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馬欣|孤獨眾生相

【馬欣專欄】被自己的鏡像給層層吃掉的少年——《混沌少年時》

  • 字級

(圖/Netflix提供)《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是一部英國犯罪迷你影集。2025年3月13日於Netflix首播 ,並因導演和編劇、氛圍營造與主角的演技而獲得廣泛好評。(圖/Netflix提供)



我發現將作品與事件當魔術方塊看,每次看就會有不同發現。
比方從人心來看那些回憶的流變,或從事件中鑽個小孔來看人性的切面,這對我來講都是生之樂趣,
它不見得會接近真相,但比較接近我人生想追的真理。
如果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說當個「合格的讀者」是重要的,那我們何妨一路當個找答案的人,
在找答案的過程中,它就是你自己的故事了。



                                                                                      
※本文可能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這齣影集以一鏡到底的手法表現人人都在迷宮中竄逃的命運與被甕中捉鱉的處境,這齣劇可以說是對照當今現世的鏡子,照出了網路這透明的牢籠與人設迷霧。於是你看到了實體傑米被自己的帳號給取代了,成為一個網路共生體。

影集《混沌少年時》如果改編成小說也是好看的。這齣影集的一鏡到底曾讓部分觀眾感到疑惑,或以為是炫技。但這手法更像是回應這個世界的無力感。

它以一鏡到底表現感受人人都在迷宮中竄逃的命運與被甕中捉鱉的處境,這齣劇可以說是完整對照當今現世的鏡子。

劇中少女她就這樣死了,而那被控殺人的少年傑米則如同被捕獲的蟲子,渴望著被黑暗的亮光給抓住。這故事不玩反轉,也沒有加重政治正確的議題力道,但卻讓每個人被理解了他們(由小孩到大人)今日的無所適從。

(圖/Netflix提供)(圖/Netflix提供)

我們都活在有史以來最透明化的世界裡,看到他人裸露自己的生活與隱私賺取利潤,許多事無所遁形同時也被視而不見。每個人形同被玻璃屋困住了,混沌的不只是少年,甚至包含少年的父母與祖父輩。

劇中的少年都試圖發聲,但都陷入無力的境地。明明如今在網路上可以大肆發言,但都像學者曾預言過的:網路的發言將會如三月的靡靡細雨,失去了被凝神讀到或聽到的作用。人人只好在自己的蚌殼中低語回聲。這樣新世界的孤獨感不是傳統家庭教育可以負載的。

《混沌少年時》每一集都以不同視角開展,也因此故事不是傳統的線頭,而成為散狀的拼圖,也因此這故事雖是殺人題材,但會讓人感到寥落淒清之感,為何人會孤獨到這種境地呢?一個少年無力到活成了一個自己都不認識的暴徒,以自我毀滅去回應內心的無力感。

(圖/Netflix提供)(圖/Netflix提供)


故事手法像拼圖盒倒出許多碎片,是其編導最成功之處,有如海報上男孩偷窺大人的視角,只是其中一個碎片,他在模仿著別人進而逃避掉自己。但他人生只被讀到一兩張碎片便有了註釋。網友同學匆忙下標他:「非自願單身」,他對自己外表很醜的定義也來自於網路而非實體世界。

傑米的一舉一動都試圖向整個世界求歡,他的成長鏡像一步步地碎裂,向這世界求歡未果。你開始對這13歲少年(並非來自黑暗家庭)的墜落感到好奇,他對於生存的掙扎不同於一般劇中的少年,也非經典《麥田捕手》對大人世界的排斥、非《人間失格》中的格格不入,而是傑米苦於無從進入大人的世界,於是他便成了一個液態人,自我剝削地想成為這世界的拼圖。

IG等社群成為千百個魔鏡,讓受眾想匹配上它們,進入這個狂歡國度。如同這世界輕飄飄的是個舞會而已。

既然世界是輕飄飄的魔鏡,那麼在網上處決與鄙視他人的暴力自然也輕飄飄的。如此傑米之前受過的霸凌不等同於千禧時的電影《青春電幻物語》,當時那樣的霸凌是將人馴獸般的殘忍。然而網上的霸凌,是卡夫卡小說《審判》中的暴力,網上的人沒有了名字的意義,也沒有申訴管道,就在一個密閉的囚室自處奔逃,周遭是一層層的語言之牆,沒有門與窗,你的大名也只是一個字母。現在的霸凌是如此輕飄飄的。以無人掛念的方式開始被下標與審判,接著送入被遺忘的曠野中。

