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他們在島嶼寫作II │但唐謨讀劉以鬯】尋找劉以鬯

  • 字級



閱讀的書,將左右一個人的命運與現在。

【他們在島嶼寫作二】他們的文學時代:新世代創作者眼中的大師

【他們在島嶼寫作二】他們的文學時代:新世代創作者眼中的大師

所以必須更主動地思量,塵封已久的心,願意與誰深談敞開。

七位才華洋溢的創作者,挑選出七位島嶼上寫作的文學大師。
這些在他們心中經歷時間挑戰的大師,有文化氣味、有歷史繼承、有故事的日積月累,有革新的前衛。

經典並不遠,聽他們分享被觸及靈魂的時刻,激動找紙的路上,斷續寫下卻深刻的句子。

在資訊氾濫的洶湧裡,換下庸碌的過去。
讓真正能豐潤生命前進的創作,成為呼吸,成為未來。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文/但唐謨

《破週報》每週影評撰述。翻譯過猜火車》《春宮電影等小說。喜愛恐怖電影、喜劇電影、「藝術」電影,但是不喜歡太傷腦筋的電影。喜愛在家看DVD甚過去電影院。養了兩隻狗,超愛烹飪煮食。著有《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為OKAPI專欄【電影玩但但】作家。



尋找劉以鬯


如果不是王家衛、龍祥電影台、香港電影,我大概不會知道劉以鬯。香港是一段咫尺的天涯,我們有類似的歷史,都曾經是殖民地,中國革命的時候,比較有錢的難民為了逃離共黨流亡到台灣香港。劉以鬯作品中描述的五零,六零年代,香港跟台灣應該還很「要好」,大家手牽著手,一齊晉升「亞洲四小龍」。無奈我們中間隔著一道海,有劇作家說時間是兩地最遠的距離,海洋的距離也頗難超越,除非你能變成一條魚,可我也不是吹向大海的風。海洋和時間(歷史)無情地攪亂了我們之間的邊界。然而就像劉以鬯《酒徒》小說中的句子:「……放著一瓶憂鬱和一方空氣,兩杯白蘭地中間,開始了藕絲的纏。時間是永遠不會疲憊的……」香港和台灣就是那兩杯藕斷絲連的白蘭地,看起來滿搭,卻都在假裝驕傲,我們一會兒近一會兒遠,漸漸地就分離出了兩條路。台灣有了新電影,香港有了王家衛。

對倒的郵票(圖/電影截圖)對倒的郵票(圖/《他們在島嶼寫作II 》)

一個王家衛的概念,開啟了一整個劉以鬯的概念。劉以鬯說他看《花樣年華》搞不懂為什麼片尾要感謝他。原來《花樣年華》是《對倒》的番外篇。朋友把「對倒」這兩字唸作「對倒,四聲倒」,可是我卻很直覺地唸成三聲,覺得這樣唸聽起來比較有香港的感覺。「對倒」是郵票的專業字眼:一正一倒的雙連郵票,形成一種錯愕又和諧的構圖。於是有兩個毫不相干的人:一個是歷經世事的中年男子;一個是滿懷幻想的少女。旺角的街道上,這兩人從面對面的方向接近,進入了一家電影院,比鄰而坐,彼此互看了一眼,然後變成兩隻鳥「一隻向西,一隻向東」……這概念超級簡單,繁衍出了兩段人生,以及一部關於一個有夫之婦和一個有婦之夫的電影:穿旗袍出去買東西的蘇麗珍,和油頭西裝的周慕雲,也是這般地在陋巷中以慢動作速度漸近;這概念也超級浪漫的,兩個沒有關係的人,被作家的筆,硬是湊在一起了。從旺角到今日台北,六零年代的黑白片變成了彩色寬銀幕,走出西門町六號出口,一大堆人也「對倒」而過,多希望作家也為我寫個故事,讓我和某個有藕斷絲連潛力的陌生人也來延續一下。

蘇麗珍和周慕雲交錯的經典鏡頭

劉以鬯的文字世界,竟像是台灣的「對倒」。當時流亡香港的上海人,就是白先勇《台北人》裡那些尋尋覓覓的外省人嘛!他的故事裡盡是關於香港/上海的記憶;張愛玲《傾城之戀》裡的上海女人和南洋巨商被日本轟炸炸出了真感情;二戰時期的「日治殖民」台灣卻是被盟軍(美軍)轟炸。歷史的荒謬被劉以鬯寫進了書裡。和戰爭回憶平行著的是個邁向經濟大國,以及電影大國的香港。劉以鬯超愛在故事中提起電影,他們看各種中西電影,聽各種西方音樂。他書中提到了「卓比戚克」,我想破頭才想到他應該是50年代美國扭扭舞元老Chubby Checker 。香港的翻譯用法永遠是那麼富有異國情調,像是刻板印象中的「蘇西黃」,又讓我感覺到那和台灣對倒的平行時空。而電影真是香港的命,好像看一場電影就可可以改編/改變掉一個人生。劉老還花了超級長的篇幅把影評人罵到臭頭,我突然有一種被亂鎗打到的感覺

