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會覺得看不懂譜,就不能聽古典樂呢?這根本是不合邏輯的事情啊。」焦元溥在訪問一開始就指出許多人觀念上的破綻,這也是他在新書《樂之本事》裡不停想傳達給讀者的信心喊話,期待那些因刻版印象將自己與古典樂拉開距離的讀者們能卸下心防,讓古典樂進入自己的耳朵。
有別於先前鞭辟入裡的古典樂專書,這回焦元溥交出的是雅俗共賞的初學者古典樂聆賞入門,被問到創作《樂之本事》的理由,他坦言,自倫敦回台灣後,經常在不少場合上被詢問,若不懂古典樂要如何聽古典樂?在他不厭其煩地解釋很多次後,心想,不如將這些答案都寫下來。而另一個創作理由則較為私人,書裡提及不少私人回憶的他,原本打算在五十五歲時再來著手進行這本書,後來又擔心,此時不寫的話,那些伴隨回憶所裝載的感覺會消失殆盡,便趕在今年完成這部作品。
訪問時,新書已印製到第三刷,焦元溥坦率地說,其實熱烈的市場反應在他預期內,「因為這是本入門書,如果大家連看都不看,那就白寫了。」相較於自己之前的作品,他最在乎的,的確是《樂之本事》的銷售成績。也因為非常在意內容是否能讓不了解古典樂的讀者接受,在創作過程中,他每完成一篇就先轉寄給周遭朋友,並追問這樣的寫法是否能被理解、被吸收?包括孫梓評、鯨向海及胡晴舫在內等搶先試讀的朋友裡,僅一位擁有音樂背景的博士,而透過他們的意見回饋,他才得以完成一般讀者也能閱讀通透的作品。
新書發行後,焦元溥收到不少讀者回應,其中最讓他感動的是一名讀者在臉書上發訊息給他,說讀了《樂之本事》第八章後,被當中引用的柯裕棻的文字所感動,便到書店買下柯裕棻的所有作品。「這本書最大的用意是希望,如果讀者因看了《樂之本事》而被引導去讀其他十本書或去聽一百首曲子,那我真正的目的就達到了。」焦元溥如此充滿期盼地說。
在閱讀《樂之本事》時,不難發現除了柯裕棻外,焦元溥引用了不少古今中外作家的文字,他直言,他並非要掉書袋,而是書寫到某些段落時,這些內容便自然在腦中浮現,由此足見他豐沛的閱讀涵養。而涵養源於大量閱讀,除此之外,平日也常見他在網路上與朋友講所謂垃圾話、關注社會議題、同時主持帶狀廣播、寫文章,三不五時還穿插旅行,問他如何分配有限的時間,他笑道,「我在講這垃圾話以外的時間,都在做你提到的這些事情,大腦分批運作反而效率來得更高。」
在《樂之本事》裡,不只能夠感受到焦元溥不斷加強讀者嘗試親近古典樂的信心,他亦深入淺出地闡述他對古典樂獨到觀點,他認為,CLASSIC 與其翻成「古典」,不如翻成「經典」,又說,作品要成為經典,除了主觀的因素之外,更需要時間的變動,訪談中他強調,古典樂並沒有入門曲,讀者只要聽最近聽到的、自己有興趣的就好。此外,他也相當肯定現今仍有足以流傳至後世的經典,只是他又自覺對未來的悲觀,「我並不覺得古典樂如大家所說的正在勢微,因為不管喜歡流行樂或古典樂都是好事,比起來我反倒擔心大家不再聽音樂了。」從他的語氣中可聽出對於樂迷流失的擔憂。
在一般人都已經將焦元溥與古典樂畫上等號的同時,在書中卻意外發現,他為了傳達語言絕非認識古典樂的阻礙,特別以他最熱愛的椎名林檎與東京事變為例。他表示,古典音樂是自己的專業,但不代表他不會欣賞其他類型的音樂,像是椎名林檎不管音樂或唱腔辨識度都很高,尤以古典樂的角度來聆聽她的作品,更能感受當中極好的編曲與豐富的層次。身為樂評的焦元溥還說,欣賞各類型音樂時,他會不自覺認真了起來,會覺得這裡音差一點會更準或那裡音若再高一點會更好,也因為如此,在每天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他會更珍惜聽到的好音樂。
此次出版,焦元溥不但交出紮實的內容,更讓人驚喜的是連妹妹張懸都跨刀做裝幀設計,他透露,前作《遊藝黑白》封面上的書名手寫字便是出自張懸之手。這回她一聽到哥哥要出古典音樂入門書,便自告奮勇要幫忙設計,同樣喜愛古典樂的張懸目的是希望能透過自身的影響力,吸引更多新族群加入聽古典樂的行列。
於是包括書封設計、材質選擇到開本大小在內等,都由張懸一手包辦,兄妹倆第一次在裝幀上合作,期間當然也有不少意見的往來,焦元溥不忘開玩笑說,兄妹倆想法各異,簡直像居住在兩個不同的星球,所幸在腦力激盪後的書封令人滿意。焦元溥亦不忘推薦張懸親自導演的「潮水箴言」演唱會,他在演場會上目瞪口呆深感驚豔,並激動地說,從未當面誇獎過妹妹的他都忍不住大力讚賞。
訪問最後,焦元溥坦言,雖然目前台灣古典音樂會的質、量都比以往更盛,觀眾卻仍舊不斷流失,且不管是電影市場或出版,無不面臨同樣的挑戰,他猜想,或許低頭族的興起造成了此種現象的擴延。但焦元溥依然沒放棄地想對怯生生未敢靠近古典樂的人喊話,「我衷心希望看完這本書的人,能真的將不必要的心防拆掉」,或許就如同他在《樂之本事》一開頭所說的,「只要用心感受,音樂一定愛你」,當你終於願意按下 PLAY 鍵的那一秒,你已經破解了自己曾設下的屏障。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