣味,為角色可愛度讚嘆連連,不知不覺就累積了好感。

對我來說,《SQ》是一部調性拿捏上,非常精準的作品,它很微妙地脫離現實,又抓到萌感,之所以說脫離現實,是因為這並不是一部女同志漫畫。孫璟對個人性向,沒什麼迷惘可言,追得超直接的,喜歡女生也坦率地告知好哥兒祁放,而後者亦配合乾脆,製造相處契機、加油打氣。至於被追求的秋曈呢?她多少感受到對方意圖,卻也沒有因孫璟是女孩子而產生猶豫,而是單純地害羞,靦腆害臊。女女相戀的特殊性,在這部作品被輕輕放下了,或者說,從未被高高舉起過,少數點得比較明的橋段,也僅僅是與好友的戰略分析:

祁放:「怎麼追女生?我覺得男女之間情況不太一樣吧。如果我老是在一個女生身邊繞,即使不去特別做什麼,也會顯得我對她有好感。因為性別差異本身造成了這種微妙的曖昧氣氛。但妳不同,妳是女生。」

孫璟摀住臉:「……反而做什麼都顯得很正常。」

祁放:「雖然前期接近時這也算是優勢,但定位被卡在『朋友區』的話,之後就會很難辦。」

孫璟:「…….」

少女之愛:台灣動漫畫領域中的百合文化

少女之愛:台灣動漫畫領域中的百合文化

要分類的話,《SQ:從你的名字開始》可被歸為百合漫畫,何謂百合?根據楊若暉《少女之愛:台灣動漫畫領域中的百合文化》一書:百合一詞,最初在日本,是因男同性戀雜誌《薔薇族》的編輯長伊藤文學,為了製造與「薔薇」(指涉男同性戀)的對照語而生。此詞彙在引進華文圈之時,被賦予了精神戀愛的聯想,而同樣象徵女性之間戀情的GL(Girl's Love),則傾向女性明確的愛戀與肉體關係。很有趣的是,女同性戀元素在華文圈的百合討論中,往往被巧妙移除、帶過了,這或許是為了迴避中國官方網路管理員所規範的敏感議題,以及追求ACGN二次元審美下的結果。然而,凡事皆有例外,百合既有像《SQ》這種清清淡淡,絕口不正面提女同志的作品,也有以平實手法描繪現實女性同性戀情的《變調的旋律》《青之花》。一味地區隔現實/ACGN(架空)的差異性,反是定義狹隘而放棄更多可能性。

只不過,就作品意圖來說,壇九只是想畫一部颯爽明快的百合漫畫吧。看那帥氣女子撩妹,臉紅心跳、害躁純情,不禁叫人想奔跑起來,燃燒多餘的青春熱量。就比如那精湛又暗示性十足的微信對話:

孫璟:多喝點熱水,頭髮記得吹乾。

秋瞳:孫璟好體貼~

孫璟:……

孫璟:不是對誰都體貼。

有沒有很會!撩妹就是這樣啊,暗示只有你我才會這樣提醒、這樣惦念的戀人級專屬特權,卻又不會強調過度,簡簡單單一句話,就讓人無限遐想,撩動曖昧情愫,為萌萌對話而翻滾。不得不說,孫璟妳既然有這樣的本事,為什麼一開始在相識時,會搞成那樣?活像癡漢似的搭訕失敗,爾後還讓對方怕到拔腿就逃?只能說,人都有犯蠢的時候吧。(遠目)

《SQ:從你的名字開始》內容颯爽明快,甜蜜互動讓人萌到無以復加(圖/《SQ:從你的名字開始》內頁)


安達與島村 (1)

《安達與島村》的島村(左)與安達(右)

《SQ》互成對比,則是入間人間的輕小說《安達與島村》。小說描述互為不良少女的兩人,於體育館二樓翹課時結識,她們百無聊賴打著桌球,聊著不能稱得上熱絡,卻也不至於尷尬乏味的對話,雖沒有明確約定,卻又互有默契地一同來到這兒,共度白日到校時光。然而,本來悠哉舒適又慵懶的關係,漸漸的有所改變,從安達夢到自己親吻島村開始。

之所以說互成對比,是因為安達對於自己喜歡女生這件事,絕非坦然接受,反倒不知所措。小說裡面,處處可以看到她努力合理化自己情慾,卻又對其他女生跟島村說話的不是滋味。追求者(安達)在心態上極力自我說服,被追者(島村)則凡事往「彆扭朋友」、「好像多了個妹妹」去詮釋,兩人對於關係的一再界定跟思索,散發出一股小心翼翼。恰好與《SQ》的不加思索、一下就接受「我喜歡她」相反,是內斂悶騷同時,內心情感引擎開到最大的費盡心思。

是的,費盡心思。當小說的視角輪到安達後,可以見到她所有的慌張、怪異、摸不著頭緒的舉動下,都有著絞盡腦汁的幕後心路。她可以頭熱熱的一整天,只為了島村輕觸自己額頭,可以為女生之間牽手會不會太古怪而掙扎猶豫,有時候放膽牽了手,卻又一下子就軟弱下來,內心慌亂著:啊啊啊這樣做果然還是很怪,可是突然放開來又很奇怪,島村到底會怎麼想?看到她那樣燃燒著能量/腦力,不必運動就疲憊到極致,反倒深刻地體悟到:這就是青春,不,這就是愛啊!

