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但唐謨影評

【週四|電影玩但但】但唐謨:《親愛媽咪》:臉書世代的電影觀

  • 字級


電影玩但但

愛看電影的人最近都會在臉書上看到了一部個近乎瘋傳的 video,畫面中,一名個小帥哥對著台灣觀眾拜年,宣傳他即將在今天(2/26)上映的電影《親愛媽咪》,小帥哥說話時候,背後聽到的是電影《東成西就》中的銀幕金曲「〈誰是大英雄〉」,難道這位天才帥導演札維耶‧多藍也愛看賀歲片?

看札維耶多藍的電影是一種「歡樂」的經驗,因為我總是被他逗得很開心。他的角色多很多都是「神經病」;換另一種說法就是「drama queen」,簡單說就是很會把生活弄得像八點檔的那種人(gay 最會這招)。例如在《幻想戀愛》中,一對好姊妹(異女和一 gay)為了一個不怎麼樣的鬈捲髮帥男爭風吃醋,最後大打出手,表演「女摔」;或者在《湯姆在農莊》中,一個願打一個願捱的兩個男的,也不知道在幹麼嘛,整場電影搞曖昧搞得我要抓狂,男主角(他自己演的)出場那頭金髮就讓人很想笑出來。他的電影其實都很有「深度」,但是我怎麼看都覺得超級好笑,我說「好笑」並不是貶抑,而是讚歎嘆於這位小帥哥,在他電影裡所表現出的敘事抒情以及人性觀察中所賦予的幽默感。基本上,一部電影的幽默感,決定了這部電影好看的程度,以及你會不會把它看完的意願。

湯姆在農莊


幻想戀愛


《親愛媽咪》可能是他第一部作品《聽媽媽的話》的…………counterpart。《聽媽媽的話》中的兒子嫌媽媽嫌得的要死,媽媽一舉一動兒子都看不爽;《親愛媽咪》則是描寫一名個苦命的單親媽媽,帶著他的超級過動兒,很辛苦很心碎也很溫暖的生命歷史。這兩部片可能是同一個故事,卻是媽媽和兒子的兩種個觀點。《親愛媽咪》有點像馬丁‧史柯西斯早期電影《再見愛麗絲》的類型:一名個單親媽媽帶著他的兒子/女兒,在艱苦的經濟環境中相依為命,但是兒子叛逆/女兒懷孕,而且兒女都不喜歡媽媽的情人。《親愛的媽咪》可以說是這種類型的「加強版」。片中的媽媽風韻猶存,像個MILF(Mother I'd Like to Fuck),每天在煩惱帳賬單怎麼辦;她十五歲的兒子看 A 書打手槍,每天吵得要死,就像那種很想得到父母關注的屁孩。這對母子在經濟/父殤的困境當中,總是衝突短路,無法理性處理情緒。雖然他們外表強悍,內心卻是脆弱。他們會暴力相向,折磨來折磨去,同時彼此也愛得死去活來。

《親愛媽咪》用一種戲劇性暴力的敘事,描述這樣一份可能有點普遍的母子關係,這份「親情」,比「愛情」更複雜、更令讓人深刻而絕望。《親愛媽咪》背景設定在「近未來」(2015,可能就是下個禮拜),魁北克制定新法律,小孩如果太難管教,父母可以直接將孩子送進教養院(無需法律專業評估);言下之意就是,當家庭功能失調的時候,國家機器可以跳出來掌控下一代。這是一種預言式的悲觀聲明。故事中這對母女的鄰居──——一名位有言語障礙的太太,也是處在一個疏離的家庭,但是這鄰居太太卻和這對母子建立了一個很和諧、,面面俱到的「家庭關係」。札維耶‧多藍設計此舉也宣示了他對傳統家庭的強烈質疑。

札維耶‧多藍以《親愛媽咪》和高達的 3D 電影同獲去年坎城影展的評審獎。兩人分屬兩個的世代,卻共享著類似的影像情感:高達畢生都在實驗(玩)電影中各種聲音/影像的可行性,只要有「玩」的機會他從不放過,而且玩得很認真;但是札維耶多藍的玩法卻輕鬆自在。《親愛媽咪》很「實驗性」地採取了正方形畫框,就是說,你看到的電影銀幕比例是1:1。或許有人會想,這樣非傳統的畫面比例因為比較窄,可以彰顯出故事中緊張窒息的母子關係。可是對於臉書世代的人類,1:1畫框根本沒什麼了不起,除了 Instagram 之外,「美拍」、,還有我很喜歡的「Cinematic」等手機軟體,都是用正方形畫幅拍攝小短片,數位/自拍世代的人已經很習慣方方的電影,甚至長>>寬的影片畫幅。對於臉書/Instagram/Oasis/Lana Del Rey/《東成西就》/自拍的世代,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視覺觀念/習慣,而一種讓人興奮的新世代電影美學/語言,也正在悄悄成形當中。

《親愛媽咪》: Wonderwall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但唐謨
《破週報》每週影評撰述。翻譯過猜火車》《春宮電影等小說。喜愛恐怖電影、喜劇電影、「藝術」電影,但是不喜歡太傷腦筋的電影。喜愛在家看DVD甚過去電影院。養了兩隻狗,超愛烹飪煮食。著有《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說好一起老》瞿欣怡:同志婚姻的決戰點不在街頭,而在立法院

反對可能是因為不理解,讓我們由理解開啟溝通、展開對話。無論性向,願我們都能自由相愛、安心相守。

333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