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回顧今年的書籍裝幀設計,讓您印象較深刻的3本書是?
1. 《記憶所繫之處》╱設計師|黃瑪琍
文化高度與裝幀操作,都有用力執行,而且結果也很簡單明瞭。用法國國旗三原色來包裝並加以武裝,整體很具說服力。沒有用厚重濃彩權威或影像消費,但其實精緻的使用了色彩、符號、影像輪廓……來營造出紙本的精緻度。
2.《小品 卷二》╱設計統籌|林道群
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出版裝幀風格,予人雋永經典感,這本書除了這些特質,還嘗試了用更小的開本(11乘16公分),來塑造出一種類似中世紀的羊皮聖經,一種獨特的紙本靈光(paper aura)。
封面上光用絲絨光加上燙金的效果,貼切內容,而且解決了台灣裝幀市場這幾年似乎難以兩全的難題,就是印刷的細緻效果呈現跟紙本耐磨耗損的兩難取捨,不上光較能顯示紙張的毛孔細節,但無可避免的也削弱了對書的保護,但這本書做到了。
3. 《飛踢,醜哭,白鼻毛》╱設計師|小子
獨立出版者的「第一現場」表演。
作者化為雜耍團中的一人樂隊,包辦所有發聲樂器及肢體演出,邊彈吉他邊吹口琴還能邊唱歌的「奇觀」演出,出版的前場與後場都成功壓縮成一個極度扁平的單位。稿件、帳單、送印單、行銷文宣……既是出版解說教具也是表演道具,可以體會到一種,把東西做「開」了,收不收無所謂的心情,文字與版面似乎會自然的到位。
Q2. 您今年設計的書籍裝幀作品中,自己最滿意的3本書是?
1. 《青島東路三號:我的百年之憶及台灣的荒謬年代》
如何復刻「一個人與一群人的集體記憶」。那些離我遙遠但又深刻的感受,像是班雅明(W.Benjamin)的一句話:「如果我們想要探索我們被埋葬的過去,那麼,我們就得以挖掘的方式進行。」而且記得要自己動手。這個過程難以想像會挖到哪裡,挖出什麼……
封面風格是反共抗俄風混搭俄羅斯拼貼,雙色印刷的版畫效果,超越時代存活下來的生命印記,扉頁的反白墨黑底片圖像,那種沉默壓抑的語言我特地用來傳達「白色恐怖」的沉重感。
2. 《Play.紙標本:聽黃子欽說封面故》(裸背裝幀光柵片版)
把會做的、想做的,都執行出來並直接與市場對話,本身就是件很值得開心跟紀念的事,混合裝幀設計、拼貼與影像裝置,這本書玩得很過癮!
紙本可以有聲音嗎,如果是的話,如何去聽到每本書的心跳聲呢?本來嘗試著在書中裝心臟(聲音器),一打開就發出約6秒的心跳聲,但很難執行。或許紙的生命感本來就跟哺乳類不同,它的心跳聲也不一樣,就像每一本書闔上時輕輕發出的「碰……」的聲音,每一次都不同,都難以取代。
3. 《愛,始於冬季》
紙本的低調與療癒。整本書的開本略小,有點舊書的溫度感,封面的紙標,跟厚度邊緣折口,都想營造出一層屬於紙的時間表情,那種十年百年以上自然風化或溫柔日晒的痕跡,極度緩慢,有崩裂的傷口,但都已自然癒合了。也就是一種視覺上的療癒性。藍色墨水滲進紙的纖維中,髒了但是又很乾淨,是我最喜歡的部分。
Q3. 有機會的話,您希望明年可以嘗試挑戰哪些新的書設計?
拼貼繪本的製作。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