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但唐謨影評

【週四|電影玩但但】但唐謨:誰是查理?

  • 字級


電影玩但但

回教徒在電影中從來沒有缺席過,例如《阿拉丁》裡包著頭巾的小帥哥,或者大帥哥飾演的波斯王子,很浪漫,也很不切實際。在好萊塢電影中,印度裔的演員 Sabu 或許是第一位穆斯林巨星。曾經有一部描寫電影中的回教的紀錄片,其中一名受訪的回教徒美國人談到他的童年:在他的美國式成長過程中,是如何把 Sabu 當成角色範本以及認同的對象。《月宮寶盒》(The Thief of Baghdad)是 Sabu 最著名的電影,片中有會飛的魔毯、有巨人以及一大堆包著頭巾的人,只不過那些包頭巾的阿拉伯人,全是西方臉孔,除了 Sabu。

月宮寶盒


曾幾何時,好萊塢電影中的種族生態重整,過去好萊塢電影中的罪犯都是黑人,土匪都是拉丁裔,乖小孩都是亞裔;如今所有的壞蛋(或稱恐怖分子)都丟給了回教徒,由阿拉伯人來演,即使一些喜劇片也要拿這爛哏來開玩笑。曾經有個 UCLA 伊朗裔學生(美國公民)在圖書館念書,因為沒帶學生證,被校警以電擊棒強制驅離。又是曾幾何時,這個一度在西方文化中被浪漫化的民族,變成了恐懼妖魔化的的對象。

西方國家和穆斯林社會真正的衝突,很有少電影願意花心思去探討。《麥胖報告》是一部很有趣的紀錄片,其導演 Morgan Spurlock 拍過一系列「30 天」的電視片,每一集都有一個人跑去一個和他文化完全衝突的環境中生活 30 天,例如被關在監獄 30 天,或者讓一個恐懼同性戀的人和一名同志一起生活 30 天。其中有一集《我的穆斯林 30 天》(30 Days as a Muslim)中,把回教/西方衝突的嚴肅議題,轉而輕鬆幽默了。

這部電影的開頭,導演訪問路人(美國人)對於穆斯林的第一印象,得到的恐怖答案可以想像。我想大多數非穆斯林的人,對穆斯林都不免有些偏見誤解。化解偏見的最佳方式,就是親身去了解它。在這部紀錄片中,導演就把一名住在美國西維琴尼亞州、有老婆小孩的基督徒,送到密西根州的某個穆斯林社區,以穆斯林的身分住 30 天,並記錄他身邊所發生的事,同時也讓大家透過主人翁的經歷,一起學習和了解穆斯林。

這部片大概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第一是(基督徒)美國人,我們看到他們對穆斯林的偏見,他們無法容忍穆斯林每天以擴音器播放禱詞,自己卻每天在教堂敲鐘,他們認為,鐘聲沒有文字所以無所謂,可是穆斯蘭的禱詞,他們又聽得懂什麼呢?第二個層次,或許也是最有趣的部分,就是觀眾(如我)和主角一起,從穆斯林身上學習伊斯蘭。許多我們一知半解的伊斯蘭文化,例如不吃豬肉的習慣、女性必須走在男性後面的習俗,其實都是有文化淵源,並非一句「性別歧視」就可以輕鬆簡化的。片中的伊斯蘭導師指出:伊斯蘭、猶太教和基督教,其實是同一個淵源。這個說法讓基督徒主人翁非常吃驚。但是回想一下,穆斯林會有這種想法,他們的寬容性,實在比(大部分的)基督徒大很多很多。片中的穆斯林,人都很好,他們除了是穆斯林,還有另一個身分,就是「美國人」,他們在美國成長,英語流利的不得了。除了信仰和膚色之外,他們都是宣誓過效忠美國的 USA 公民。

第三個層次也是最讓人感動的,就是這部紀錄片的主人翁。身為基督徒,他卻願意留起鬍鬚,穿上袍子,跪下來禱告,真的以一種「願意溝通了解」的心態學習伊斯蘭。在這過程中,他有許許多多的「困惑」,但是完全沒有流露出一點傲慢不耐。看到他那一身的穆斯林裝扮,就覺得非常感動,因為那象徵著一種對於差異性的包容。片中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快快樂樂打成一片,真的仿若天堂。

印度有位巨星叫 SRK(Shah Rukh Khan)。我曾在某個場合碰到一名熱愛寶萊塢電影的女士說,SRK 是全世界最大的巨星,因為印度電影人口居全球之冠,按照「比例原則」,SRK 當然是最受歡迎的巨星第一名,只是當場有名華裔美國人聽了非常不以為然(這個人真的是井底之蛙)。SRK 的名字當中有「可汗」(Khan)一字,這是源自中亞的回教名字。2010 年,他到紐約為《我的名字可汗》這部片進行宣傳的時候,海關人員竟然不知道他是印度電影天皇,把他留置盤問了兩個小時,差點造成印度和美國之間的外交危機。因為,他名字裡的「可汗」代表著回教徒,以及恐怖分子??