《酒徒》是劉以鬯的耍廢日記。這高濃度酒精含量的血脈從昔日香港一路流到已成歷史的師大公園,再流進越夜越美麗的紅樓酒吧。《酒徒》的文字隨機截取都文青到不行,非常台灣式的文青,劉以鬯他老人家根本是我們文青的教父。可是隱喻上的「醉」和真實的「醉」是不一樣的;即使想像力再豐富的文字,也無法在你的血管裡注入酒精。《酒徒》中習慣性地重複「一杯,兩杯,三杯,四杯」這句子,即使書中美句如雲,這句單調的話仍然讓我最有醉意。昔日中年文青耍廢,把口袋最後的鈔票帶去夜總會買白蘭地,對倒世界的台灣文青,頂多去師大公園留下一拖拉庫的啤酒罐,口袋裡還會有些閒錢。兩個時空兩個酒杯兩種酒精,又像是另一種的「對倒」。

《酒徒》的文字讓我如醉如癡,愛不釋手,「一杯,兩杯,三杯,四杯」,隱喻的文字的究竟還是無法滿足酒徒的酒量。容我引述書中最愛的一段文字,借花獻佛獻給西門町六號出口旁紅樓酒吧的酒徒們:

想忘掉痛苦的記憶嗎?
想忘掉記憶中的喜悅。

固體的微笑猶如冰塊一般,在酒杯裡游泳。

(本文同時刊載於中時文化副刊)


  關於劉以鬯  
原名劉同繹,字昌年,浙江鎮海人。1941年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曾在重慶、上海、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任報紙、雜誌編輯、主編;主要作品有《酒徒》、《對倒》、《寺內》、《天堂與地獄》、《島與半島》、《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短綆集》、《見蝦集》、《劉以鬯實驗小說》、《龍鬚糖與熱蔗》、《端木蕻良論》等。其作品《對倒》《酒徒》分別引發香港導演王家衛拍成電影《花樣年華》及《2046》

《他們在島嶼寫作II》劇照:劉以鬯《他們在島嶼寫作II》劇照:劉以鬯



  劉以鬯作品精選  
1.《打錯了》2001年,香港:獲益出版
全書收錄七十篇微型小說,其中五十七篇寫於六〇年代,原是報紙專欄作品,有濃濃港味:〈雪麗襲港〉裡面寫高掛九號風球仍得正常上班的故事,〈爭辯〉、〈我與我的對話〉則有作者一貫機鋒,反諷、問詰,現實卻比故事更荒謬乖張;名篇〈打錯了〉為深諳現代主義藝術之作,在對話中時間流逝,而命運因此截然不同。

2.《過去的日子》2001年,香港:百家
本書共收錄十一篇小說。〈除夕〉雖短,卻有對曹雪芹為何自毀書稿以及探討《紅樓夢》結尾的新詮;〈聖水〉則寫執著之誤人誤病;而〈白得像雪 黑得像墨〉則是作者擅長之男女情事鋪陳,結尾精彩,反撲成豹尾;另亦收錄〈對倒〉等名篇;值得特別一看是〈過去的日子〉,以半自傳筆法呈現一小說家人生,在或焦躁或潦倒的文字背後,有半生經歷浮沉。

3.《1997小說集》1984年,臺北:遠景
本書收錄六篇小說,其中〈蛇〉跟〈蜘蛛精〉取《白蛇傳》和《西遊記》片段改寫,視角與舊作截然有別,在當年相當前衛;〈猶豫〉從頭到尾皆以女主人公內心獨白為主,搭配大量自問無答的問句,情調特殊,而結尾的問句亦是刻意為之──她,仍在「猶豫」;在〈1997〉則用主人公有正妻但與外遇相識較早的處境,寫香港人即將回歸的焦躁。

4.《酒徒》2015年,臺北:行人
全書以意識流手法貫串,對文學標準極高的憂鬱主人公,選擇寫黃色小說如〈潘金蓮做包租婆〉營生,酒是他遁世的藥引,讓他勉強在人世直立行走;大量而的內心獨白交織對文學極高標準的苛求,再對比眼前必須交稿的黃色文字,沒有解脫之道,只能再求一醉。

5.《對倒》2015年,臺北:行人
本書用郵票「對倒」的特性暗示故事發展,小說分四十二節,從一條街的兩端,中年男人淳于白和少女亞杏對行,兩人擦身而過卻彼此毫無所悉;淳于白走在過去,而亞杏走在青春的現在。在最後四節,夢境引領他們走向同一張床,夢境消去時間,同樣擁有年輕身體的男女盡情交歡。醒來之後,世界仍是世界,時間繼續往前。


打錯了 酒徒 對倒


他們在島嶼寫作Ⅱ─文學大師系列影展

《他們在島嶼寫作Ⅱ─文學大師系列影展》售票

《他們在島嶼寫作》FACEBOOK專頁
《他們在島嶼寫作II 》電影預告


點此看更多《他們在島嶼寫作II 》瘂弦、洛夫篇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除了那些勇於表達想法的模範生,這些雄中青年的文采也不能錯過

畢業自雄中的作者林達陽、凌性傑持續活躍於文學圈,另外舉辦迄今超過二十年歷史的馭墨三城文學獎,由雄女、雄中、道明、新莊等高中共同舉辦,在此特選三篇優秀作品,邀你一同感受雄中青年的創作能量。

488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