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馬欣|孤獨眾生相

【馬欣專欄|怪胎同萌會】一如當今文學的處境,《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提利昂‧藍尼斯特

  • 字級

wierd

提利昂很像那個世界裡最後一抹抒情的存在,浸泡在血水中的高濁度世界,卻有一滴的清冷墨汁混在其中,你我不知他能幹嘛,但希望他不要死。簡直像一個祈禱,或一篇我們曾熟悉的文學,人們多想嘲笑,就對它仍有多大的盼望。

他生來特別矮小,沒有被特別期待;對於人們來講,他看似有點沉重、周圍的人好像總得冒死去救他;他乍看頹唐、總是在逃命;他無法真的投靠於誰,他出身雖高貴,卻只有自己能依靠;他有一種哀傷的驕傲,想隱藏卻藏不住;他知道自己生來的扭曲,裡外就不符合任何中心價值,他是提利昂。

快要消失了嗎?還一息尚存嗎?他那疲憊的雙眼,藏在黑暗洞察著四周、假寐在酒色之中,讓自己活得像被人忘掉的小丑,頹廢到讓人忘記殺掉他的程度,人,其實在某一種惡劣時代中,是會想要殺掉類似文學的東西。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時代,讀書是少數人的機會與特權,專屬於大學士、部分貴族的。其他人從出生起,苦力做到死去的那一天,一本書的時間都太奢侈了,也讓他們無法承擔生活的重量,那點重量,會成為壓死駱駝的稻草,有些人是被規定為不能從自己的噩夢中醒來,不醒來,夢永遠昏昏沉沉地保全著你的麻痺。

如此殘忍地承受不了一本書的重量,正是《冰與火之歌》比肉身廝殺更殘酷的地方

在那個時代,身型顯露著自己的角色與階級,威武壯碩的、孱弱蒼白的、性感豐饒的、或是長期被奴役的馱馬身軀,但其中有一個身影,是極端突兀的,一個扭曲、矮小的侏儒,在強調力與美的時代裡,提利昂成為一個絕對反諷的人

一個扭曲、矮小的侏儒,在強調力與美的時代裡,提利昂成為一個絕對反諷的人。一個扭曲、矮小的侏儒,在強調力與美的時代裡,提利昂成為一個絕對反諷的人


在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裡,人人都可能死得措手不及,自從史塔克家族幾乎被殺光的「血婚禮」後,觀眾已經被培養出主角們誰都可能死的心情,但惟獨提利昂,屢次在刀口下保住小命,他沒有自己的人馬、家人排擠他,在政治立場上,也沒有人絕對敢擺明地站在他那邊,他集合了一百萬種死的理由而倖存著,他的角色魅力是:以現實角度來看,早該死了的人。

但卻很像那個世界,最後一抹抒情的存在,浸泡在血水中的高濁度世界,卻有一滴靈魂冷壓的清墨汁滴在其中,你我不知他能幹嘛,但希望他不要死。

地獄變:芥川龍之介怪談傑作選

地獄變:芥川龍之介怪談傑作選

其實文學像是《地獄變》中天上來的蜘蛛絲,但如果那沒有那一線亮光,人會安分地待在地獄裡,甚至不知有地獄之外的地方,因此文學總有著岌岌可危、被人類撲殺的宿命。

提利昂多像當今文學的處境,人們可以默許它的存在,但並不是被期待自己家人有這樣的理想、希望它可以變成藥方,當自己不知該怎麼辦的藥帖,但買了卻不見得服用、想到它,怎覺得有點沉重,他人日頭下的陰影,看久了會乏,還是轉過頭去別處熱鬧一下吧。人們覺得它可能是清靜伊甸園,但沒有時間待太久,畢竟在那裡有獨處的考驗,頓時間,聲色犬馬又追上來了。

提利昂那滴冷墨,在現實的對價世界,還真不知要拿他來幹嘛,打仗不能幫忙擋子彈(演到後來提利昂才當軍師)、政治聯姻乏人問津、看似又過著生產力極低的廢柴生活,從小就被認為難以榮耀任何家人,因此他姐姐瑟曦在他嬰兒時期就差點捏死他,近乎是出於下意識的,相較於自己的美色是要為聯姻、哥哥如阿基里斯的外貌是要來彰顯家族威嚴,眼前這障物,提醒了每個人身體在世間的功能性,為何唯獨他可以倖免於身體定位的挾持,瑟曦表面上以自己美貌為傲,但卻是美貌的俘虜,只能以美貌彰顯家族,甚至到後來因亂倫罪,被迫全身赤條條的遊街,她這生除了報復她的美貌,沒有別的生存之道。

當其他人必須服從自己身體的定位、把自己演化成外貌定位時,提利昂沒有這塊生死場,他被驅逐出境,就像他自己說的:「我的一生就是對侏儒的審判。」但這也代表著,身體對其他人是個角色扮演,也是藏身處,只有他無處可躲。

也因為沒有肉身競逐,他有時間與機會看別人認為的「閒書」,想必他哥哥被開的領袖級書單不同,讓提利昂精神上飛天遁地,取代了人身的被限制,記得在陳英雄導演的《挪威的森林》中,特別有兩幕畫面,眾人往示威抗議的人群中走,熱血激昂中,主角渡邊則總往反方向走,要往自己內心的世界走,還是要往外界走?哪頭比較接近自由?以《冰與火之歌》的時空來說,可能與自由沾上邊的就是文字,所以瓊恩‧史諾問他:「你為何要一直看書?」提利昂說:「我的思想就是我的武器,思想需要如劍磨石一樣鋒利,因此我需要閱讀。