《我的名字叫可汗》是印度電影,主題卻是住在美國的印度人。SRK 飾演一名患有自閉症的印度男性,在孟買長大,是虔誠的回教徒。他雖然有自閉傾向,但並不影響他的智力和學習,他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更過人的能力。母親去世後,他來到舊金山展開新生活,遇到了一個女孩,然後結婚生子,生活幸福美滿。沒想到,2001 年 9 月 11 日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從此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自從 911 恐怖攻擊之後,布希政府制定了「愛國者法案」,擴張國家權力;美國民眾在這種帶有政治陰謀的愛國主義驅動下,將回教徒當成仇恨和洩憤的目標。只要戴著頭巾,就會被視為回教徒,並遭到言語羞辱、暴力對待或者惡意的騷擾,彷彿這種「恨」是有正當性的。這種仇恨不僅針對回教徒,也包括長得像中東裔的人,例如南亞人以及……名字中有「可汗」的人。男主角在美國建立家庭,和鄰居相處融洽,但是 911 之後,周遭的(美國白)人對他們的態度開始轉變,他們的兒子在學校裡也成了同學霸凌的對象,因為他們的名字叫作「可汗」。

《我的名字叫可汗》


這部電影以印度人的觀點來看 911 之後的美國社會,以及 2000 年後回教徒和西方世界關係的變化。編導藉由一名心智單純的自閉症回教徒天使般的眼光,排除種種政治種族雜訊,回歸到人性的層面,反省人心惶惶的 911 後美國。在主角天真的想法中,善和惡、好人和壞人,根本和宗教種族無關,更和姓氏無關。他以自己的回教身分為傲,相信教義人性良善的一面。

電影的後半段,男主角妻子在悲憤之餘要他去跟美國總統說:「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單純的他信以為真,於是橫越整個美國,努力完成這項任務。他途中來到南方的喬治亞州,我本來想說,這下慘了,他到了一個如此保守的地方,一定死得很難看,沒想到,原來我也被政治雜訊污染了。因為,好人就是好人,和他們住在哪一個州是無關的啊。他在喬治亞遇到了一對好心腸的黑人母子,兩個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人交會,發揮彼此的人類愛,也是整部電影最溫馨感人的時刻。

這部片從現實出發,只是整個故事太理想化、太戲劇化,好像《仙履奇緣》,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事根本不可能發生。但是,我們都需要幻想來滿足缺憾,尤其是正義無法伸張的缺憾。

法國也是個種族混雜的國家,法國性格才子男演員馬修‧卡索維茨(Mathieu Kassovitz)拍過一部黑白片《恨》,故事發生在巴黎近郊,一處種族混雜的的貧窮國宅。故事主人翁是三個憤怒的年輕男孩:一個猶太人、一個黑人和一個叫作「薩伊德」的阿拉伯人。整部片描寫這三個人從白天到深夜之間的經歷,他們遇到光頭黨、新納粹種族主義者,被毆打霸凌,最後的畫面凍結在阿拉伯男孩痛苦的表情上。《恨》一直是我最喜歡的法國電影,比較起那些浪漫到膩的巴黎愛情故事,《恨》呈現的才是真實的血淋淋法國當代。

《恨》的心碎結局


在一個西方中心的世界,穆斯林所承受的待遇是非常不公道的,盧貝松感性地說:「讓我們一起來彌補這個不公吧。」至於誰是查理誰不是查理,就讓它去了吧~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但唐謨
《破週報》每週影評撰述。翻譯過猜火車》《春宮電影等小說。喜愛恐怖電影、喜劇電影、「藝術」電影,但是不喜歡太傷腦筋的電影。喜愛在家看DVD甚過去電影院。養了兩隻狗,超愛烹飪煮食。著有《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五月關鍵字:「母親」──從文學與影視作品中,窺見自己與母親的關係

或許關係緊密得像朋友、或許像冤仇人,甚至是陌生人,母親與孩子的關係不只有一種樣貌,而在文學與電影中,母親的題材更是永不缺席。在母親節這一天,看五篇可能與媽媽和解、可能示愛的文章。

644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