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大人物 /
用孩子的好奇心來編《漢聲小百科》──專訪黃永松
作者:楊芩雯 攝影:陳昭旨 / 2013-12-09 瀏覽次數(51554)
如果對台灣20~40歲的人做個調查,問他們小時候有沒有看過《漢聲小百科》,得到的數字應該會遠遠高於施政滿意度。家境過得去的,可能自己家裡有一套,反覆翻讀。或者,也總會有那麼個親戚鄰居,他家有任天堂紅白機,有樂高積木,也有《漢聲小百科》,是度過歡樂下午的好去處。
當年的孩子長大以後,兒時記憶或許模糊了,提起小百科卻會閃過某個畫面,可能是全壘打王呂明賜的打擊動作分解圖、投手黃平洋教投球、國手紀政教正確的跑步姿勢;或是家庭管線剖面圖,讓縱橫在牆壁和地底深處的瓦斯、水、電管線亮相;還有實用的野外求生術,遇到天災人禍該如何逃生。
聽起來非常在地的內容,出自同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編輯群──漢聲出版社。1971年黃永松、吳美雲、姚孟嘉和奚淞創立漢聲,剛開始做的是《漢聲》雜誌,走訪兩岸採集報導民間生活文化。無關意識型態,他們著眼的是延續歷史文化,搶時間保留不少消逝中的文化痕跡,成為外國人認識華人傳統生活的入口。經過十個年頭,漢聲走入第二階段,在編雜誌的團隊戰力基礎上,開始做自製兒童讀物。先是1982年出版的《中國童話》,隨後是1984年的《漢聲小百科》。
「從小朋友開始是最有效的,他會告訴爸爸這不能做、你怎麼吃這個?你怎麼用那個?人在地球空間上有很多困難,來自於科技或許不能面對的未知事件,例如地震來了怎麼辦?大氣變化怎麼辦?不小心火災怎麼辦?」漢聲總策畫黃永松解釋。他想起,曾有位小百科的讀者從台南善化打電話來致謝,說他家發生火災,困在火海的當下是孩子教家人怎麼逃生,而孩子說是看小百科學的。
小百科一套12本,每月一本一主題,隨著真實的月份時節出版。黃永松說明,「我們以內容來鋪排,從小到大,從近到遠。先把最大的每一期主題定下來,接下來有18類知識要分配,談完植物談動物,吃完魚要去看花。如果是到台大去看杜鵑花,那麼杜鵑花開在春天,就安排在春天的月份那幾本。把內容排好了,才去展開表現。」
每天向孩子說明一項知識,一年下來就累積365則。為了厚實如此龐大的知識架構,在推出前,漢聲內部的籌備期長達三年,為此擴充兵馬,全盛時期編輯和繪圖團隊各逼近20人。漢聲也向外求支援,每期最前頭都放上各路英雄好漢的照片,他們可能是學校老師、中研院研究員、國家公園解說員、運動國手、動物園保育員……,端看專長在氣象、地質或植物,藝文、人文還是天文。許多小百科讀者偷偷崇拜的偶像,可能是書裡常出現的野外求生專家馬賽,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的柴松林,或是玉山觀測站李臺軍叔叔,不知影響了多少小朋友對「我的志願」的想像。
「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天真和好奇心還沒被成規綁住,常常會拉著你問『為什麼?』為孩子做出版品時,也希望能讓他們在成長的歲月裡保有天真。」黃永松說。存著這份心意,小百科講述知識的方式是「先圖後文,以圖像詮釋科學」,把引起孩子興趣放在前頭。編輯會去想:孩子可能會想看到什麼?例如那張家庭管線剖面圖,就是想呈現出孩子平常看不到的事物。漢聲聯繫台北市養工處,拿到地下管線圖,可是這樣還不夠。為了老老實實畫出原貌,編輯依照養工處的指點,趕到正開挖處拍照,再參考實景照片繪圖。
類似的故事,在小百科的編輯過程裡比比皆是。工作團隊勤於動手動腳,四處走訪蒐集資料;為了節省成本,自己也能沖洗、放大照片。漢聲的辦公室在八德路四段,面向市民大道,這在30年前是鐵路,整棟公寓也隨著火車時刻表晃動作響。要是放大照片的曝光過程中火車經過,必定畫面模糊只好作廢;剛好編輯在開會或吵架,也只能停一停,沒有人嗓門大得過火車。
在追求工作效率、講究聰明方法的今天,任何出版人都會告訴你,用三、四年和近40人團隊做一套書,已經是接近不可能的事。理由是很實際的不符成本。於是在絕版八年後,小百科全無改版,重新印行「30週年紀念版」,仍然是很值得講的事。對初初開始要摸索認識世界的孩子來說,《漢聲小百科》的功能並未受到時光磨損。頂多是父母要在旁跟孩子補充:那個教打擊的呂明賜啊,他當年就像現在的彭政閔這麼威風喔。
人生剛過70的黃永松,活力滿滿,來往台灣、中國、日本繼續埋首民藝傳承。他期待:「我覺得應該呼喚你們都來做新的小百科,全新面對新世代,至於精神還是一致的。大家這麼愛舊的小百科,它可以是那個時代的典範。托爾斯泰說得很好,他建議大作家、大藝術家,為什麼不放下現在抓緊的東西?來為孩子做些事情才是永恆的。我們不是大出版家,也值得要放下被綁住的事情,為孩子做一點事情。這世界變得很快,我們很小的力量還是會有作用。」
漢聲出版品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