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潘家欣/所有選擇之外——讀《第七個水彩》貼近伊勢英子的人生和創作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喜愛繪本的讀者,對伊勢英子的作品想必不陌生,從《灰灰來我家》一系列小狗灰灰的故事,到深受幼兒喜愛的《樹的小寶寶》,以及大人小孩都能細細品味的《書的手藝人》。伊勢英子有如靈活的野生小動物穿梭在不同高度的山林之中,無論哪一個年齡層的讀者,都會被她所打動。

灰灰來我家

灰灰來我家

樹的小寶寶

樹的小寶寶

而《第七個水彩》是伊勢英子第一本沒有插畫的散文集,也是畫家二十年來在不同媒體上發表的短文集結,其中,有作者在繪本作品的背後的各種祕辛,例如在畫完灰灰的故事(真實生活中的哈士奇愛犬最後不敵癌症病魔過世了)之後整個人呈現虛脫的狀態,因為照料重病的狗狗真的是一段非常拖磨,非常令人哀傷的過程,繪本家反省自己為何如此盡力地凝視灰灰的離去,進而在參觀索必耶畫展時,意會到自己如此執著地凝視著灰灰、描繪著即將死去的小狗,原來是因為這凝視乃是一種「自畫像」的投射。所以畫家才可以抽離紛亂的情緒,將一隻小狗的生死,轉化為大家都能理解的眾生之相。

第七個水彩

第七個水彩




又,畫家因為幼年曾經在錢函的海邊溺水,導致怕水怕得要死。接下繪本《海之生》時一直遲遲無法動筆,於是(在截稿日已經過了以後)鼓起勇氣報名了潛水課程,成為潛水班裡學習進度最落後、最丟臉的學生。她的文字雖然讀起來非常好笑,但也非常勵志—繪本家基於敬業態度,拚命挑戰恐懼極限的「殊死戰」,結果非但沒有像台灣作家栗光《再潛一支氣瓶就好》那樣的優游自在,而是拖宕大家的各種潛水進度(繪本家自承在現場非常羞愧:「啊!讓我死了算了!」)最後在喝了很多海水之後,得以獲取不可思議的海中體驗,描繪海底的繽紛色彩,挑戰極限似乎是藝術家的天命之一。(可以理解拖到截稿日都過了才去報名到底有多恐懼)(如果潛水不成功是否就畫不出來了呢)(在此向伊勢英子的編輯致上最高敬意)。

 另一方面,描繪冬天的雪〈冬天的孩子〉,則是全書中最為綺麗的篇章,出身北海道札幌的伊勢英子,自幼對雪的熟悉與親切記憶,在她繪製宮澤賢治作品《水仙月四日》時,得到了全然的解放。「天空冷冽。遙遠的東方海上,從天際發出輕輕的喀擦聲,天空頓時豁然開朗。不知何時,太陽的那張臉變得像一面白晃晃的鏡子,且似乎有甚麼不起眼的東西正逐漸從上頭掠過。」畫家身體中屬於冬之子的血液,因為詩人的精妙文字而被喚醒,外出到八甲田山取材時,下定決心要畫好每一場雪的表情:「粉雪、根雪、即時雪、牡丹雪、滿雪、粗目雪、吹雪……」,旅行過程中看到了不可思議的雪之舞蹈,但是也因為在隆冬雪中外出取景忘了時間,獨自遊走深山失聯兩個多小時,回來時才發現旅館的工作人員全部都焦慮到一臉鐵青正準備以山難事件報警(這真的是太恥!)。藝術家的行為真是讓人傷腦筋啊。

另一方面,伊勢英子的書迷,也可以從這本散文中一窺繪本家的溫馨爆笑育兒日常:生孩子前是個大量飲酒,喝了酒還會瀟灑把帽子丟出去的「迷哈」文青。生孩子之後則只能用腳推著空酒瓶在工作桌下滾來滾去(這是彌補自己不能出門去按摩腳底放鬆經絡的意思嗎?!)又或者自承從出生就是個嗜睡難搞的嬰兒,因為生產時自己剛好在睡覺,非常不合作,所以害媽媽陣痛六十六小時累到昏過去最後靠助產士用蠻力壓出來(必須也向撐過六十六小時陣痛的伊勢太太致上最高敬意)。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絵本美術館&コテージ 森のおうち(@morinoouchi1994)分享的貼文