(圖/Netflix提供)(圖/Netflix提供)

女孩半裸照被大量傳播,男孩為了要展現陽剛表現出輕蔑。他們最後連敵人有多少也不知道,除非成為「暴力之牆」的磚塊(如卡夫卡《城堡》中的一員),不然總是這馬戲團裡最弱勢的表演者。

當一切都是娛樂他人,所謂厭女與陽剛與否,都成了表演的一環。

因此影集的四集,分別是主角們面對新世界的暴力,呈現出的老鼠在迷宮的處境。第三集最有張力,在於傑米的片片拼圖被看到,他在危殆處境下在意著熱可可是否加了棉花糖、三明治的餡料。呼應臨床心理師的階級與智慧表演譏諷,以模仿來回答深刻問題。多麼悲哀的憤怒。他以為終於被看見的時刻,卻以模仿他人的方式。13歲的他活在網路世界,內心已是成排的鏡像。

於是當鏡像抽離時(女臨床師要離開、父親在電話中無語時),他不住地呼喚著他們的反應,讓人懷疑現實世界的傑米到底還剩下多少?

這齣影集以非常單純的劇情、深刻的角色內心挖掘,訴說了網路世界的生態。我們總在帳號後面看著遠方著火,即便那些人可能就身在咫尺,在「那裏」所有人事物都在遠方,彷彿都是場大秀,包括丟石頭者、獵奇者、偽善者,都如名畫「愚人船」即便在同艘船上也事不關己且顧影自憐。

(圖/Netflix提供)(圖/Netflix提供)

少年傑米在其中,彷彿這世界只剩下這艘充滿帳號的船,如暴力研究者Jock Young所說:現代生活漩渦永遠對人是岌岌可危的接受與時時刻刻的放逐,讓人感到不安。我們打造了這個排他的狂歡世界,挫折的憤怒逐漸轉為無助的暴力。

影集的最後,傑米父母一家在實體世界聽著A-Ha的老歌「Take On Me」,這是很巧妙的安排,這首歌的MV正是一女子進入虛擬世界,與受困男主角一起被編號人追殺,但歌名卻叫「接受我」,這首1984年的歌意外連結了傑米的處境,為了被接受而幾乎逃不出虛擬的收編。

我們關掉了這齣出色的影集後,可能就當是傑米的故事,但有更多可能,我們感受到它像紀錄片的手法,其實正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內心有多少個被網路鏡像困住且正向外吶喊的「傑米」呢?

(圖/Netflix提供)(圖/Netflix提供)


 ※本篇文章由作者個人創作授權刊登※



《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

是2025年一部英國犯罪迷你影集,由傑克·索恩和史蒂芬·格拉漢姆創作,菲利普·巴蘭蒂尼執導。該劇由格拉漢姆、艾琳·多赫蒂、歐文·庫珀、費伊·馬賽、克里斯汀·特雷馬科、馬克·史丹利、喬·哈特利和艾蜜莉·皮斯主演。故事大綱講述一名青春期少年因謀殺女同學而遭逮捕。該劇在2025年3月13日於Netflix首播 ,並因導演和編劇、氛圍營造與主角的演技而獲得廣泛好評。

 


作者簡介

你花最多時間的,終會變成你。

──
音樂迷、電影痴,其實背後動機為嗜讀人性。娛樂線採訪與編輯資歷二十餘年,持續觀察電影與音樂;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專欄筆耕。 曾任金曲獎流行類評審、金鐘獎評審、金馬獎評審、金音獎評審、中國時報娛樂周報十大國語流行專輯評審、海洋音樂祭評審、AMP 音樂推動者大獎評審。樂評、影評、散文書寫散見於報章雜誌如《中國時報》娛樂周報、《聯合報》、《GQ》、《幼獅文藝》,及「博客來 OKAPI」、「非常木蘭」、「書評書目」等網站,並於「鏡好聽」平台開設Podcast 節目《馬欣的療癒暗房》。
著有:散文集《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邊緣人手記》《階級病院》;影評集《當代寂寞考》《反派的力量》《長夜之光》、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

OKAPI專訪:30不立,40也很惑,人生永遠On the road!──瞿欣怡X馬欣對談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香臭不只是味道的問題,還可能讓你掏更多錢買單?

經典電影《香水》中,葛奴乙為了香味殺人,現實生活裡,你可能因為香味讓錢包大失血,到底為什麼味道能夠影響我們的行為、作為衡量身分地位的標準、香味又是從哪裡誕生的?

252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