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年初四,OKAPI祝大家恭喜發財事事順心(拱手)。年假不知不覺也過了一半,話說大家不用上班,待在家裡的時間一長,桌上的火鍋是滾了又滾吃了又吃,拿零食伴嘴的手也彷彿有了靈性搬停不下來不聽使喚,眼看離開工只剩五天,好擔心回去上班時整個人胖了一圈,但是天氣這麼冷叫人離開溫暖的被窩沙發以遠離食物運動身體真是太難了啊~~~什麼?只要聽古典音樂就可以瘦身?讓OKAPI專欄作家焦元溥來告訴你,音樂與瘦身密不可分的關係!
音樂瘦身專家
焦元溥
1978年生於台北。不務正業的台大政治學系國際關係學士、美國佛萊契爾學院法律與外交碩士,也是不誤正業的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
自15歲起發表樂評、論述與散文,作品涵蓋樂曲研究、詮釋討論、技巧解析、音樂家訪問、國際大賽報導與文學創作。著有樂評選集《經典CD縱橫觀》系列三書、《莫札特音樂CD評鑑》、《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日文版首冊於2014年6月由Alphabeta Publishing發行)、專欄選集《樂來樂想》與《聽見蕭邦》《樂之本事》。
文字創作之外,焦元溥也擔任國家交響樂團「焦點講座」策劃,「20×10蕭邦音樂節」和「Debussy Touch鋼琴音樂節」藝術總監,台中Classical古典音樂台FM 97.7和Taipei Bravo FM 91.3電台「焦點音樂」和「NSO Live雲端音樂廳」廣播主持人,前者獲金鐘獎最佳非流行音樂節目獎(2013)。
在音樂的世界裡,變胖乃敬業之表現
【樂評焦元溥/獨家報導】十多年前,有次我看鋼琴家雅布隆絲卡雅(Oxana Yablonskaya)教課;女學生演奏的是貝多芬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而這位茱麗亞音樂院王牌教授顯然很不滿意學生彈出的聲音。幾番試驗,調整力道位置都沒用之後,雅布隆絲卡雅看著眼前苗條標緻的女孩,以無奈又帶著命令的口吻說:
「看看我,妳知道的,你想彈更好,就是要更胖。」
(Look at me, you know, the fatter you are, the better you play.)
由於本人活到現在也沒把鋼琴彈好過,自然也沒按照大師的指示操練。但嚴格來說,雅布隆絲卡雅的建議確實有道理。雖然瘦鋼琴家一樣能有美麗的音色,但同樣是自然重力,蹄膀和雞爪,下放的聲音本來就不會一樣(呃,我在說什麼)。若是幸而指尖厚實,長得像《日日多肉》裡面的盆栽,那幾乎保證會有好的音色。
雅布隆絲卡雅演奏李斯特改編的舒伯特藝術歌曲《水上之歌》與《紡車邊的葛麗卿》,果然所言不虛。 |
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是要講,體重真的不必然是問題。如果它可以幫助你的工作,你也喜歡它所帶來的幫助,那重一點有何不可呢?比方說,很多人對歌劇演唱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過重,英文俗語裡甚至還有一句「It ain't over till the fat lady sings」,就是拿歌劇(胖)女高音來做比喻(哎呀,真是沒禮貌啊),但要歌劇演唱家身材苗條(雖然不是沒有),究其根本常是強人所難。這和作曲家的寫作有關。例如威爾第發明了「高男中音」(high baritone)和「戲劇女中音」(dramatic mezzo)這兩種聲樂類型,前者比傳統男中音要能唱高三度,後者要在傳統女中音音域低音區演唱大段樂句。聲樂家為了要能唱出這些聲音,幾乎都要用上胸腔共鳴,而如此聲音聽起來特別具有威嚇性與自信感,適合表現威爾第歌劇中的政治角色,或是展現論辯滔滔的修辭語言。想唱出這樣的聲音就得運用相關肌肉,而要撐持這些肌肉,身材就不見得還能苗條。如果你發現許多威爾第男中音體型愈來愈往水梨形狀發展,我想那其實也算是敬業的表現。
