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滑滑圖文史

【滑滑20年圖文史】 向紙本下戰帖,從行動瀏覽進化為無可取代的行動閱讀

  • 字級



這次【滑滑20年圖文史】專題,其實是延續著OKAPI閱讀生活誌在四月時做的【閱讀解祕】專題而來。當我們回顧過去20年Top100榜單中的圖文作品時,忽然意識到博客來成長的這20年間,網路通訊與行動載具的發展同時也一步步影響了各種創作及閱讀習慣,展現在圖文類型出版品中尤其明顯。

圖文作品的呈現方式直觀又容易接收,在社群網路無孔不入地滲透我們生活的現在,圖像的影響和傳播力更是有目共睹,歷經傳統紙媒連載、集結本收錄、單行本發行等不同階段的發表形式之後,現在則進入網路轉貼按讚數遠遠高過購買作品數量的時代。相較於「閱讀」一本著作,在網路上快速的「瀏覽」一則圖文,並與之產生互動容易了許多。但無論創作和展現形式如何改變,圖文創作者的初衷才是影響內容好看的決勝關鍵。


  • 穿越20年圖文創作時空,重現作者的創作世界

OKAPI閱讀生活誌特別邀請崛起於臉書的知名插畫家馬來貘Cherng,獻出入行以來首度史詩長篇創作【滑滑20年圖文史】,在這次的創作中來貘以穿越劇的方式跨越時空,跟20年間的圖文創作者和其筆下的經典角色進行一場華麗共演。搭配Cherng的幕後專訪,我們透過插畫家之眼一起重新理解,在面對「閱讀」和「瀏覽」兩種讀者行為時的不同創作思路。



話說回來,無論創作和刊載形式如何改變,創作者想透過其擅長的圖像來發聲的意圖其實從未改變。而在【滑滑20年圖文史】中出現的、那些在我們成長歷程中記憶鮮明的角色,其創作者們也在這次用圖文跟讀者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座右銘。







  • 回顧翻頁到滑頁,20年間的閱讀載體變化

這次專題,我們將圖文作家、漫畫家和插畫家的作品都歸類於「圖文創作」來一起討論,在邀稿過程中,創作者、撰文者幾度都對這樣的做法提出了疑問,因為畢竟它們是三種截然不同的創作形式,相對的,購買這三種作品的讀者其實是有明確分眾的。

但隨著網路發展,創作工具的改變(手繪、滑鼠、手寫板到平板),閱讀載具的逐漸轉移(紙本、電腦、行動裝置),每天早上從信箱拿出報紙來看漫畫連載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翻閱周刊時在各式報導間穿插讀到一則四格漫畫的輕鬆時刻也不再明顯了(回頭想想那何嘗不是一種小確幸)。在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為各種形式的作品轉貼按讚的時代,當一切訊息獲取與接收都透過網路,作品的「形式」似乎也不再那麼壁壘分明,另一方面,只要內容切中讀者內心,經典作品無論發表過了多久,都有機會再度被翻出轉貼,亦即在讀者瀏覽與閱讀內容,以及透過轉貼、評論與該內容產生互動時,作品發表的時空都被顛覆、重新定義了。

因而我們進一步想問的是,能夠在這樣多載體模式下,造成同等影響力的圖文「閱讀」該是什麼樣子呢?已累積的現有經驗,又有什麼產業模式可供依循嗎?回到博客來20年Top100榜單,我們邀請Paper Film Festival書系選書策劃鄭衍偉先生,試著從圖文書產業發展來論述過去20年的圖文出版與創作演變。接著,我們再請已經投入行動圖文閱讀發展的comico網路漫畫平台總編輯呂靜芬小姐,聊聊她專為行動裝置製作圖文內容的實務經驗




  • 任何一種載體,都存在著無可取代的閱讀體驗

我們相信,相對於「瀏覽」的「閱讀」過程中,有許多體驗是無法被取代的。既然實體的書籍可以透過編排不同畫面的閱讀順序,利用跨頁、翻頁、空頁的安排來控制讀者的閱讀節奏和吐息,進而得以更完整傳達創作者透過一系列看似不相干的創作,最終想傳達的創作意圖。那麼,只要找到正確的編排方式、能夠有效呈現作者的創作意圖,在任何一種載體上應該都可以創造出不可取代的「閱讀」體驗吧!

於是身為提供原創內容的網路平台,OKAPI閱讀生活誌這次的專題,就是試著在這個平台上,讓讀者得以用當下使用的載體(無論是電腦或行動載具),以及在該載具上最直觀的閱讀方式,來回溯過去20年來的幾個經典圖文創作,我們提供滑無止境的長篇內容,強迫讀者們「進行一個閱讀的動作」,並企圖設計出更方便的閱讀路徑,讓讀者可以透過不同的延伸內容,更完整地了解20年來的圖文創作者們,以及圖文創作產業的過去與未來。

載體必定會一再改變,但對閱讀的需求永遠不會消失。我們希望不可取代的紙本閱讀永不消失,但同時也希望找到最適合多螢閱讀時代的內容呈現方式,請透過閱讀這次的【滑滑20年圖文史】專題,跟我們一起參與一下這還不完美,但充滿誠意的圖文閱讀體驗吧。

 

博客來OKAPI總編輯 何曼瑄

 



  • 延伸閱讀|閱讀解密,給下一個20年的閱讀備忘錄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記得自己與他人歷史上的每一道傷痕,並繼續在這裡與那裡談論它們。」

天安門事件已過去32年,在中國仍然是一個禁詞,今日香港,不只日曆上逐漸隱形的數字,黑衣燭光亦可能觸法,這個世界「曾經有一個把槍口對準人民的國家。太過光怪陸離,想不通。但知道,就不會忘。」

14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