《安達與島村》明明不輕易承認我是女同性戀,然對肉體碰觸的渴望、想成為特別的人,卻有著一目瞭然的誠實。小說將同性情誼的猶疑,巧妙剝除了社會性,停留在情感互動的層級。兩個女生這樣做會不會很怪?這樣的疑惑是有的,但安達在此階段,仍沒有餘力去處理自我認同。比起外在世界的承認、接納,光是成為島村最要好的朋友,就占據她大半心思,對於女同性戀的看法云云,尚未達到她能處理的等級。

可正因是女生,同性之間的肢體互動較為親密,平日做為朋友,放學去逛街、假日約會也不算特別,所以,安達幾度提出交往試探:要不要共度聖誕節、情人節要不要交換巧克力?對情侶儀式的嚮往,透露出她想確認關係的執念。固然並未真正告白,然藉由共度節慶,得到異於一般朋友的滿足感。一邊約會,一邊竭力克制,卻隱藏不住激動歡欣,《安達與島村》的青春愛戀興味,同樣是清爽可喜,只不過……更偏清淡一些?

《安達與島村》在內斂悶騷的同時,內心情感引擎其實開到最大,每個舉動背後都費盡心思。(圖/《安達與島村》內頁)


清爽、清淡、努力、認真……,這些適合形容此兩部百合作品的詞彙,又有著細小且迥異的滋味。相對於節奏明快、精準捕捉怦然心動共通性的《SQ》《安達與島村》在情感上有著平靜日常的緩慢推移。閱讀當下,能感覺到時間的流動是極為遲滯、溫吞的。兩人說不上互有默契,彼此合拍,起初對話時,更是能感覺到某股乾澀、平淡。然而,乾澀歸乾澀,彼此都想延續話題及情誼的努力,卻踏踏實實被帶上來,絕非相談甚歡,卻又彼此惦念、在意,種種拿捏,幽微細膩到近乎強悍的程度。小說的推進貌似平靜無波,然稍一回顧,會發現安達跟第一集初登場時,簡直擁有不同的人格,點滴變化著實存在著。

更有意思的是,《安達與島村》尚有隱而未顯的青春脹痛,就若兩人說不上目的為何的翹課之舉,既無明確的反叛意義,也未存在對升學體制的批判,就連回去上課,亦只是「這樣怠惰下去好像不行呢」,卻又稱不上積極努力的勉強回歸學生本分。可作為讀者,卻彷若能接受這種懶散下的幽微反抗(當然偶爾想吐槽說你們也不過是犯懶而已)。無論是翹課,又或者思考該送什麼巧克力,大塊大塊的時間被百般無聊地打發掉、被奢侈浪費掉。就連對於青春期同性情誼的青澀曖昧煩惱勁兒,也在為其拚命/用腦程度而苦笑的同時,萌生出「唯有青春期才能這樣浪擲光陰啊」的羨慕。

可是,大片時光的怠惰、消耗,不正是青春期特有的能量運轉嗎?能夠單單純純的,談著戀愛,為了心上人而奔跑、思索到頭暈目眩。貌似愚蠢,卻又萌萌的──是呀,萌蠢正是青春戀愛王道!少女們,盡情享受煩惱吧。

《安達與島村》系列作品  
安達與島村 (1)

安達與島村 (1)

安達與島村 02

安達與島村 02

安達與島村 03

安達與島村 03

安達與島村 04

安達與島村 04

安達與島村 (5)

安達與島村 (5)

  更多百合向作品  
﹝變調的旋律﹞
變調的旋律 1

變調的旋律 1

變調的旋律 2

變調的旋律 2

變調的旋律 3

變調的旋律 3

變調的旋律 4

變調的旋律 4

變調的旋律 5

變調的旋律 5

變調的旋律 6完

變調的旋律 6完

﹝青之花﹞
青之花套書 1+2

青之花套書 1+2

青之花03

青之花03

青之花04

青之花04

青之花05

青之花05

青之花06

青之花06

青之花07

青之花07

青之花(08)完

青之花(08)完




作者簡介

雜食閱讀者,喜歡奇幻、推理,出社會以來閱讀越發輕量化,耐性越來越薄,迷戀車上補眠與熬夜,很怕對世界失去興趣。
OKAPI專欄:【輕文學連線⚡⚡】

>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李琴峰特輯】作家是永遠的異鄉人:首位獲得日本芥川獎的臺灣作家 李琴峰

    「之所以能存活之今,我仰賴的是知識與文學的力量。知識賦予我客觀視野,使我得以抽離自身體驗,在時間與空間上拉開距離,客觀看待自身的處境與狀況,同時也獲得了摸索自身苦痛根源的線索;文學則賜予我表達的手段,使我得以將自身的絕望、無力、憤怒、憎恨、憂煩、苦悶等主觀情緒,加以消化昇華。」─摘自李琴峰獲獎演說文

    2923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李琴峰特輯】作家是永遠的異鄉人:首位獲得日本芥川獎的臺灣作家 李琴峰

「之所以能存活之今,我仰賴的是知識與文學的力量。知識賦予我客觀視野,使我得以抽離自身體驗,在時間與空間上拉開距離,客觀看待自身的處境與狀況,同時也獲得了摸索自身苦痛根源的線索;文學則賜予我表達的手段,使我得以將自身的絕望、無力、憤怒、憎恨、憂煩、苦悶等主觀情緒,加以消化昇華。」─摘自李琴峰獲獎演說文

292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