但也有這種非常「不敬業」,身材好人又帥的威爾第男中音,請大家討伐之。 |
上述討論都是就音樂論音樂,但「專業」有很多種考量。2004年美國女高音沃格特(Deborah Voigt)被英國柯芬園皇家歌劇院解約,其討論就從舞台一路延伸到社會版面。當年沃格特的受邀劇碼《納克索斯島的阿麗雅德》(Ariadne auf Naxos)是其拿手好戲,她的演唱甚至著名到讓她被人戲稱為「Ariadne.com」。沃格特之所以被辭退,不是因為歌藝,而是重達160公斤的她實在塞不進劇中的黑色小禮服,無法表現導演要的現代時尚感。許多女高音以過重聞名,但因肥胖而被開除,還是如此名家,倒是史上罕見。
我在1999年首次欣賞沃格特演唱,除了對其優美音色和驚人音量印象深刻外,她的體型也的確讓我難忘:別說是黑色小禮服,就算是黑色窗簾,沃格特也不見得穿得下。她從小就胖,體重已經造成健康問題,多年來雖試過各種方式減重,卻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慘遭柯芬園解約後,她決定放手一搏,拿聲音當賭注,悄悄在原訂登台那天去醫院做了胃繞道手術。
這是2004年沃格特在電視節目上討論自己被皇家歌劇院開除之事。 |
手術後不到一年,沃格特復出舞台,再度成為熱門話題。又三年,她帶著輕了近60公斤的身軀,重返柯芬園演唱當年被剝奪的角色。我幸運地在沃格特手術前聽過她《女武神》之齊格琳德,剛復出時《飄泊的荷蘭人》之仙妲,又見證她在倫敦的甜蜜復仇。以前的她音量巨大,聲線易放難收,體重減輕後歌聲雖未若以往溫暖,銳利的新嗓音卻讓她得以展現昔日不足的張力,一來一往可謂得失互見。有了移動自如的身材,她成功挑戰要跳脫衣舞的妖姬《莎樂美》,唱了期待已久的《托絲卡》,甚至還能唱劇力萬鈞的《喬宮達》,最後拿下戲劇女高音的極致角色——華格納《指環》女主角布倫希德。這十年來沃格特的聲音愈來愈尖銳,再也沒回去以前的優美。這是胃繞道手術的結果,還是個人嗓音衰退使然,我自己並沒有答案。老實說,我開心見到沃格特活得健康,至少走路不致膝蓋發痛(帕華洛帝因為體重問題,晚年也因膝蓋受苦),但會讓我真正記得的,還是她手術前的美好歌喉。
減重後的沃格特演唱布倫希德 |
沃格特的例子提醒我們,有些人過重是先天體質問題。就像有人就是吃不胖,那不是因為努力運動,而是基因給他們的賜福。我認識一位也在OKAPI寫專欄的「學院派影評人」,生來就有完美處理甜品的能力,無論吞下多少蛋糕點心巧克力冰淇淋,不會胖,他就是不會胖。我知道這種人很少——當然很少,因為這不符合演化經驗。三周前的那場雪,相信大家記憶猶新。支持你在嚴寒冷風中活動的,不會是人魚線或六塊肌,而是包裹住你內臟,為你供給能量的脂肪。以「體脂肪8%(或7%、6%或whatever)」為標榜的健身教練與模特兒僅是承平時代的奢侈。要是冰河期突然來臨,他們會是第一批在天堂看顧大家的仙子。
【樂評焦元溥/獨家分析】承認吧,我們就是愛吃。我知道笛卡爾說過「友情和談話更勝美食」,但他應該是一邊吃著美食,一邊享受友情和談話。人類天生喜愛脂肪與碳水化合物,拒絕它們意味受苦。這世界已經有太多煩惱,沒必要再為自己添加束縛。但話說回來,除非面臨實際健康毛病,不然減肥或節食,本來就是個人獨享的生活遊戲。畢竟口口聲聲說要減肥的人,通常都不是真胖,自行製造的危機,最適合當尋常日子裡的調劑。思考下一餐要吃什麼或如何不吃,終究操之在己,成就感遠勝為兩岸關係或全球暖化解決問題。改變不了世界,至少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如果你真的要減肥,那麼以下幾點可以提供參考——
站著比坐著容易瘦