「我的思想就是我的武器,思想需要如劍磨石一樣鋒利,因此我需要閱讀。」


那裡是個蠻荒地帶,高溫或嚴寒下的活物與屍體、生死都一瞬,欲望風暴又日夜不停來得倉促,那裡人人都為欲望而生,提利昂要被處死刑前,提到他表哥砸甲蟲的故事,日復一日地殺大量的甲蟲,跟劇中很多角色一樣,迫害是為確定自己在食物鏈的上端。只有提利昂,天生像個「輸家」,價值這金箍咒對他鬆了綁,讓他成了目睹別人成敗的觀眾,這點也跟文學一樣,換一個角度看現世成敗,拉長了時間線,其實沒有人真能是贏家。

於是如此為現實增加了一點美,因為時間在文學中是被抽離具象了,事情放在歲月中,意義就出現了,不然在《冰與火》殺與被殺,在一生一瞬中,都是沒有意義的循環,劇中龍飛在文明廢墟裡,那白鬼與石化、離開身體競美的侏儒,都是文學駐足的一角,原因是他們都脫離了時間的常軌,破除了時間牆與日子格,無法自主的人生才有看到光的機會,這是文學的鑿壁價值,當然現今無法被估價的東西,最廉價。

人的境況

人的境況

我們這時代其實跟《冰與火之歌》也沒這麼遠,如漢娜‧鄂蘭《人的境況》一書所提到的,現在的社會作為勞動的社會,將人降格為「勞動動物」,放棄自己的個性,被動地進入物種的過程,以求至少有動物般的泰若自然,這很像當今的窮忙時代,也是《冰與火》中萬物為芻狗的景況,因此像泰溫‧蘭尼斯特,或丹妮莉絲會如此執著於名號,因為他們跟我們一樣,活在一個被打下去,崖下就是一片匿名的人海世界

未來《冰與火》的年代,我們是否還需要「提利昂」這抒情的本身?沒有人認為他的名字有增值的空間,對他人來講可能是拖累,甚至想無視,很像現世的「文學」,乍看不見得有實質幫助,也對經濟利益使不上力,總是半死不活地窮酸活著,但你私心希望它不要死。簡直像一個祈禱,人們多想嘲笑,就有多大的盼望。


冰與火之歌系列作品
﹝影集﹞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 第1季 DVD(GAMES OF THRONES SEASON 1)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 第1季 DVD(GAMES OF THRONES SEASON 1)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 第2季 5DVD(GAMES OF THRONES SEASON 2)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 第2季 5DVD(GAMES OF THRONES SEASON 2)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 第3季 5DVD(Game of Thrones Season 3)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 第3季 5DVD(Game of Thrones Season 3)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 第四季 5DVD(Game of Thrones Season 4)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 第四季 5DVD(Game of Thrones Season 4)



﹝書籍﹞
冰與火之歌第一部:權力遊戲上下冊套書

冰與火之歌第一部:權力遊戲上下冊套書

冰與火之歌第二部:烽火危城上下冊套書

冰與火之歌第二部:烽火危城上下冊套書

冰與火之歌第三部:劍刃風暴套書(上中下,共三冊)

冰與火之歌第三部:劍刃風暴套書(上中下,共三冊)

冰與火之歌第四部:群鴉盛宴套書(上中下,共三冊)

冰與火之歌第四部:群鴉盛宴套書(上中下,共三冊)

冰與火之歌第五部:與龍共舞套書(上中下,共三冊)

冰與火之歌第五部:與龍共舞套書(上中下,共三冊)

冰與火之歌外傳:七王國的騎士

冰與火之歌外傳:七王國的騎士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中的提利昂《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中的提利昂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為2011年開始播出的美國知名影集,改編自由美國作家喬治‧馬丁所著的史詩奇幻小說,其中提利昂‧蘭尼斯特(Tyrion Lannister)是泰溫公爵和喬安娜夫人最小的孩子。因為是個侏儒,他有時候被戲稱為小惡魔和半人。他以自己的智慧屢次化險為夷,並幫助蘭尼斯特家族贏得了五王之戰,但眾人卻誣陷他成為了一個弒親者和通緝犯,因而踏上了流亡之路。提利昂在戲中由彼得‧汀克萊傑(Peter Dinklage)扮演,他因飾演此角兩度獲艾美獎演技肯定。

作者簡介

多年寫樂評也寫電影,曾當過金曲、金音獎評審,但嗜好是用專欄文偷渡點觀察,有個部落格【我的Live House】,文章看似是憤青寫的(我也不知道,是人家跟我說的),但自認是個內心溫暖的少女前輩(咦?)著有《反派的力量:影史經典反派人物,有你避不開的自己》、《當代寂寞考》與《長夜之光:電影擁抱千瘡百孔的心》。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遇到性暴力,別再質疑受害者「為什麼不求助」,而是傳達「不是你的錯」

    「N號房事件」爆發時,很多人驚訝於「為什麼孩子不求助」,事實是,受害者就算求助了,下場可能是被質疑、被譴責、被說「不要講了」;受害者在這種社會氣氛下很難不去想:我究竟做錯了什麼要被如此對待? 僅有極少數的受害人,身旁會有人真心為其感到痛苦心疼,並設法讓受害者知道:有錯的是加害者,不是受害的自己。

    1308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遇到性暴力,別再質疑受害者「為什麼不求助」,而是傳達「不是你的錯」

「N號房事件」爆發時,很多人驚訝於「為什麼孩子不求助」,事實是,受害者就算求助了,下場可能是被質疑、被譴責、被說「不要講了」;受害者在這種社會氣氛下很難不去想:我究竟做錯了什麼要被如此對待? 僅有極少數的受害人,身旁會有人真心為其感到痛苦心疼,並設法讓受害者知道:有錯的是加害者,不是受害的自己。

130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