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碼是二十年前的電車風景了,沒有手機,連BB Call都不怎麼普及,電車多數是低頭閱讀文庫本的人。即使是滿員電車,一手拉環,一手握書,角度恰好,姿勢夠美。到站之後,闔上文庫本,塞進風衣口袋,走入月台人群中,身後有文庫本的文字尾隨,帥氣極了。
購買文庫本的時候,店員會貼心用紙張包覆起來,幫書本穿上外衣的動作俐落又文雅,把書遞交到客人手上時,好像把作者的心意也一併奉上。據說閱讀是一種隱私,不讓其他乘客知道自己正在讀什麼書,是電車上的秘密。後來也有美麗的各種織品cover,套在文庫本外面,最好搭配穿和服的女士,經過上野站或巢鴨站,文庫本外衣跟和服的花紋,變成一幅迷人的浮世繪。
倘若不是文庫本,也可以是厚厚一冊的軟性紙質漫畫,一開始不曉得是誰先放在座位上層的行李架,恰好坐在下方的乘客,就把漫畫拿下來讀,到站了,又把漫畫放回行李架,下一個乘客坐下來,又把漫畫書拿下來,以這種上車下車的默契輪迴,那漫畫書就在山手線的迴圈裡面,跟不同的讀者培養感情,產生緣分。讀漫畫的乘客,可能是頭髮有點凌亂的大學生,可能是刻意用髮膠特別抓出髮型線條、拿著公事包、穿著西裝的上班族,偶爾也有一臉倦容的歐吉桑。漫畫變成通勤族之間傳遞的信物,直到漫畫紙張捏出不規則紋路,舒展出紙纖維的粗糙觸感,不曉得是誰負責把漫畫取走,或是放了新的漫畫,總之,那是電車上面很有趣的風景。
(攝影/米果)
大概過了十年,不管是在月台排隊等車進站的人,還是電車內或坐或站的乘客,手掌握住的,不是文庫本,而是手機。閱讀文庫本的人口變少了,行李架上,也沒有翻到書頁翹起來的漫畫書……低頭讀手機簡訊與手指快速按鍵傳遞簡訊的人,逐漸擴張版圖,將文庫本的優勢,一舉扳成五五波。
來到2013年,科技3C徹底改變了電車車廂風景,閱讀文庫本的人,成為稀奇珍貴的老派優雅,Vintage!
尖峰時間的山手線,兩個車門之間,總共有七個座位,其中四人低頭滑手機,一人發呆,一人瞌睡,剩下一人,翻閱著手上的文庫本。經過十天觀察,大抵是這樣的比例沒錯。
某日中央線前往三鷹的快速電車上,一位戴著紳士呢帽,穿著米色風衣的熟年男性乘客,在午前陽光穿透車窗的光影中,單手拿著文庫本,專注閱讀的模樣,我以為看到松本清張小說文本走出來的探長。
可是也有一整天都找不到電車內的文庫本影子,覺得很寂寞,就好像澀谷東急東橫線的地上車站歷經85年的歲月,也在2013年3月15日走入地下五層月台那般悵然。
不過,前往羽田機場的單軌電車上,一位上班族模樣的三十代男人,用iPad閱讀直排的文本,我私心揣測,那附近的風景,應該是讀著吉田修一的《東京灣景》才夠匹配吧!但或許根本不是那一回事啊!
其實,我真的拿著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紅綠特別版的文庫本,在中央線車廂內閱讀,因為會經過四谷與飯田橋那一段,也就是渡邊和直子去散步的那條河邊土堤,感覺,經過那個地方,會跟已經變老的渡邊君相遇也說不定。
但是,電車上的文庫本風景,倘若真的消失了,那也是深刻的寂寞啊!
米果MIMIKO
寫小說、散文、棒球隨筆、部落格/重度網路使用者,很少看歐美電影與歐美翻譯小說,因為對西洋人有辨識障礙/喜歡書寫,但恐懼出書/想要靠書寫小說維生,但已經知道不可能。部落格【私‧生活意見】。著有《慾望街右轉》《只想一個人,不行嗎?》《極地天堂》《如果那是一種鄉愁叫台南》,最新作品《台北.同棲生活》。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