胖小提琴家雖然有,數量絕對不會比胖鋼琴家來得多,原因在於小提琴演奏家幾乎都是站著演奏(甚至也站著練習)。如果想要瘦,那麼就向這些站著演奏的音樂家看齊:去買個電腦增高架,過年後規定自己每天幾小時要站著工作吧! |
海明威不就是為了保持身材而站著寫稿?看看老帥哥豎立的榜樣,跟著這樣做準沒錯。
忙碌比不忙容易瘦
卡拉揚的晚期身影,與諾曼合作《崔斯坦與伊索德》終曲 |
另一個胖子很少的職業是指揮。除非真的吃喝太多或有疾病,指揮一方面多是站著,另一方面他們非常忙碌,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運動量其實很大。想想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就好了,這部可怕的歌劇不只要求艱深唱功,也要求非凡的指揮技藝,年輕的卡拉揚就是因為指揮此劇而被冠上「神奇卡拉揚」的稱呼。要全身投入 又必須掌控全局,那「忘我」與「警醒」之間的界線何其幽微,簡直會要人命——我可不是誇飾,就連卡拉揚自己都警告後進,有兩位指揮同行在演出《崔斯坦與伊索德》時,於同一樂段心臟病發。嗯,我們不必舉這樣激烈的例子,但如果你讓自己忙碌,忙到如同在舞台上指揮《崔斯坦與伊索德》,我想應該胖不起來。
有意志力減肥的人比較容易瘦
卡拉揚指揮威爾第《唐卡羅》,西班牙國王菲利浦的詠嘆調 |
我知道我講了一句廢話,不過既然提到卡拉揚,那就不得不多說說他的事蹟。在薩爾茲堡出生,受傳統德奧音樂教育的他,本來不會說義大利文,莫札特以外的義大利 語歌劇也非其所長。二次大戰後他因為曾受雇於納粹而遭盟軍禁演,禁演期間他持續鑽研音樂,還逼自己學習義大利文。卡拉揚定下計劃,要是哪天沒達到進度,單 字沒背好或文法沒學會,他就不吃飯。等到禁演期結束,重出江湖的卡拉揚如虎添翼,連威爾第和普契尼都成為他的拿手好戲。如果想要減肥,何不學習卡拉揚就挑個語言來學,或是規定每天要看50頁《尤里西斯》(80萬字!)、《戰爭與和平》(120萬字!!)與《追憶似水年華》(200萬字!!!)才能吃飯。這樣只要不餓死,最後不是身材變苗條,就是多學了新語言或多看了書,無論如何總是有收穫。
愛美的人比較容易瘦
我知道這句話政治不正確,因為「美」的標準本來就是一種政治。但很多人之所以減肥,就是因為愛美,或者需要美。歌劇女神卡拉絲(Maria Callas)的減肥故事堪稱經典,這位神奇的聲樂家不只歌喉出眾、詮釋過人,她還有非比尋常的美貌。那是藏在石頭裡的寶玉,而她要做的,就是清除石頭 ——也就是脂肪。 |
卡拉絲原本重達90公斤以上,竟在一年內減去36公斤,還完全沒有復胖。她的方法比卡拉揚還狠,就是「抄食譜」自虐:只要想吃甜點,她就拿筆出來抄食譜,或者看自己的食譜筆記「畫餅充飢」。唉,女神就是女神。如果卡拉絲沒有學習聲樂,我相信她會是非常出色的忍者。
這是減重前的卡拉絲
這是減重後的卡拉絲,飾演《茶花女》的女主角
常出門看表演的人比較容易瘦
卡拉絲告別演唱會,演唱《強尼史基奇》(Gianni Schicchi)之「我親愛的爸爸呀」 |
卡拉絲之所以下定決心減肥,原因在於這位追求音樂戲劇表現極致的藝術家,最後無法接受自己在台上的樣子。威爾第《茶花女》(La Traviata)首演之所以慘敗,除了男高音感冒,還因為女主角太豐滿。劇末病死倒在情人懷裡一段,她幾乎要把男主角壓垮,悲劇變成鬧劇來收場。 卡拉絲也唱《茶花女》,她不願讓自己的體型出戲。不只是她,這世上太多太多音樂家、表演家、藝術家,在舞台上燃燒自己、奉獻心力,努力付出追求完美。現場的魔力終究無可取代,他們也值得大家親臨現場。出門看場表演,讓自己活動一下,有益心靈也有益健康。食物雖然重要,但我們真的已經吃得太多。同樣是出門, 去看表演而非去餐廳大吃,或許是穩賺不賠的選擇。
所以,若真的覺得過年吃太多,你現在該知道怎麼做了。
(本文作者為減肥失敗者)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