如此難搞的小孩,長大以後變成連去法國留學都被藝術大學的同學說「你很怪咖」的超怪咖藝術家,生出兩個特立獨行的女兒時,自然發展出奇妙的親子互動模式。伊勢英子與孩子的對話實在太好笑,令人心生育兒勇氣。例如這一段:「問兩個女兒:『幾點回來?』女兒說:『結束後。』送禮物給她時說:『請好好珍惜好好保存喔。』得到的回答是:『在它消失以前會。』」實在是令人百讀不厭的經典對話,而作為母親的身分,是從孩子出生才開始的,伊勢英子不以大人自居,而是以新手的姿態和孩子們一起矛盾,一齊成長。甚至在女兒畢業典禮時,跟女兒一起染了藍色頭髮穿著閃亮銀色禮服出席(其他同屆畢業生則穿著傳統和服和校服),實在是太令人傷腦筋的一家人!太好看了啊!這樣逗趣的,充滿自省(以及不畏學校規章)的育兒過程記錄,令我想起台灣作家盧駿逸的自學教育之書《懶得教,這麼辦:培養獨立自主的全自動孩子,百善惜為先的教育筆記》,其中,也有著許多大人放下既定成見,以孩子的遊戲眼光、甚至政策策略去看待世界的全新角度。這兩位作者,共同點都是對於「大人的權力」保有高度覺察,而伊勢英子又更加頑皮、任性,帶著孩子們出遊,卻一直被同行的計程車司機說:「妳們的媽媽真有活力啊!」出了門竟然被人家說比孩子還要有活力,簡直是母親身分的神之境界。

日本作家的雜文向來是世界之最,而伊勢英子雖然過去一直以視覺而非文字所為世人推崇,然而,這本初試啼聲的散文集,卻讓我不禁一再與小說家吉本芭娜娜的文風相比較。同樣保持著女性的機敏與銳利,同樣坦裸著人生中一點點的愚蠢、一點點的叛逆和微小的甜蜜感,吉本的文字總是會讓讀者心生強烈共鳴,點頭如搗蒜:「對!我也是這樣那樣!」而伊勢英子的文字則剛好相反,會讓讀者打開各種腦洞,忍不住冒出:「天啊竟然有人可以這樣做(或是不做)!真想哪天也學她試一次看看!」的驚呼,全書充滿不可思議的任性與通透感。正如畫家的書名《第七個水彩》,細讀畫家在其中寫下的詩句:「孩子六歲了,得到了六個顏色的蠟筆。/鞋子的紅、天空的藍、瓜槌草的綠、蒲公英的黃,加上黑與白。/總覺得還少一個顏色,卻不知道是什麼顏色……孩子想要的第七個顏色,是透明的心的顏色

在色彩心理學上,每一種顏色代表了特殊的情緒象徵,以及人格特質,例如紅色是積極熱情的特質,藍色是自由理性的象徵,但是,伊勢英子的作品,也是以眾多可見的色彩描繪,卻又超出色彩之外,不在盒子裡的「第七色」,帶我們去認識已知之外的絕美。非常適合在混濁煩躁的年末閱讀,這是一本會在所有選擇之外,替讀者打開全新的第七個選擇之書。

伊勢英子​紀錄電影《生命的形式》


作者簡介

1984年生,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曾獲楊牧詩獎、府城文學獎新詩獎等。著有散文集《玩物誌》;詩集《如蜜帖》、《如廁帖》、《妖獸》、《失語獸》、《負子獸》、《雞卵糕仔雲》等八冊;主編詩選《媽媽+1》;藝術文集《藝術家的一日廚房》;插畫作品有《暗夜的螃蟹》、《虎姑婆》等。

OKAPI專訪:玩物有情,懺中有情──專訪潘家欣《玩物誌》,與她心繫的小廢(寶)物(藏)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他們都曾感覺靈魂裝錯了身體──跨性別者的親身故事

當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產生落差,外界的框架、家人的期待與自身的認同都成為一道道關卡,讓跨性別者備感掙扎,無論是單純改變裝扮與性別氣質,或是實際手術改變性徵,他們想做的僅是活出自我。

802 0