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我們都渴望認同,因此在不同的生命歷程中努力尋找幸福和歸屬
作者:史黛嘻 / 2010-08-12 瀏覽次數(4178)
這件事簡單回應了本書的重點:「食物」影響我們深遠。《味人民服務》,這是一個關於華裔美國女子來到中國尋找根源和認同的故事, 而她的方法很特別──藉由食物。作者林留清怡大膽且聰明地抓住「食物」這個要素,因為它是牽扯每個人最基本、影響力微妙但巨大的一件事。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都市研究學士及新聞碩士學位的她,卻在大學畢業後到北京的廚藝學校學起烹飪,這中間,「食物」可是一股很大的拉力。
在廚藝學校裡,林留清怡因緣際會和校園裡的「王主任委員」(作者在書中說明,這是一個誤導視聽職稱)熟識,培養出有如家人般的友好關係。王主任委員在 教導作者包餃子的過程中,逐漸卸下心房,緩緩道出當年紅衛兵、「下放」勞動等往事。那一代中國人歷經時局動盪,並沒有機會享受良好教育和 安穩的生活。而印象深刻的是,林留清怡描寫王主任委員與先生的初識的過程感想則是:「還行」。沒錯,生活一切當還行。透過王主任委員的一生,她看見中國文革時期一代人民的真實面貌。
林留清怡筆下的市井小民,不管是是在麵攤工作時認識的年輕人小秦,又或者像王主任委員一樣文革下的那一代。從這些人的故事裡, 勾勒出一個如此真實的中國近代史輪廓,並在細微處看見中國人飲食的的歷史軌跡。有趣的是,由於作者的特殊身分,乍看雖坐擁美國人的觀點,可是她又急於認同中國的一切,希望成為這些人當中的一分子 ,因此所呈現的故事充滿情感糾結,反而不像是一個全然的外來者。細膩的情感描述和跨文化觀察,反而帶點趣味。
人說:「旁觀者清,當局這迷」,或許正好能夠用來形容閱讀這本書的感受。透過外人的觀點來看待自己身處習慣的文化,總是有趣的。 書中有回同行好友邀請林留清怡吃魚,通常一般西方人是不碰魚頭的,不過隨著在中國居住的時間越長,作者對於餐桌上的魚頭漸漸習以為常。不過這回同行好友極力邀請她吃魚眼睛,彈 丸大的魚眼珠就在緊張地氣氛下吞進她的肚子裡,接著吐出一小顆白色珍珠般的東西。
這才讓我想起,原來美味的魚眼珠,對許多人而言是難以接受的食物。
這是一個藉由食物尋找根源和認同的冒險故事,特別的是整趟旅程充滿著麵食、辣椒香及蒜頭味,以及一代代中國人的真實寫照。我想,一定有一股很大的力量推著林留清怡往那裡去,而那股力量,在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存在著;我們都渴望認同,因此在不同的生命歷程中努力尋找幸福和歸屬,這是《味人民服務》最大的宗旨,也是作者證明我們這是一件值得追求的事。
她在書中最後寫到:
我雖然逆向而行,心裡卻找到了平靜,在中國住了七年後,我總算心滿意足。我何等有福,能有好吃的食物、好朋友、愛情,對歷史也有了一點點瞭解,這讓我能夠欣賞這一切的意義。………然後我想起來王主任委員對我說過的一番話:「酸、甜、苦、辣,我這一生全都嘗過了。」她這一生當中苦多於甜,酸多於辣,可是一切都「還行」,不壞,這讓我對接下來的人生充滿希望。
林留清怡在北京定居多年這件事始終讓她家人感到不解,對父母親而言,他們當年費了好大辛苦才逃離中國,不瞭解女兒為什麼要回到當年逃離的地方?林留清怡在故事最後留下了一段簡單且「還行」的結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